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D的華麗逆襲! 華碩Llano本K43T評測
AMD的華麗逆襲! 華碩Llano本K43T評測
自2006年AMD收購ATI并透露出即將推出CPU+GPU整合產品后,已經過去了五年的時間。五年的時間足夠中國完成一個宏偉的“五年計劃”,五年時間足夠讓世界杯結束了再開,同樣,在這五年的時間里,業(yè)界也在發(fā)生著巨大的變化。五年之后的今天,AMD終于拿出了自己的成果——Llano APU,并將之于筆記本平臺首發(fā),足見AMD對這塊市場的重視以及對自己產品的信心。AMD的華麗逆襲,就此展開。

AMD的華麗逆襲! 華碩Llano本K43T評測
作為首批推向市場的OEM廠商Llano產品,華碩K43T的配置與同期上市的其他品牌產品有些類似,同樣是基于Llano APU產品線中性能比較主流的A6-3400M處理器,當然也少不了獨立顯卡以及交火的支持,因此在顯示性能方面有著不錯的表現(xiàn)。至于其整體表現(xiàn),看過評測便見分曉。

AMD+ASUS的雙A組合在Llano APU時代到底有多大的威力,讓我們拭目以待。#p#
外形:黑色14吋機身 接口齊全
● 外觀:黑色外殼+膜內漾印設計
華碩K43T是一款主流的14英寸級別產品,作為前代產品K42/X42的后續(xù)機型,K43T最大的特點是變薄了,按照官方的數據,比前代產品足足薄出15%,在消費者日以追求便攜化時尚化的今天,機身變薄的好處不言自明。

頂蓋主色調為黑色,內部配有膜內漾印的花紋
整機的主色調依舊以黑色為主,膜內漾印技術的應用使得黑色的外殼中內嵌了棕色的條狀點綴,看起來非常有層次。膜內漾印技術的好處在于內部的花紋不會因為表面受到磨損而損壞,不過也有弱點所在,那就是高亮的表面非常容易殘留指紋。
● 機身接口分布

機身左右兩側的接口布局
由于機身前端采取了楔形的設計,而后端設計為電池位,所以機身的前后兩端并沒有設計更多的接口,主要的接口都集中在機身的左右兩側。從接口的數量上來說,算是基本夠用,其中還包含了支持關機充電的USB3.0接口以及可以輸出高清影音信號的HDMI接口。而接口的布局也比較合理,使用起來不會有什么特別不適應的地方。

機身前后兩端接口設計
機身前后兩端一共只設計了一個接口,位于機身前端靠左的位置,是一個多合一的讀卡器,對于用戶的使用來說比較方便。
● 散熱方式

機身散熱孔分布
華碩K43T機身底部的散熱孔很少,只在機身前端左側以及硬盤位附近設計了部分散熱孔,不過由于整機在散熱設計上應用了華碩的IceCool技術,所以整體的散熱表現(xiàn)很不錯。即使在運行大游戲的時候,也只是出風口吹出來的熱風溫度偏高而已,用戶操控區(qū)的溫度提升并不明顯。
● 稱重測試


華碩K43T裸機重量(左)及旅行重量(右)
經過稱重測試,華碩K43T盡管機身變薄,但是便攜性并沒有多大的提升,尤其是加上超過500克重量的適配器之后,攜帶性更顯一般。
本章小結:時尚經典的膜內漾印外觀設計加上相對完備的接口設計以及優(yōu)秀的散熱技術,華碩K43T在外觀上的表現(xiàn)足以讓人滿意。#p#
細節(jié)設計:操控手感不錯
● 屏幕

14英寸的屏幕分辨率為主流的1366×768像素,標準的16:9比例可以保證優(yōu)秀的觀影效果,不過不足以完美現(xiàn)似乎1080p視頻,好在可以通過HDMI將高清視頻輸出至其他高清顯示設備上。屏幕的亮度較亮,但色彩稍稍缺乏層次感,整體上給人以偏白的感覺。

華碩K43T采用下沉式轉軸設計,屏幕開闔角度達到了150度,中間任意位置的定位也比較穩(wěn)固,可見做工不俗。
● 攝像頭

為用戶視頻聊天等應用而準備的攝像頭,位置處于幾乎是標準的屏幕上方正中間,實際使用中的效果不錯,取景也不會出現(xiàn)畫面遲滯的現(xiàn)象;在弱光的環(huán)境下表現(xiàn)也還不錯,除非環(huán)境光完全熄滅,只靠電腦屏幕光照亮。
● 操控體驗

14英寸的機身尺寸保證了鍵盤有充裕的面積可供設計,所以華碩K43T的按鍵設計絲毫沒有局促的感覺,被華碩稱為WAVE式設計的鍵盤鍵帽較大,敲擊的手感也還不錯,剛開始可能會覺得稍稍偏軟,不過稍加適應之后就毫無障礙。稍稍有一個缺點是敲擊的聲音偏大,若是夜間加班使用的話,有可能會吵到旁邊正在休息的人。

機身上除主鍵盤區(qū)外沒有其他的快捷鍵設計,唯一獨立于主鍵盤區(qū)之外的按鍵也只有電源開關而已。需要注意的是,在主鍵盤區(qū)上方、電源開關左側設計有奧特藍星的音響,實際使用中的音效表現(xiàn)不錯,聽聽歌看看電影都足夠應付。

