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拍偷在线精品自拍偷,亚洲欧美中文日韩v在线观看不卡

[觀點]云手機:iPhone殺手

移動開發(fā) iOS
先是8月3日,華為發(fā)布了首款云手機Vision,可以實現PC、手機和平板多個平臺的信息同步備份和擦除,擁有160GB的云存儲空間。接著第二天,阿里巴巴發(fā)布了內置淘寶比價、口碑網、淘女郎等阿里旗下各種應用的阿里云手機。而到了8月16日,雷軍領銜的小米科技也將發(fā)布第一款小米手機。據說,百度、騰訊將來也有可能推出自己品牌的智能手機。

編者注:本文作者為本文作者冀勇慶,研究華為公司資深專家,原《IT經理世界》雜志社資深記者。著作有《華為的世界》、《狼戰(zhàn)》、《平臺征戰(zhàn)》、《頭寸》等。

近期,云手機的概念可謂大行其道。

先是8月3日,華為發(fā)布了首款云手機Vision,可以實現PC、手機和平板多個平臺的信息同步備份和擦除,擁有160GB的云存儲空間。接著第二天,阿里巴巴發(fā)布了內置淘寶比價、口碑網、淘女郎等阿里旗下各種應用的阿里云手機。而到了8月16日,雷軍領銜的小米科技也將發(fā)布第一款小米手機。據說,百度、騰訊將來也有可能推出自己品牌的智能手機。

首款云手機遠見Vision

這些中國的云手機廠商們未來將集體挑戰(zhàn)蘋果的統治地位,而不是與摩托等傳統手機廠商們正面交鋒——因為他們關注的不僅僅是一個手機終端的問題。

這幾個廠商沒有一家原來是以手機作為主營業(yè)務的:華為是做電信主設備的,阿里巴巴做電子商務;小米的主打產品是手機聊天工具米聊和手機操作系統MIUI,自己以前也沒做過手機。他們推出的手機與傳統手機有很大的不同,我們可以將其稱為“云手機”,這種手機具備了以下幾大特點:

1.云手機無一例外都采用了Android操作系統,不過這些擁有較強的手機軟件開發(fā)能力的廠商,無一例外都對原生Android做了大量的定制開發(fā),以使得新系統更符合中國消費者的胃口。

2.云手機均全面內置了該手機廠商的各種應用。例如阿里云手機里面裝滿了阿里巴巴的各種應用,小米手機則肯定會預裝米聊、MIUI、小米便簽、小米司機等各種小米應用。

3.云端一體化的趨勢更加明顯。在發(fā)布手機的同時,各家云手機廠商均大力建設了后臺的云服務平臺,給自己的客戶提供云存儲等方面的服務。

而傳統手機廠商的手機則有很大的不同。隨著谷歌不斷地升級Android,很多傳統手機廠商已經懶得再去對標準Android版本做改良了——反正不久谷歌就會搞掂這一切,后來就連與消費者直接見面的UI界面也千篇一律了。

傳統手機廠商也沒有自己的王牌手機云應用產品,消費者只是對他們的手機品牌很熟悉,卻從來不會很在意他們的應用服務,不僅僅是手機中內置的應用很少用,就連他們的各種仿蘋果的手機軟件應用商店也乏人問津。沒辦法,做互聯網和做手機就是有這么大區(qū)別。因為這個原因,他們也無法走向云端一體化。

依靠傳統手機廠商的力量,終究無法戰(zhàn)勝蘋果的iPhone,因為雙方玩的是一場不對等的游戲。由于傳統手機廠商不擅長云服務,他們很難將Android+應用服務+手機組合成完美的產品,并達到與iPhone同樣的使用體驗。

很多用過Android手機的用戶都會有這種感覺,用Android更加自由,因為可以自由地與電腦相連,可以自由地穿梭于種類繁多的手機應用商店;但是,自由的代價就是差一個數量級的用戶體驗。他們發(fā)現,Android手機使用起來總是沒有iPhone順手。當然,對于剛剛使用智能手機的小白來說,兩者的使用體驗更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究其原因,就是蘋果做的是一款讓使用者滿意的“云+端”產品,而在Android陣營,作為“云”主導者的谷歌和作為“端”主導者的傳統手機廠商卻是各唱各的調。谷歌之所以馬不停蹄地升級Android,就是不希望手機廠商在Android上做過多的自主開發(fā),從而影響谷歌主力產品如搜索和地圖等的推廣,因為畢竟最后還是靠這些來賺錢的。手機廠商則一門心思想著怎么賣手機,服務本身反正很難掙錢,也就不是那么積極。最后的結果就是Android手機的消費者體驗遠遠趕不上iPhone,蘋果得以享受高得驚人的品牌或者說是用戶體驗的溢價,以一己之力攫取了手機市場50%以上的利潤!

其實現在大家都能夠看到iPhone的弱點:一個是太貴了,大多數人還是買不起,即使買了手機下載應用也還要花錢,TCO(總體擁有成本)就更高了。第二是普及率已經很高,而樣子又太單調了,現在大城市滿街都是iPhone,都成了街機,已經不討那些強調自己獨特品位的小資們的歡心了。

可iPhone為什么仍然保持不敗?還是因為蘋果的云端一體化實在太出色了,消費者用起來很方便,即使處于蘋果圈好的App Store圍城中仍然玩得興致盎然。

因此,要擊敗蘋果,也只有走云端一體化的路數。當同樣擁有強大云服務能力的廠商(這里主要指的是互聯網廠商)開始定制手機,當他們將自己的云服務與手機硬件完美結合在一起的時候,當他們的云手機的消費者體驗能夠達到iPhone的80%而價格卻只有iPhone50%的時候,iPhone走下坡路的日子也就到了。

如果說中國的山寨機擊敗了傳統歐美手機廠商的話,要想擊敗iPhone,恐怕也不能指望歐美手機廠商,而要把更大的希望放在中國的云手機廠商身上。不過,即使擊敗了蘋果,谷歌也未必是最大的受益者,因為這些云手機廠商肯定會下大力氣推自己的云服務,而把谷歌的各種應用拋在一邊。這一天什么時候能到來?也許不用等太長的時間。

原文鏈接:http://jiyongqing.blog.techweb.com.cn/archives/422

責任編輯:桑丘 來源: 冀勇慶的博客
相關推薦

2009-04-08 08:35:31

2011-08-05 09:12:21

2012-10-11 10:56:54

云計算IaaSIT外包

2013-09-16 09:49:58

云手機AndroidiPhone

2009-03-10 08:44:24

微軟COOiPhone殺手

2010-08-02 09:38:56

IBM云計算戰(zhàn)略

2015-10-12 16:11:05

微軟云云應用機器學習

2013-09-16 10:39:57

智能AndroidiPhone

2021-06-15 17:29:00

云計算行業(yè)科技

2022-10-13 08:32:44

手機故障IO

2009-04-17 09:17:04

2013-11-29 09:21:40

SaaSIaaSPaaS

2015-03-06 17:48:27

大數據云計算浪潮

2021-06-04 18:16:46

云計算行業(yè)科技

2009-04-03 10:10:33

云計算微軟Google

2018-11-01 12:57:41

甲骨文云計算云業(yè)務

2020-02-20 17:09:26

5nmiPhone 12三星

2012-12-14 16:26:36

2015-01-22 16:04:06

iPhone

2018-05-23 12:51:07

點贊
收藏

51CTO技術棧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