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拍偷在线精品自拍偷,亚洲欧美中文日韩v在线观看不卡

Hadoop集群系列3:VSFTP安裝配置

開發(fā) 開發(fā)工具 大數(shù)據(jù) Hadoop
本文為Hadoop集群系列第三篇,VSFTP是一個基于GPL發(fā)布的類Unix系統(tǒng)上使用的FTP服務器軟件,它的全稱是Very Secure FTP。

1、VSFTP簡介

VSFTP是一個基于GPL發(fā)布的類Unix系統(tǒng)上使用的FTP服務器軟件,它的全稱是Very Secure FTP 從此名稱可以看出來,編制者的初衷是代碼的安全。

  安全性是編寫VSFTP的初衷,除了這與生俱來的安全特性以外,高速與高穩(wěn)定性也是VSFTP的兩個重要特點。

  在速度方面,使用ASCII代碼的模式下載數(shù)據(jù)時,VSFTP的速度是Wu-FTP的兩倍,如果Linux主機使用2.4.*的內核,在千兆以太網(wǎng)上的下載速度可達86MB/S。

  在穩(wěn)定方面,VSFTP就更加的出色,VSFTP在單機(非集群)上支持4000個以上的并發(fā)用戶同時連接,根據(jù)Red Hat的Ftp服務器(ftp.redhat.com)的數(shù)據(jù),VSFTP服務器可以支持15000個并發(fā)用戶。

2、VSFTP安裝及配置

安裝該軟件需要使用最高用戶(root)進行安裝,否則不能進行。

2.1 安裝

首先用命令檢查VSFTP是否已經(jīng)安裝。

chkconfig –list | grep vsftpd

  顯示結果如下,沒有任何反應,說明沒有安裝VSFTP。

  接著使用yum命令直接安裝

yum –y install vsftpd

  上圖中表示正在下載,需要耐心等一下,如果網(wǎng)絡不暢通,也可能需要下載失敗,不過不要擔心,只要在重新提交一次命令就行。

  從上面的結果中看出,已經(jīng)成功安裝。然后為它創(chuàng)建日志文件:

touch /var/log/vsftpd.log

  這樣簡單的兩個命令就完成了vsftp的安裝,但是如果你現(xiàn)在想這樣ftp://your_ip來訪問的話,那還不行,還需要配置權限!

2.2 啟動與配置自啟動

  再次使用"chkconfig –list | grep vsfpd"來查看vsftpd服務啟動項情況;

  如果看到的是如下顯示的結果:

  服務全部都是關閉(off)的,注意這里的關閉(off)表示的是服務器啟動的時候是否會自啟動服務,我們使用如下命令來配置其自啟動:

chkconfig vsftpd on

  或者

chkconfig –level 2345 vsftpd on

  執(zhí)行結果如下:

  查看與管理ftp服務:

啟動ftp服務:service vsftpd start

查看ftp服務狀態(tài):service vsftpd status

重啟ftp服務:service vsftpd restart

關閉ftp服務:service vsftpd stop

2.3 配置vsfpd服務

  編輯/etc/vsftpd/vsftpd.conf文件,配置vsftp服務:

vim /etc/vsftpd/vsftpd.conf

  上圖中先顯示出"/etc/vsftpd"下面有哪些文件,然后在用"vim"編輯器進行修改。

   先按鍵盤上的"a"就可以進行編輯了,按照下面進行操作。

 

  1. anonymous_enable=YES --> anonymous_enable=NO //不允許匿名用戶訪問,默認是允許  
  2. xferlog_file=/var/log/vsftpd.log #設定vsftpd的服務日志保存路徑。注意,該文件默認不存在。必須要手動touch出來  
  3. #idle_session_timeout=600 --> idle_session_timeout=600 //會話超時,客戶端連接到ftp但未操作,默認被注釋掉,可根據(jù)個人情況修改  
  4. #async_abor_enable=YES --> async_abor_enable=YES //支持異步傳輸功能,默認是注釋掉的,去掉注釋  
  5. #ascii_upload_enable=YES --> ascii_upload_enable=YES //支持ASCII模式的下載功能,默認是注釋掉的,去掉注釋  
  6. #ascii_download_enable=YES --> ascii_download_enable=YES //支持ASCII模式的上傳功能,默認是注釋掉的,去掉注釋  
  7. #ftpd_banner=Welcome to blah FTP service //FTP的登錄歡迎語,本身是被注釋掉的,去不去都行  
  8. #chroot_local_user=YES --> chroot_local_user=YES 
  9. //禁止本地用戶登出自己的FTP主目錄,本身被注釋掉,去掉注釋

