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2010:那些重要的Linux系統(tǒng)病毒們
Linux系統(tǒng)上也有病毒?答案是是的。第一個Linux系統(tǒng)上的病毒可以追溯到1996年,而之后的15年間,一直有新的Linux病毒出現,嘗試攻擊互聯網上的服務器們和用戶們。Neowin回顧了過去15年Linux操作系統(tǒng)上的重要病毒:
1996年:破解組織VLAD發(fā)布了Linux第一個病毒Staog,利用內核漏洞感染可執(zhí)行文件,漏洞很快修復病毒也很快消失;
1997年:Bliss病毒感染可執(zhí)行文件,阻止其運行,以root權限瀏覽Bliss病毒會導致系統(tǒng)被感染;
1999年:沒有重要的Linux病毒爆發(fā),只有Windows上流傳一個愚人節(jié)笑話,名叫Tuxissa的病毒會在Win機器上悄悄安裝Linux;
2000年:一個基本無害的病毒Virus.Linux.Winter.341會把電腦名字改為Wintermute,但不會控制電腦;
2001年:有很多Linux病毒出現。首先是附在zip文件上的病毒ZipWorm;然后,一個叫做Satyr的無害病毒則會附在ELF文件上。另外還有一個叫做Ramen的病毒,能夠將index.html文件替換成一個顯示Ramen Crew等文字的頁面。
2002年:一個Apache的漏洞導致了Mighty蠕蟲的誕生,該蠕蟲會利用Apache的SSL接口感染其他機器,并且偷偷鏈接一個IRC服務器,加入一個channel,等待受害者們。
2003年:又一個無害病毒Rike會把自己附在ELF文件上,附上之后會不停的復制自己,占用磁盤空間。
2004年:一個跟Rike類似的叫做Binom的病毒同樣會不停占用磁盤空間,受感染的文件被執(zhí)行的時候會傳播該病毒。
2005年:一個叫做Lupper的蠕蟲開始在Linux Web服務器上擴散,該蠕蟲會針對特定URL攻擊Web服務器,然后嘗試利用一段有漏洞的PHP/CGI腳本。如果該服務器允許遠程Shell命令和文件下載,它就會被感染,然后尋找下一個受害者。
2006年,Mighty的一個變種,Kaiten蠕蟲出現,同樣能夠偷偷鏈接一個IRC頻道并等待傳輸和執(zhí)行命令。
2007年:BadBunny病毒利用OpenOffice漏洞感染Windows、Mac和Linux;
2009年:GNOME屏保網站發(fā)現名為WaterFall的屏保會在安裝后開啟一個后門,控制電腦發(fā)動DDOS攻擊,攻擊的網站是MMOwned.com;
2010年:koobface病毒會收集FTP和社交網站的登錄信息和密碼,并利用社交網站向朋友發(fā)送病毒文件。
【編輯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