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 NFS服務器設置步驟
在Linux NFS服務器的應用中,我們很多朋友對其的設置內容并不是很了解。那么今天,我們主要講解一下有關于服務器端的一些操作。下面我們就來詳細看一下Linux NFS服務器端的設定。
服務器端的設定都是在/etc/exports這個文件中進行設定的,設定格式如下:
欲分享出去的目錄 主機名稱1或者IP1(參數1,參數2) 主機名稱2或者IP2(參數3,參數4)
上面這個格式表示,同一個目錄分享給兩個不同的主機,但提供給這兩臺主機的權限和參數是不同的,所以分別設定兩個主機得到的權限。
可以設定的Linux NFS服務器參數主要有以下這些:
rw:可讀寫的權限;
ro:只讀的權限;
no_root_squash:登入到NFS主機的用戶如果是ROOT用戶,他就擁有ROOT的權限,此參數很不安全,建議不要使用。
root_squash:在登入NFS主機使用分享目的。
all_squash:不管登陸NFS主機的用戶是什么都會被重新設定為nobody。
anonuid:將登入NFS主機的用戶都設定成指定的user id,此ID必須存在于/etc/passwd中。
anongid:同 anonuid , group ID
sync:資料同步寫入存儲器中。
async:資料會先暫時存放在內存中,不會直接寫入硬盤。
insecure 允許從這臺機器過來的非授權訪問。
例如可以編輯/etc/exports為:
- /tmp *(rw,no_root_squash)
- /home/public 192.168.0.*(rw) *(ro)
- /home/test192.168.0.100(rw)
- /home/linux *.the9.com(rw,all_squash,anonuid=40,anongid=40)
設定好后可以使用以下命令啟動Linux NFS服務器:
- /etc/rc.d/init.d/portmap start (在REDHAT中PORTMAP是默認啟動的)
- /etc/rc.d/init.d/nfs start
exportfs命令:
如果我們在啟動Linux NFS服務器之后又修改了/etc/exports,是不是還要重新啟動nfs呢?這個時候我們就可以用exportfs命令來使改動立刻生效,該命令格式如下:exportfs [-aruv]
- -a :全部mount或者unmount /etc/exports中的內容
- -r :重新mount /etc/exports中分享出來的目錄
- -u :umount 目錄
- -v :在 export 的?r候,將詳細的信息輸出到屏幕上。
Linux NFS服務器具體例子:
- [root @test root]# exportfs -rv <==全部重新 export 一次!
- exporting 192.168.0.100:/home/test
- exporting 192.168.0.*:/home/public
- exporting *.the9.com:/home/linux
- exporting *:/home/public
- exporting *:/tmp
- reexporting 192.168.0.100:/home/test to kernel
exportfs -au <==全部都卸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