 

下面幾個都是已經(jīng)去掉的,只是寫出來,明白其用意。

local_enable=YES //允許本地用戶訪問,默認就是YES,不用改

write_enable=YES //允許寫入,默認是YES,不用改

local_umask=022 //上傳后文件的權限掩碼,不用改

dirmessage_enable=YES //開啟目錄標語,默認是YES,開不開無所謂,我是默認就行

xferlog_enable=YES //開啟日志,默認是YES,不用改

connect_from_port_20=YES //設定連接端口20

xferlog_std_format=YES //設定vsftpd的服務日志保存路徑,不用改

pam_service_name=vsftpd //設定pam服務下vsftpdd的驗證配置文件名,不用改

userlist_enable=YES //拒絕登錄用戶名單,不用改

TCP_wrappers=YES //限制主機對VSFTP服務器的訪問,不用改(通過/etc/hosts.deny和/etc/hosts.allow這兩個文件來配置)

按照上面修改完之后,按鍵盤"Esc"退出編輯,再按":",并在后面輸入"wq",進行保存并退出。

2.4 配置iptables防火墻

  按照以上步驟還不能運行,用下面命令可以查看一下防火墻允許的端口號,我們知道ftp的端口號是"20、21",從結果中可以看出,并沒有。

service ipstables status

   這時需要對"/etc/sysconfig/iptables"進行配置:

vim /etc/sysconfig/iptables

  上圖中先列出以"iptables"模糊比配的文件,然后在用上面的命名對"iptables"文件進行添加下面的內容。

-A INPUT -m state --state NEW -m tcp -p tcp --dport 21 -j ACCEPT

-A INPUT -m state --state NEW -m tcp -p tcp --dport 20 -j ACCEPT

  具體的添加操作命令和前面對"/etc/vsftpd/vsftpd.conf"的操作一樣。

2.5 設置selinux問題

  SELinux(Security-Enhanced Linux) 是美國國家安全局(NSA)對于強制訪問控制的實現(xiàn),是 Linux史上最杰出的新安全子系統(tǒng)。SELinux 是 2.6 版本的 Linux 內核中提供的強制訪問控制 (MAC)系統(tǒng)。對于目前可用的 Linux 安全模塊來說,SELinux 是功能最全面,而且測試最充分的,它是在 20 年的 MAC 研究基礎上建立的。SELinux 在類型強制服務器中合并了多級安全性或一種可選的多類策略,并采用了基于角色的訪問控制概念SELinux提供了比傳統(tǒng)的UNIX權限更好的訪問控制。

  正式如此,所以此時還不能訪問FTP服務器。用下面命令查詢:

getsebool -a | grep ftp

  可以通過下面命令把上圖中紅色圈住的兩個的值設置為"on"。

setsebool -P ftp_home_dir 1

setsebool -P allow_ftpd_full_access 1

2.6 重啟相關服務

  最后就是把"vsftpd"和"iptables"兩個服務重新啟動一下。

service vsftpd restart

  如果出現(xiàn)下圖,說明剛才沒有把vsftpd服務啟動起來。

service vsftpd start

  最后把防火墻重新啟動一下。

service iptables restart

  到此為止FTP服務器就搭建完畢了,下面可以通過"FlashFXP.exe"軟件進行訪問了。

#p#

3、FlashFXP使用

3.1 FlashFXP簡介

  FlashFXP是一款功能強大的FXP/FTP軟件,集成了其它優(yōu)秀的FTP軟件的優(yōu)點,如CuteFTP的目錄比較,支持彩色文字顯示;如BpFTP支持多目錄選擇文件,暫存目錄;又如LeapFTP的界面設計。支持目錄(和子目錄)的文件傳輸,刪除;支持上傳,下載,以及第三方文件續(xù)傳;可以跳過指定的文件類型,只傳送需要的本件;可自定義不同文件類型的顯示顏色;暫存遠程目錄列表,支持FTP代理及Socks 3&4;有避免閑置斷線功能,防止被FTP平臺踢出;可顯示或隱藏具有"隱藏"屬性的文檔和目錄;支持每個平臺使用被動模式等。

 

