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包是一種哲學:從小米手機眾包模式說起
我從 8 月底拿到了小米手機工程版,持續(xù)用過兩個月之后換到了零售版。在觀察了一些改動細節(jié)之后,今天想跟大家聊聊“眾包測試”模式。
什么是眾包測試?
眾包(CrowdSourcing)的含義是一種分布式的解決方案和生產模式,見于 2006 年 6 月《連線》(wired)的一篇《眾包的崛起》:企業(yè)利用互聯(lián)網將工作分配出去、發(fā)現創(chuàng)意或解決技術問題。企業(yè)可以利用志愿者大軍的創(chuàng)意和能力——這些志愿者具備完成任務的技能,愿意利用業(yè)余時間工作,滿足于對其服務收取小額報酬,或者不計報酬。
眾包測試的特點非常鮮明,在以下四個方面具有無可比擬的優(yōu)勢:
快速迭代:采用“短平快”的流程,盡量把問題暴露在上游。
極低成本:在某些產品的測試成本上,與其雇傭一個高級測試人員來編寫 Python 自動化測試用例,還不如眾包給一百個普通用戶進行人肉測試。(后者甚至是免費的)
獲取需求:通過接近用戶,可以獲得最真實的用戶需求?!爸腔鄄⒎莵碜匝芯總ゴ蟮膶W說,而是來自觀察平凡的事物?!?/p>
樹立品牌:通過組織社區(qū),參與者會感到一種品牌建設的血緣關系,具有極高的黏性。
這是一張典型的眾包示意圖:

還是從魅族說起
到現在為止,小米手機的眾包測試做得很到位,軟件硬件的推動都很快,每周更新也很準時。但是,小米并不是這種模式的開創(chuàng)者。在我印象中,魅族 M8 應該是最早采用“互聯(lián)網眾包模式”的手機產品。
兩年前有媒體曾經用略帶諷刺的口吻說:“M8 就是一個最典型的群體產物?!笔紫?,在 2008 年底放出過一批“公測版”(不帶三包憑證),隨后又放出了一批“體驗版”(帶三包憑證,硬件跟正式版一樣),在大規(guī)模上市之后爆發(fā)了屏幕問題,隨后放出“SE 版”。有傳言說 M8 的硬件改版在五次以上。
測試行業(yè)有句俗話叫作:“改版有風險,入市需謹慎?!保栽诟陌孢@個問題上,很多大廠商不愿意承擔風險。諾基亞和三星可以發(fā)布一臺新機型來解決上一版的硬件缺陷,但魅族(以及后來的小米)則用眾包的方式巧妙地完成了這一任務。
另外,在魅族應用商店上線之后,眾包測試模式再次出現,產生了一種“魅友內測”的機制。我曾在今年三月份寫過一篇文章詳細地談到了內測流程和機制。
實際上,這與魅族的人力資源不足有很大的關系,整個開發(fā)部就一百口人,從規(guī)模上來講比很多中間件解決方案團隊還要小。但無疑,他們開創(chuàng)了“中國式眾包測試”的先河,并被后來的小米手機所借鑒和發(fā)揮。
怎么滿足用戶需求?
“每一個以色列空軍的學生都會定期被送往陸軍接受鍛煉,目的就是讓他們了解地面部隊對空軍抱以何等的期望?!?/p>
用以色列空軍的這個故事來詮釋“開發(fā)者”與“用戶”的關系,感覺恰到好處。這也是小米比魅族更高明的地方:小米論壇和魅族論壇天天都有人嚷嚷著各種需求,但 M8 和 M9 的固件需求必定要 J.Wong 拍板才能實施,小米手機的固件需求可以讓用戶投票來實施。
民間臥虎藏龍,隨時都有高手出現,譬如釣魚的姜子牙,討飯的韓信,賣鞋的劉備。所以論壇是“眾包測試”最常見的載體。小米稱這種方式叫“用戶的溫度感”:先了解用戶抱以何等的期望,然后再用一定的手段來滿足他們。
這比大公司里冗繁的“需求文檔”要有趣得多。
***的話
另一個我很喜歡的開發(fā)團隊多看,也成立了“多看榮譽開發(fā)組”,***期招募了 9 名成員。這種眾包模式,越來越被小團隊所重視。
小米手機的配置如何,不重要。小米手機的價格如何,也不重要。重要的是它驗證了眾包模式在中國的非典型道路,這很重要。It just works…
51CTO評論:
眾包模式不僅能應用于手機這樣的硬件,更適宜應用程序這樣的軟件。通常軟件開發(fā)都會有“內測期”、“公測期”這樣的“眾包”模式,不過,從魅族發(fā)起,小米升級的手機眾包模式上吸取經驗,開發(fā)者應該還能發(fā)掘出更多的對軟件眾包模式改良方法。“眾包”也是一種做事哲學:如何用最少的錢,最短的時間,獲取最精確的需求,同時還收獲了影響力。嗯。這條路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