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拍偷在线精品自拍偷,亚洲欧美中文日韩v在线观看不卡

Web安全辯論賽圓滿落幕:WAF歷經艱辛獲認可

原創(chuàng)
安全 應用安全
2010年10月,51CTO與國內專注網絡安全的綠盟科技攜手,做了一個有關WAF和IPS的辯論活動,暨“挑戰(zhàn)安全技術專家,Web安全技術擂臺賽”。

【51CTO.com 獨家報道】21世紀的前3年中,Code Red、Nimda、SQL Slammer等蠕蟲的先后爆發(fā),暴露了網絡防火墻的不足,直接催生了IPS(入侵防御系統(tǒng))。2008年開始,大規(guī)模SQL注入的出現,意味著Web開始成為黑客攻擊的焦點。WAF(Web Application Firewall,Web應用防火墻)就在這時開始萌發(fā)。而IPS也在原有架構下開始加強對Web的防護。時至今天,WAF發(fā)展如何?IPS發(fā)展如何?

2010年10月,51CTO與國內專注網絡安全的綠盟科技攜手,做了一個有關WAF和IPS的辯論活動,暨“挑戰(zhàn)安全技術專家,Web安全技術擂臺賽”。

以前51CTO的網友們往往只有聽的份,很少有機會反駁專家觀點,最多發(fā)表一下自己的看法,更別談自己的觀點在51CTO首頁展現了。這次的活動,關注網絡安全產品的網友們不但可以反駁專家,還有機會將自己精彩的觀點展示在活動專區(qū)中【活動專區(qū)地址】,專家、牛人,眾生平等。

活動在論壇的地址:http://bbs.51cto.com/thread-794236-1.html

接受挑戰(zhàn)的擂主由綠盟科技的兩位資深安全經理擔任,他們分別是:

秦波:產品市場經理,安全資深專家,具有長期安全服務和產品規(guī)劃經驗,目前主要負責WAF產品規(guī)劃和需求管理。

[[17488]]

李從宇:具有長期安全產品營銷推廣經驗,目前主要負責WAF產品營銷推廣。

[[17489]]

擂臺賽一開始,支持IPS的用戶就向兩位擂主發(fā)動了潮水般的進攻。忠于IPS入侵防護系統(tǒng)的正方選手pikalo、一劍傾城、經典ID、linfj、235898457、hblf或通過自身的使用經驗,或通過自己的理論知識。搶先一步發(fā)難,讓IPS的一方占了先手。

不過很快,WAF的支持者們開始反擊。Dictator、ccfxny、小俠唐在飛幾位51CTO站友和兩位擂主一起。將戰(zhàn)爭維持在了"三八線"附近。雙方你來我往,口氣都不弱。

IPS支持方的一劍傾城甚至在其言論后面放出幾只手持利器、面帶不屑的火星蟹。充滿了挑釁的意味。

接下來的一周,雙方的辯論依然彌漫著火藥味。期間雖然發(fā)生了QQ對決360這樣的安全界大事件,但是"IPS VS WAF "這一web安全辯論依然進行的如火如荼。在11月2日之前,支持IPS入侵防護系統(tǒng)的朋友還稍占上風,11月8號早上一看,力挺WAF的票數已經以27:25反超,雙方辯手數量對比為17:11,支持IPS的正方以多打少但略顯頹勢。

以下列出雙方的精彩觀點:

正方:

·hblf:在針對web的防御方面,我傾向于WAF會逐步替代IPS,但不是每個客戶在WEB安全防護的需求與整體網絡安全防護需求是相當的,因此從大的方面來說,WAF并不會對IPS構成威脅…… 11月03日

·rainyuers:按照您的說法,IPS在Web安全防御上無用武之地嘍?可據我所知,目前很多企業(yè)仍然在使用IPS,而非WAF。這是市場目前的狀況,按照你的思路發(fā)展下去,也就是說,WAF肯定會取代IPS,而IPS必頂會被時代淘汰。事情是這樣發(fā)展的么? 11月02日