  上圖為FlashFXP開啟界面,左面是顯示的"本地文件系統(tǒng)",后面是顯示"服務器文件系統(tǒng)",點擊右側上面的閃電圖標,按照下圖選擇"Quick Connect"。

  點擊之后出現(xiàn)下圖,并按照下圖進行填寫。例如:

 3.2 示例上傳

 

   鏈接成功后,會顯示上面的內容,可以嘗試把左邊的一個文件拖到右邊,就能上傳了,我們現(xiàn)在試一下。

  最后登錄一下看看是否在linux下面有這個文件。

   從上圖中發(fā)現(xiàn)了我們剛才上傳的文件"SqlHelper1.cs"文件,好了,到此為止,我們的Linux下的FTP服務器基本完成了, 但是離真正的FTP服務器還差的很遠,因為我們只是用于"遠程上傳"點文件,所以基本能滿足我們的需要。

#p#

4、用到的Linux命令

4.1 chkconfig命令詳解

  chkconfig命令主要用來更新啟動停止)和查詢系統(tǒng)服務的運行級信息。謹記chkconfig不是立即自動禁止或激活一個服務,它只是簡單的改變了符號連接。

  使用語法:

chkconfig [--add][--del][--list][系統(tǒng)服務] 或 chkconfig [--level <等級代號>][系統(tǒng)服務][on/off/reset]

  chkconfig在沒有參數(shù)運行時,顯示用法。如果加上服務名,那么就檢查這個服務是否在當前運行級啟動。如果是,返回true,否則返回false。如果在服務名后面指定了on,off或者reset,那么chkconfig會改變指定服務的啟動信息。on和off分別指服務被啟動和停止,reset指重置服務的啟動信息,無論有問題的初始化腳本指定了什么。on和off開關,系統(tǒng)默認只對運行級3,4,5有效,但是reset可以對所有運行級有效。

  參數(shù)用法:

--add 增加所指定的系統(tǒng)服務,讓chkconfig指令得以管理它,并同時在系統(tǒng)啟動的敘述文件內增加相關數(shù)據(jù)。

--del 刪除所指定的系統(tǒng)服務,不再由chkconfig指令管理,并同時在系統(tǒng)啟動的敘述文件內刪除相關數(shù)據(jù)。

--level<等級代號> 指定讀系統(tǒng)服務要在哪一個執(zhí)行等級中開啟或關畢。

等級0表示:表示關機

等級1表示:單用戶模式

等級2表示:無網(wǎng)絡連接的多用戶命令行模式

等級3表示:有網(wǎng)絡連接的多用戶命令行模式

等級4表示:不可用

等級5表示:帶圖形界面的多用戶模式

等級6表示:重新啟動

  需要說明的是,level選項可以指定要查看的運行級而不一定是當前運行級。對于每個運行級,只能有一個啟動腳本或者停止腳本。當切換運行級時,init不會重新啟動已經(jīng)啟動的服務,也不會再次去停止已經(jīng)停止的服務。

chkconfig --list [name]:顯示所有運行級系統(tǒng)服務的運行狀態(tài)信息(on或off)。如果指定了name,那么只顯示指定的服務在不同運行級的狀態(tài)。

chkconfig --add name:增加一項新的服務。chkconfig確保每個運行級有一項啟動(S)或者殺死(K)入口。如有缺少,則會從缺省的init腳本自動建立。

chkconfig --del name:刪除服務,并把相關符號連接從/etc/rc[0-6].d刪除。

chkconfig [--level levels] name:設置某一服務在指定的運行級是被啟動,停止還是重置。

  運行級文件:

  每個被chkconfig管理的服務需要在對應的init.d下的腳本加上兩行或者更多行的注釋。第一行告訴chkconfig缺省啟動的運行級以及啟動和停止的優(yōu)先級。如果某服務缺省不在任何運行級啟動,那么使用 - 代替運行級。第二行對服務進行描述,可以用\ 跨行注釋。

  例如,random.init包含三行:

 

  1. # chkconfig: 2345 20 80  
  2. # description: Saves and restores system entropy pool for \  
  3. # higher quality random number generation. 