K43T的觸控板尺寸較大,用戶在使用的時候不會感覺拘謹,觸控板的表面略低于腕托,所以在操作的時候不會滑出觸控區(qū)。實際使用中,使用觸控板操作鼠標的精確度以及速度都不錯,只是觸控板表面有些光滑,平時使用時不會有不適,但是夏天出汗時會出現(xiàn)打滑的現(xiàn)象。


掌托的表面和觸控板表面采用了不同的材質,表面有紋理設計,使用戶在操作時可以穩(wěn)固地將手掌及手腕放置在掌托上。
● 可擴展性


硬盤位(左)及內存位
華碩K43T的機身背面硬盤位以及內存位都設計有獨立的擋板,用戶只需用改錐將螺絲擰開即可輕松升級內存及硬盤。
● 電池信息

內置電池容量為5200mAh/56Wh
本章小結:華碩K43T提供了主流的屏幕以及不錯的操作手感,雖然一些細微部分稍有瑕疵,但總體來說可稱得上是瑕不掩瑜。#p#
硬件配置:混合交火給力 內存要升級!
● 處理器信息

CPU-Z中顯示數據
華碩K43采用的是AMD Llano APU中的中端產品A6-3400M,主頻為1.4GHz,通過Turbo Core技術最高可以達到2.3GHz。該處理器基于32nm制程工藝打造,擁有4MB的二級緩存。需要注意的是,舊版本的1.57版CPU-Z并不能準確識別出Llano APU的信息,比如這款A6-3400M在1.57版的CPU-Z中,二級緩存被識別為1MB,1.58版則可以顯示出正確的信息。

wPrime測試結果
從wPrime的測試結果可以看出,盡管主頻并不高,但是A6-3400M的運算性能尚可。
● 圖形信息

GPU-Z顯示信息
在GPU-Z中顯示華碩K43T擁有兩個顯卡信息,這是當然的,上圖左側的信息其實指的就是A6-3400M中內建的Radeon HD 6520G集顯,而右側的則是擁有1GB顯存的獨立顯卡Radeon HD 6650M。除了可以單獨工作之外,這兩塊顯卡之間還支持混合交火,可以大幅提升圖形性能,玩大型游戲的時候開啟混合交火后效果的提升還是比較明顯的。
● 內存信息

CPU-Z中顯示的內存信息

AIDA64內存測試結果
華碩K43T標配的是單條2GB DDR3內存,用戶有必要繼續(xù)添加一條2GB DDR3內存組成雙通道以提升性能。值得一提的是,該機預裝的是64位操作系統(tǒng),即是用戶提升內存,也不用考慮系統(tǒng)重裝的問題。
● 硬盤性能

HD Tune Pro測試結果
該機標配的是西部數據320GB硬盤,轉速為5400轉。通過HD Tune Pro測試可以看出,整體的表現(xiàn)還是不錯得。
● 整體性能測試

各項測試得分匯總

Windows7體驗指數得分4.5
以實際的測試結果來看,硬件配置上,華碩K43T可以應付多數主流游戲,大型游戲在關閉部分特效的情況下可以提供不錯的游戲體驗。另外從Windwos 7體驗指數得分上來看,升級一下內存是比較有必要的。
本章小結:混合交火的威力確實不俗,我們在使用這款產品的過程中也利用閑暇的時間玩了一些游戲,有新有舊,基本都能夠滿足需求。有關該類配置的詳細游戲能力,可以參考相關的評測文章:《真能爽玩?APU筆記本實戰(zhàn)主流單機游戲》#p#
評測總結:續(xù)航表現(xiàn)給力!值得推薦!
● 續(xù)航測試

Imtec Battery Mark測試結果
我們使用Battery Mark進行處理器滿負荷運轉情況下的續(xù)航測試,華碩K43T給出了接近3個半小時的答卷,令人非常滿意。

系統(tǒng)預估電池使用時間
我們使用Windows自帶的電池續(xù)航時間預估功能來測試該機的續(xù)航能力,在將運行模式調整至華碩預設的Power4Gear Battery Saving,并關閉wifi網絡同時將屏幕亮度調整至50%的情況下,Windows預估的剩余使用時間為6個多小時!由此可見,該機的續(xù)航能力是非常出色的。
● 機身溫度測試


待機狀態(tài)下C面(左)及機身底面溫度測試結果


滿負荷運行1小時后C面(左)及機身底面溫度測試結果
通過溫度測試可以看出,應用了IceCool技術的華碩K43T在機身的溫度控制上做得不錯,尤其是在用戶主要操作的C面溫度控制上,35.6度的最高溫度對人的使用幾乎不會構成影響。

編輯總結:華碩K43T在延續(xù)了華碩品牌固有的優(yōu)勢之外,又為消費者帶來了給力的AMD Llano APU產品所特有的魅力,無論是混合交火還是本文中沒有涉及到的異構計算的部分,可以說AMD這次的產品已經頗具競爭力了。不管未來的發(fā)展會怎樣,但是至少從目前來看,對于消費者都是好事,畢竟,選擇更多了。
【編輯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