·pikalo:這些結果相對應的策略不一定非要用在產品的配置上,比如在部署Web應用之前實施安全測試,在部署之后用漏洞掃描工具和站點監(jiān)視工具對網站進行測試。再比如,對于防御SQL注入攻擊,檢查網頁代碼是必要的,絕對不能忘記的事還有修補漏洞,我們可以選擇修改源代碼來過濾關鍵字,以上這些方法雖然都是一些手段,但是作為防御SQL注入和Web安全威脅來說,還是IPS顯得更加專業(yè)一些,簡單一句話的道理,威脅層出不窮,不管怎么防御,都要先檢測出這些威脅,沒有檢測連防御什么都不知道,就更談不上防御了。所以,Web安全防御可以選擇使用專業(yè)的IPS產品。 11月02日

·hblf: 舉個極端點的例子哈,如果我所在的企業(yè),就一臺web服務器,日訪問千余ip,只用來企業(yè)文化展示,企業(yè)動態(tài)宣傳之用。且在其前端已經部署IPS,頁面都已生成靜態(tài)頁面,那么這樣的企業(yè)是否還有必要在WAF身上投入呢?答案應該是顯然的吧。 其實我的一個感覺是,WAF從某種角度說,更合理的客戶對象,不是企業(yè),而是IDC…… 11月01日

·pikalo:不可否認,SQL攻擊特征是千變萬化的,但攻擊造成某種現象卻相對一致,所以無需對攻擊特征設定策略,只需要對結果特征進行相應的策略,就能阻斷這些看上去千變萬化的攻擊。顯然,您是綠盟的人吧,不然ID不會是NSFOCUS,哈哈,我們單位用的IPS就是天清系列,和你們是競爭對手哦! 10月28日

·一劍傾城:更加適合Web安全防御?用IPS就行了。國內有公司已經做出WIPS了,即專門針對WEB的IPS入侵防御產品。10月27日

·hblf:"安全技術千千萬,企業(yè)安全是否真的需要產品的堆疊?"、"說說自己的感受,不站在所謂正方or反方的立場"。web安全市場越來越火熱,新技術和新產品層出不窮,各個廠商也紛紛在此市場投入研發(fā)經歷完善產品或是推陳出新,當然,這一切對于企業(yè)的安全建設和安全保障來說,都是好事。企業(yè)安全管理人員的選擇面會更廣,技術可以把握的更細致。10月27日

反方:

·李從宇:防篡改,是一個不太標準的技術說法,有些廠商把能防一些攻擊就叫作防篡改,有些廠商把靜態(tài)頁面操作權限監(jiān)控叫作防篡改,這是個模糊的領域……11月05日

·李從宇:關于代碼檢查和修改,這的確是實現Web安全"更本質"的做法,但在實際的Web應用開發(fā)與維護中進行深度的代碼檢查是不現實的(對大部分場景來說),因為當代碼檢查達到一定深度時,更多的成本投入已經不能帶來風險的明顯降低,而此時由于Web應用系統(tǒng)不能上線所浪費的機會成本就大到不能接收了……11月02日

·李從宇:黑客可以嘗試頻繁地模擬錯誤條件,然后從服務器的響應中挖掘出關于應用程序、服務器程序或數據庫的敏感信息。這些信息匯集在一起能被用作發(fā)起隨后的專項攻擊。而WAF可以遏制響應中的敏感信息,例如堆棧路徑和測試信息,可以給Web應用程序罩上一個隱身斗篷。 11月01日#p#

