舊詞翻新意 桌面虛擬化的千層餅模式
IT管理者將數(shù)據(jù)中心里的許多技術看做層。開放系統(tǒng)互連網(wǎng)絡模式有好幾層,包括服務器管理層和安全層。
但是如果你在同個句子中提及層和桌面虛擬化,就會出現(xiàn)多種問題,如你如何放置桌面體驗、桌面由哪些層組成、這些層如何提升虛擬桌面基礎架構(VDI),并且是如何影響終端用戶體驗的?理解層級虛擬桌面概念的最佳方式是將其當做千層餅,由虛擬桌面的每一個要素組成。
千層餅模式
簡單來說,千層餅模式就是設備+操作系統(tǒng)+應用+用戶數(shù)據(jù)。理想中,每個層都被虛擬了。這提供了部署的靈活性和增強了敏捷性,也節(jié)約了成本,因為每個層可以進行單獨復制和管理。
此外,千層餅模式允許VDI技術配置虛擬機,然后封裝各種層創(chuàng)建終端用戶所需的虛擬桌面。通過虛擬每個要素,IT管理員能迅速更改操作系統(tǒng),控制交付到桌面的應用,并對呈現(xiàn)在虛擬桌面的數(shù)據(jù)進行顆粒控制。
千層餅模式并不新鮮。思杰在其應用流產品XenApp和虛擬桌面產品XenDesktop推廣這種模式有好幾年了。
不過,千層餅模式新的地方在于VDI方面的應用。
層級VDI管理計劃與Citrix XenDesktop使用的千層餅模式的區(qū)別很微妙,概括起來為:“VDI是桌面虛擬化,但桌面虛擬化不是VDI。”換句話說,桌面虛擬化有幾種交付模式,VDI只是其中一種。
所以,以此看千層餅模式,明顯有不同的用戶案例,每個都影響了這種模式的穩(wěn)定性。
千層餅模式在依賴持久鏈接和用戶高速鏈接的虛擬環(huán)境里最有意義。這樣的情況下,計算的層能以兩種方式進行控制:虛擬機能在用戶訪問時實時配置,或者在終端用戶獲得可用性之前預先配置。
當用戶嘗試訪問虛擬桌面時,第一種方式組裝虛擬機(包括操作系統(tǒng)、應用和用戶數(shù)據(jù))。盡管這種方式在組裝虛擬機的時候導致了延遲,但能保證用戶無論何時開起新會話,都能獲得最新操作系統(tǒng)、應用、策略和設置。
使用第二種方法,這些層用于建立虛擬機,以便稍后的部署。當管理員對所部署的操作系統(tǒng)和應用、策略和用戶數(shù)據(jù)擁有顆??刂频臅r候,用戶對虛擬桌面擁有瞬間訪問的權限。此外,管理員能選擇性地使用補丁、進行升級以及對虛擬機做出的其他更改。然而,多數(shù)VDI技術部支持千層餅模式。因此,如果要將應用虛擬化組件合并到千層餅模式,IT組織需要查看第三方的產品,如AppSense或App-V,這會增加成本。
一旦市場證明千層餅模式能降低運營成本,并能減輕與VDI與宿主主機相關的管理任務,這種模式將被廣泛采用?,F(xiàn)在我們要做的就是等待這項技術的成熟,成為VDI產品里的組件。
【編輯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