 

  使用范例:

chkconfig --list #列出所有的系統(tǒng)服務

chkconfig --add httpd #增加httpd服務

chkconfig --del httpd #刪除httpd服務

chkconfig --level httpd 2345 on #設置httpd在運行級別為2、3、4、5的情況下都是on(開啟)的狀態(tài)

chkconfig --list #列出系統(tǒng)所有的服務啟動情況

chkconfig --list mysqld #列出mysqld服務設置情況

chkconfig --level 35 mysqld on #設定mysqld在等級3和5為開機運行服務,--level 35表示操作只在等級3和5執(zhí)行,on表示啟動,off表示關閉

chkconfig mysqld on #設定mysqld在各等級為on,"各等級"包括2、3、4、5等級

  如何增加一個服務:

1.服務腳本必須存放在/etc/ini.d/目錄下;

2.chkconfig --add servicename

在chkconfig工具服務列表中增加此服務,此時服務會被在/etc/rc.d/rcN.d中賦予K/S入口了;

3.chkconfig --level 35 mysqld on

修改服務的默認啟動等級。

4.2 yum命令詳解

  yum(全稱為 Yellow dog Updater, Modified)是一個在Fedora和RedHat以及SUSE中的Shell前端軟件包管理器?;禦PM包管理,能夠從指定的服務器自動下載RPM包并且安裝,可以自動處理依賴性關系,并且一次安裝所有依賴的軟體包,無須繁瑣地一次次下載、安裝。yum提供了查找、安裝、刪除某一個、一組甚至全部軟件包的命令,而且命令簡潔而又好記。

  yum的命令形式一般是如下:yum [options] [command] [package ...]

  其中的[options]是可選的,選項包括-h(幫助),-y(當安裝過程提示選擇全部為"yes"),-q(不顯示安裝的過程)等等。[command]為所要進行的操作,[package ...]是操作的對象。

  概括了部分常用的命令包括:

  自動搜索最快鏡像插件: yum install yum-fastestmirror

  安裝yum圖形窗口插件: yum install yumex

  查看可能批量安裝的列表: yum grouplist

  1 安裝

yum install 全部安裝

yum install package1 安裝指定的安裝包package1

yum groupinsall group1 安裝程序組group1

  2 更新和升級

yum update 全部更新

yum update package1 更新指定程序包package1

yum check-update 檢查可更新的程序

yum upgrade package1 升級指定程序包package1

yum groupupdate group1 升級程序組group1

  3 查找和顯示

yum info package1 顯示安裝包信息package1

yum list 顯示所有已經(jīng)安裝和可以安裝的程序包

yum list package1 顯示指定程序包安裝情況package1

yum groupinfo group1 顯示程序組group1信息yum search string 根據(jù)關鍵字string查找安裝包

  4 刪除程序

yum remove package1 刪除程序包package1

yum groupremove group1 刪除程序組group1

yum deplist package1 查看程序package1依賴情況

  5 清除緩存

yum clean packages 清除緩存目錄下的軟件包

yum clean headers 清除緩存目錄下的 headers

yum clean oldheaders 清除緩存目錄下舊的 headers

yum clean, yum clean all (= yum clean packages; yum clean oldheaders) 清除緩存目錄下的軟件包及舊的headers

  比如,要安裝游戲程序組,首先進行查找:

  #:yum grouplist

  可以發(fā)現(xiàn),可安裝的游戲程序包名字是"Games and Entertainment",這樣就可以進行安裝:

 ?。#簓um groupinstall "Games and Entertainment"

  所 有的游戲程序包就自動安裝了。在這里Games and Entertainment的名字必須用雙引號選定,因為linux下面遇到空格會認為文件名結束了,因此必須告訴系統(tǒng)安裝的程序包的名字是"Games and Entertainment"而不是"Games"。

  此外,還可以修改配置文件/etc/yum.conf選擇安裝源??梢妝um進行配置程序有多方便了吧。更多詳細的選項和命令,當然只要在命令提示行下面:man yum

4.3 SELinux兩個命令

  getsebool與setsebool工具

  說明:SELinux規(guī)范了許多boolean數(shù)值清單檔案,提供開啟或關閉功能存取項目,而這些值都存放在/selinux/booleans/目錄內相關檔案,這些檔案里的值只有兩種:1(啟用)或 0(關閉)

  1)getsebool

  說明:列出所有selinux bool數(shù)值清單表與內容

  使用方式:getsebool [ -a ]

  例如以下范例:

 

  1. #getsebool ftpd_disable_trans  
  2. ftpd_disable_trans –> off  
  3. #getsebool -a  
  4. NetworkManager_disable_trans –> off  
  5. allow_cvs_read_shadow –> off  
  6. allow_daemons_dump_core –> on  
  7. allow_daemons_use_tty –> off  
  8. allow_execheap –> off  
  9. allow_execmem –> on  
  10. allow_execmod –> off  
  11. ……… 