·秦波:我們知道Web應用由多層架構組成:Network,OS/Web Server/application/Database等,IPS的定位是一英里寬,一寸厚,所以它必須支持多層協議,不僅包括IP、ICMP、UDP、TCP這幾種網絡層、傳輸層的協議,還有HTTP、TTPS、FTP、TFTP、SNMP、Telnet、SMTP、POP、DNS、RPC、LDAP、ICQ、MSN、Yahoo Messenger等眾多的應用層協議,通常包括協議分析跟蹤、特征匹配、流量統(tǒng)計分析、事件關聯分析等技術,性能和功能決定了它不可能對所有應用深入去支持,而定位于防護這些層面的漏洞防護/攻擊識別……11月01日

·biliw:我覺得還是需要用WAF的。至于上面有的朋友提到IPS夠了,并且也說有廠商提出了WIPS的概念,但據我了解,這是廠商的市場策略,目的是在自己還沒準備好的情況下先把水攪渾,把概念混淆,等自己做好準備后出了相應的專用產品時……10月28日

·老韓菜弟:WAF和IPS從功能實現上來說是完全不同的,但因不同廠商有自己的產品定義,所以市場推廣方面有些混淆。一個簡單的辨別其是否為真正WAF的方法是查看產品是否有流量模型自學習、自適應功能,傳統(tǒng)的攻擊特征庫反倒不是特別重要。從市場接受程度看,真正的WAF還是應該先從金融、稅務等實際要求較高的行業(yè)突破,這類用戶也確實需要WAF,而不是傳統(tǒng)的IPS。以上是菜弟的個人看法,才疏學淺,還要向綠盟的專家請教。……10月28日

·小俠唐在飛:IPS不是萬能的。WEB安全還得另想辦法,必須選擇一個能解決深層次應用安全的產品。與現有的安全產品結合使用。WEB安全還得有專門 的WEB安全設備來解決! 10月27日

11月下旬,擂臺賽進入高潮。除了綠盟科技的兩位擂主以外,前來支持WAF的用戶越來越多。

截至到投票功能關閉前,支持"WAF必須"的用戶達到了38位,超過了"只用 IPS 就足矣"的33位。

WAF陣營的網友們守擂成功!

在熱心的WAF粉絲支持下,綠盟科技的兩位擂主也避免了成為炮灰的命運。而"WAF必須"這一觀點能被大多數網友所認同。也讓所有WAF(Web應用防火墻)的粉絲們頗感欣慰。

最終獲得小禮品的幾位用戶分別是:solarix、hblf、ccfxny、小俠唐在飛、老韓菜弟(分別涵蓋正方、反方、中立方,遺憾的是,ID位solarix的這位用戶一直沒有聯系上)

[[17490]]

從綠盟科技寄出的四份小禮品

 

【編輯推薦】

  1. 綠盟科技榮獲2010年度十大金融科技杰出企業(yè)稱號
  2. 綠盟科技應邀出席甘肅省政府行業(yè)信息化安全建設高峰論壇
  3. 微軟IE再曝新型0day漏洞,綠盟科技率先提供全方位解決方案
責任編輯:佟健 來源: 51CTO.com
相關推薦

2012-06-13 11:08:53

2012-01-17 17:26:23

2011年度IT博客大IT博客大賽2011年度十大杰出I

2014-06-30 11:41:56

職教大賽華三

2017-09-06 10:56:38

2014-12-24 11:08:14

華為AnyOffice

2015-12-02 12:48:53

PowerSuperVessel

2017-08-16 15:50:27

微軟AI自然語言

2011-01-19 10:18:10

Android應用

2020-08-19 13:17:28

2013-12-26 17:31:04

2013年度IT博客大IT博客大賽博客

2017-06-22 10:29:38

辯論賽前端后端

2022-09-05 17:50:15

鯤鵬

2012-07-05 14:12:27

DoNews首屆創(chuàng)業(yè)者

2016-05-16 19:24:55

華為AnyOffice

2018-07-17 09:52:16

2017-08-21 10:25:18

2023-03-16 18:26:07

NVIDIA
點贊
收藏

51CTO技術棧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