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板電視:國產品牌漸成主流
走進國美、蘇寧等賣場的門店,“驚爆價”等字眼在家電區(qū)隨處可見。此次記者探訪的主要是平板電視專區(qū),蘇寧和國美的電視銷售區(qū)并未刻意將國產和進口分成兩個區(qū)域,而是按照品牌劃分區(qū)域,而且各品牌毗鄰。
進口3D電視價格不菲
記者一進去,就見一個導購非常熱情地向一位男青年推薦:“這款電視三維(3D)效果特別棒,現(xiàn)在看球不用3D絕對不行!而且這款電視是大品牌,質量有保障!”該導購正在推薦的是一款松下55英寸的高清3D等離子電視,售價1萬多元。盡管他一再表示價格可以再稍微優(yōu)惠點,顧客還是表示有點貴,想再看一看別的牌子。“這個牌子這個配置還嫌貴,那就沒辦法了。”該導購說。
該導購主要負責銷售日資品牌,當記者表明自己想買一款性價比較高的進口平板電視時,他依次帶記者逛了松下、夏普、索尼幾個專區(qū),推薦的款型大多是46英寸~52英寸的高清發(fā)光二極管(LED)電視,價格從七八千至上萬元不等。導購表示,最近歐洲杯正在進行,如果喜歡看球賽,動態(tài)畫面效果首選等離子電視,松下好幾款都主推等離子電視。記者發(fā)現(xiàn),3D電視仍然盤踞在高價區(qū),同一個品牌、在其他配置方面都差不多的兩臺電視,僅僅是3D和非3D,價格一般就能差上2000多元。當記者質疑幾千元只多一個3D功能時,導購表示未來智能電視是主流,除了3D功能外,有些還附加了互聯(lián)網技術。隨后,記者又去逛了三星和LG等韓資品牌專區(qū),據(jù)導購介紹,韓系電視在性能方面和日系品牌沒有太大區(qū)別,但價格普遍略低。
國產電視騰“云”而上
當記者走進創(chuàng)維、海信、長虹等國產品牌專營區(qū)時,明顯感受到了較高的人氣,再看看價簽,萬元以下的產品是主流,而且還有不少電視在3000元~5000元的區(qū)間內。
劉大爺是在家人陪同下來挑選電視的。劉大爺平時看電視不太多,就愛看戲曲節(jié)目,導購給他推薦了一款海信的42英寸互聯(lián)網協(xié)議群(IPS)硬屏液晶電視,售價3799元。導購表示,IPS硬屏液晶電視輻射超低,不會對人體造成傷害,色彩鮮艷卻不刺眼,播放動態(tài)畫面效果也很好,不像傳統(tǒng)的液晶電視畫面有拖影。當記者詢問哪些國產電視型號有3D功能時,導購向記者推薦了一款長虹48英寸的“云電視”,此時還有其他導購也在向顧客介紹“云概念”。記者發(fā)現(xiàn),46英寸~55英寸的電視中,帶“云”字頭的,要比普通電視貴出2000元~4000元。當記者詢問近期電視銷量時,導購臉上不無得意之色:“最近銷量不錯,政府有補貼嘛,海信、長虹、康佳賣得都好,而且趕上端午節(jié)和歐洲杯,生意就更好了。”不過,該導購表示,端午節(jié)和歐洲杯只是他們促銷的契機,真正買電視的人都是“早想好要買的”,專門為看球來買電視的還不多。“政府這次補貼范圍廣,力度也大,而且我們國產品牌比進口的有價格優(yōu)勢,技術也不差。”該導購如是說。
賣進口電視的自然鼓吹自己是“高端”和“名品”,賣國產電視的必然聲稱自己“物美價廉”,這些都可以當作廣告詞不予理會,但有一樣是必須嚴肅對待的:人氣。從這次市場調查看,大部分的消費者還是傾向于中低價位的液晶產品。記者現(xiàn)場隨機采訪的幾位消費者均表示,過于花哨的配置不值得購買,電視畢竟只是生活娛樂的一項。在采訪中記者發(fā)現(xiàn),電視機的消費群體結構正在發(fā)生變化,年輕人將更多精力投入電腦,且目前絕大部分節(jié)目都可在網上點播,青年階層消耗在電視機前的時間越來越少,電視觀看逐步趨向“老齡化”,這部分群體的消費需求就是“惠而不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