 

2)setsebool

  說明:設定selinux bool數(shù)值清單表與內容

  使用方式:setsebool [ -P ] boolean value | bool1=val1 bool2=val2 bool3=val3……

  參數(shù)配置: -P表示設定該項目永久套用

  使用范例:

setsebool ftpd_disable_trans=on ( on 或者 1 )

setsebool -P ftpd_disable_trans=off ( off 或者 0 )

4.4 vim命令詳解

  vi編輯器是所有Unix及Linux系統(tǒng)下標準的編輯器,它的強大不遜色于任何最新的文本編輯器,這里只是簡單地介紹一下它的用法和一小部分指令。由于對Unix及Linux系統(tǒng)的任何版本,vi編輯器是完全相同的,因此您可以在其他任何介紹vi的地方進一步了解它。Vi也是Linux中最基本的文本編輯器,學會它后,您將在Linux的世界里暢行無阻。

  1、vi的基本概念

  基本上vi可以分為三種狀態(tài),分別是命令模式(command mode)、插入模式(Insert mode)和底行模式(last line mode),各模式的功能區(qū)分如下:

  1) 命令行模式command mode)

  控制屏幕光標的移動,字符、字或行的刪除,移動復制某區(qū)段及進入Insert mode下,或者到 last line mode。

  2) 插入模式(Insert mode)

  只有在Insert mode下,才可以做文字輸入,按「ESC」鍵可回到命令行模式。

  3) 底行模式(last line mode)

  將文件保存或退出vi,也可以設置編輯環(huán)境,如尋找字符串、列出行號……等。

  不過一般我們在使用時把vi簡化成兩個模式,就是將底行模式(last line mode)也算入命令行模式command mode)。

2、vi的基本操作

  a) 進入vi

  在系統(tǒng)提示符號輸入vi及文件名稱后,就進入vi全屏幕編輯畫面:

$ vi myfile

  不過有一點要特別注意,就是您進入vi之后,是處于「命令行模式(command mode)」,您要切換到「插入模式(Insert mode)」才能夠輸入文字。初次使用vi的人都會想先用上下左右鍵移動光標,結果電腦一直嗶嗶叫,把自己氣個半死,所以進入vi后,先不要亂動,轉換到「插入模式(Insert mode)」再說吧!

  b) 切換至插入模式(Insert mode)編輯文件

  在「命令行模式(command mode)」下按一下字母「i」就可以進入「插入模式(Insert mode)」,這時候你就可以開始輸入文字了。

  c) Insert 的切換

  您目前處于「插入模式(Insert mode)」,您就只能一直輸入文字,如果您發(fā)現(xiàn)輸錯了字!想用光標鍵往回移動,將該字刪除,就要先按一下「ESC」鍵轉到「命令行模式(command mode)」再刪除文字。

  d) 退出vi及保存文件

  在「命令行模式(command mode)」下,按一下「:」冒號鍵進入「Last line mode」,例如:

: w filename (輸入 「w filename」將文章以指定的文件名filename保存)

: wq (輸入「wq」,存盤并退出vi)

: q! (輸入q!, 不存盤強制退出vi)

3、命令行模式(command mode)功能鍵

  1)插入模式

  按「i」切換進入插入模式「insert mode」,按"i"進入插入模式后是從光標當前位置開始輸入文件;

  按「a」進入插入模式后,是從目前光標所在位置的下一個位置開始輸入文字;

  按「o」進入插入模式后,是插入新的一行,從行首開始輸入文字。

  2)從插入模式切換為命令行模式

  按「ESC」鍵。

  3)移動光標

  vi可以直接用鍵盤上的光標來上下左右移動,但正規(guī)的vi是用小寫英文字母「h」、「j」、「k」、「l」,分別控制光標左、下、上、右移一格。

  按「ctrl」+「b」:屏幕往"后"移動一頁。

  按「ctrl」+「f」:屏幕往"前"移動一頁。

  按「ctrl」+「u」:屏幕往"后"移動半頁。

  按「ctrl」+「d」:屏幕往"前"移動半頁。

  按數(shù)字「0」:移到文章的開頭。

  按「G」:移動到文章的最后。

  按「$」:移動到光標所在行的"行尾"。

  按「^」:移動到光標所在行的"行首"

