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頂級域名兩面性:刺激競爭 導致網絡私有化
據悉,在美國,一家名為Donuts的域名注冊公司獲得了1億美元的投資,并花費5680萬申請了307個新***域名。而在中國,這一投資熱潮也在低調的繼續(xù),一家名為黃道科技的公司獲得了2000萬美元的投資,并花費1750萬元申請了15個新***域名。
昨日開始,企業(yè)展開史無前例的新***域名爭奪戰(zhàn),熱門域名包括.web、.app、.blog等,這些域名試圖打破.com***域名的壟斷。域名自由化計劃吸引了1930個申請,當中約一半來自美國,網絡巨頭亞馬遜、Google申請了幾十個域名,包括.cloud、.buy和.book。
目前只有20種域名存在,主要是.com、.org和.net,新計劃會打破這種限制。新舉措的目的是刺激競爭和創(chuàng)新,讓企業(yè)更多控制自己的網絡資產。
批評人士認為,新后綴不太可能趕上過去的,一些商標所有者也抱怨說,此舉會導致不必要的成本,因為企業(yè)要保護自己的在線資產,每個后綴域名申請費達18.5萬美元,還要加上運營成本,
之前,域名申請已經進行過小規(guī)模測試,一些域名被申請,比如.museum、.job、.travel。
互聯(lián)網注冊服務商Afilias非執(zhí)行主管羅賓遜(Jonathan Robinson)表示:“***宗旨是刺激對.com域名的競爭。”該公司代表客戶申請了100個新域名。羅賓遜還說:“簡短、有特色的三字母術語相當有吸引力。”
有231個域名申請存在競爭。最熱門的是.app,有13宗申請,.home有11宗申請,.inc有12宗申請。蘋果申請了.apple。
Melbourne IT歐洲銷售主管斯圖爾特·杜倫(Stuart Durham)說:“互聯(lián)網大企業(yè)要么投資巨大,要么根本不參與。”這家公司代表客戶申請150個域名。杜倫還說:“沒有收到Facebook和Twiter的申請,大家的策略不同,有些下了大賭注。”
來自亞洲的申請只有17宗,還有116宗申請不是拉丁語。域名自由的一個目標就是推進非拉丁語域名的申請。
在今年余下時間里,ICANN會評估申請,***批新域名會在2013年上半年啟用。包括Google高管在內的人批評說,自由化存在風險,它會讓一些網絡強勢企業(yè)更多控制域名,從而使網絡變得更私有。
英國域名注冊商Names.co.uk市場營銷主管埃瓦(Stephen Ewart)說:“大品牌會嘗試將用戶圈在自己的互聯(lián)網領域內,從而導致更多的Facebook式花園出現(xiàn),這是一個值得擔憂的問題。不要搞錯,新政一方面會讓域名世界更有競爭性,消費者選擇更多,但它也會導致網絡更私有。”
新項目對美國非盈利機構ICAA來說是一個挑戰(zhàn),它管理網絡域名系統(tǒng),這個系統(tǒng)因為太美國化而遭到新興國家的挑戰(zhàn)。
ICANN總裁兼***執(zhí)行官羅德·貝克斯壯(Rod Beckstrom)說:“我們的計劃是穩(wěn)固而公平的,增加競爭和消費者選擇是我們的根本義務。”
ICANN會從新域名項目中獲得3.5億美元,這是年預算的5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