  按「w」:光標跳到下個字的開頭

  按「e」:光標跳到下個字的字尾

  按「b」:光標回到上個字的開頭

  按「#l」:光標移到該行的第#個位置,如:5l,56l。

  4)刪除文字

  「x」:每按一次,刪除光標所在位置的"后面"一個字符。

  「#x」:例如,「6x」表示刪除光標所在位置的"后面"6個字符。

  「X」:大寫的X,每按一次,刪除光標所在位置的"前面"一個字符。

  「#X」:例如,「20X」表示刪除光標所在位置的"前面"20個字符。

  「dd」:刪除光標所在行。

  「#dd」:從光標所在行開始刪除#行

  5)復制

  「yw」:將光標所在之處到字尾的字符復制到緩沖區(qū)中。

  「#yw」:復制#個字到緩沖區(qū)

  「yy」:復制光標所在行到緩沖區(qū)。

  「#yy」:例如,「6yy」表示拷貝從光標所在的該行"往下數(shù)"6行文字。

  「p」:將緩沖區(qū)內的字符貼到光標所在位置。注意:所有與"y"有關的復制命令都必須與"p"配合才能完成復制與粘貼功能。

  6)替換

  「r」:替換光標所在處的字符。

  「R」:替換光標所到之處的字符,直到按下「ESC」鍵為止。

  7)回復上一次操作

  「u」:如果您誤執(zhí)行一個命令,可以馬上按下「u」,回到上一個操作。按多次"u"可以執(zhí)行多次回復。

  8)更改

  「cw」:更改光標所在處的字到字尾處

  「c#w」:例如,「c3w」表示更改3個字

  9)跳至指定的行

  「ctrl」+「g」列出光標所在行的行號。

  「#G」:例如,「15G」,表示移動光標至文章的第15行行首。

  4、Last line mode下命令簡介

  在使用「last line mode」之前,請記住先按「ESC」鍵確定您已經(jīng)處于「command mode」下后,再按「:」冒號即可進入「last line mode」。

  A) 列出行號

  「set nu」:輸入「set nu」后,會在文件中的每一行前面列出行號。

  B) 跳到文件中的某一行

  「#」:「#」號表示一個數(shù)字,在冒號后輸入一個數(shù)字,再按回車鍵就會跳到該行了,如輸入數(shù)字15,再回車,就會跳到文章的第15行。

  C) 查找字符

  「/關鍵字」:先按「/」鍵,再輸入您想尋找的字符,如果第一次找的關鍵字不是您想要的,可以一直按「n」會往后尋找到您要的關鍵字為止。

  「?關鍵字」:先按「?」鍵,再輸入您想尋找的字符,如果第一次找的關鍵字不是您想要的,可以一直按「n」會往前尋找到您要的關鍵字為止。

  D) 保存文件

  「w」:在冒號輸入字母「w」就可以將文件保存起來。

  E) 離開vi

  「q」:按「q」就是退出,如果無法離開vi,可以在「q」后跟一個「!」強制離開vi。

  「qw」:一般建議離開時,搭配「w」一起使用,這樣在退出的時候還可以保存文件。

  5、vi命令列表

  1、下表列出命令模式下的一些鍵的功能:

h 左移光標一個字符

l 右移光標一個字符

k 光標上移一行

j 光標下移一行

^ 光標移動至行首

0 數(shù)字"0",光標移至文章的開頭

G 光標移至文章的最后

$ 光標移動至行尾

Ctrl+f 向前翻屏

Ctrl+b 向后翻屏

Ctrl+d 向前翻半屏

Ctrl+u 向后翻半屏

i 在光標位置前插入字符

a 在光標所在位置的后一個字符開始增加

o 插入新的一行,從行首開始輸入

ESC 從輸入狀態(tài)退至命令狀態(tài)

x 刪除光標后面的字符

#x 刪除光標后的#個字符

X (大寫X),刪除光標前面的字符

#X 刪除光標前面的#個字符

dd 刪除光標所在的行

#dd 刪除從光標所在行數(shù)的#行

yw 復制光標所在位置的一個字

#yw 復制光標所在位置的#個字

yy 復制光標所在位置的一行

#yy 復制從光標所在行數(shù)的#行

p 粘貼

u 取消操作

cw 更改光標所在位置的一個字

#cw 更改光標所在位置的#個字

  2、下表列出行命令模式下的一些指令

w filename 儲存正在編輯的文件為filename

wq filename 儲存正在編輯的文件為filename,并退出vi

q! 放棄所有修改,退出vi

set nu 顯示行號

/或? 查找,在/后輸入要查找的內容

n 與/或?一起使用,如果查找的內容不是想要找的關鍵字,按n或向后(與/聯(lián)用)或向前(與?聯(lián)用)繼續(xù)查找,直到找到為止。

  對于第一次用vi,有幾點注意要提醒一下:

  1、用vi打開文件后,是處于「命令行模式(command mode)」,您要切換到「插入模式(Insert mode)」才能夠輸入文字。切換方法:在「命令行模式(command mode)」下按一下字母「i」就可以進入「插入模式(Insert mode)」,這時候你就可以開始輸入文字了。

  2、編輯好后,需從插入模式切換為命令行模式才能對文件進行保存,切換方法:按「ESC」鍵。

  3、保存并退出文件:在命令模式下輸入:wq即可!(別忘了wq前面的:)

4.5 touch命令詳解

  linux中新建文件命令touch用法詳解:

  linux中的touch命令一般用來修改文件的時間,或者新建一個不存在的文件。

  語法如下:

touch [-acm][-r ref_file(參照文件)|-t time(時間值)] file(文件名)

  例子:

touch file1.txt 更新file1.txt的存取和修改時間

touch -c file1.txt 如果file1.txt不存在,不創(chuàng)建文件

touch -r ref_file file1.txt 更新file1.txt的時間戳和ref+file相同

touch -t 0911252234.40 file1.txt 設定文件的時間為09年11月25日22點34分40秒

  個參數(shù)說明如下:

-a 修改文件 file 的存取時間.

-c 不創(chuàng)建文件 file.

-m 修改文件 file 的修改時間

-r ref_file 將參照文件 ref_file 相應的時間戳記的數(shù)值作為指定文件 file 時間戳記的新值.

-t time 使用指定的時間值 time 作為指定文件 file 相應時間戳記的新值.此處的 time 規(guī)定為如下形式的十進制數(shù)∶ [[CC]YY]MMDDhhmm[.SS]

  這里,CC為年數(shù)中的前兩位,即"世紀數(shù)";YY為年數(shù)的后兩位,即某世紀中的年數(shù).如果不給出CC的值,則touch 將把年數(shù)CCYY限定在1969--2068之內.MM為月數(shù),DD為天將把年數(shù)CCYY限定在1969--2068之內.MM為月數(shù),DD為天數(shù),hh 為小時數(shù)(幾點),mm為分鐘數(shù),SS為秒數(shù).此處秒的設定范圍是0--61,這樣可以處理閏秒.這些數(shù)字組成的時間是環(huán)境變量TZ指定的時區(qū)中的一個時 間.由于系統(tǒng)的限制,早于1970年1月1日的時間是錯誤的。

原文鏈接:http://www.cnblogs.com/xia520pi/archive/2012/05/16/2503864.html

【編輯推薦】

  1. Hadoop集群系列1:CentOS安裝配置
  2. Hadoop集群系列2:機器信息分布表
  3. 專家指導 如何實現(xiàn)Hadoop集群搭建
  4. Hadoop文件系統(tǒng)如何快速安裝?
  5. Hadoop集群搭建過程中相關環(huán)境配置詳解
  6. Hadoop完全分布模式安裝實現(xiàn)詳解

 

責任編輯:彭凡 來源: 博客園
相關推薦

2012-06-25 10:30:06

Hadoop集群

2012-06-13 09:56:53

2012-06-20 09:19:19

Hadoop集群

2012-07-05 10:51:57

Hadoop集群

2012-06-29 10:58:27

Hadoop集群

2012-07-03 08:37:24

Hadoop集群

2012-06-19 09:28:33

Hadoop集群

2015-09-22 13:57:29

vsftp虛擬用戶CentOS

2013-11-28 09:44:00

2012-11-28 10:37:25

Linux集群安裝配置

2010-04-29 10:11:07

Linux集群

2014-08-15 10:58:22

puppet3Nginx運維

2011-04-21 10:05:35

Hadoop集群lzo

2010-11-11 09:06:38

Linux集群LVS

2011-02-23 10:43:17

2011-03-02 10:41:41

Vsftpd安裝

2011-04-01 15:00:35

2011-04-02 14:21:46

MRTG安裝

2011-02-25 17:48:52

2010-06-07 11:22:28

點贊
收藏

51CTO技術棧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