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虛擬機IaaS模式的優(yōu)點與缺點分析
譯文盡管基礎設施即服務常常被描述為虛擬數(shù)據(jù)中心的前身,但事實上并不是所有IaaS平臺都創(chuàng)建在虛擬機之上。將非虛擬機IaaS模式引入您的私有云將成為基礎設施走向新高度——SaaS、IaaS與PaaS混合服務云——的關鍵策略。
將非虛擬機IaaS模式引入您的私有云將成為基礎設施走向新高度——混合服務云——的關鍵策略
大多數(shù)虛擬化軟件都會借助管理程序將一整臺服務器劃分為若干套虛擬機,每一套都運行著屬于自己的底層OS、中間件及應用程序副本。當IaaS以這類虛擬化模式為基礎時,需要由云計算主管為每套虛擬機分配鏡像與資源。由于虛擬機之間彼此獨立,因此任何一款能夠運行于本地硬件上的應用程序都能在虛擬機中正常工作。這正是基于虛擬化的IaaS的強大之處。
但是基于虛擬機的IaaS也存在一些局限。由于云應用的特定開發(fā)方式,我們找不到合理的理由將其編寫得適合虛擬機托管,因為它們并不依賴于虛擬化技術。面向服務架構(簡稱SOA)、多任務以及多線程原則雖然能夠編寫運行在OS之下的云組件,但并不要求該OS或中間件能夠復制并為彼此所用。
那么我們該如何為特定云軟件創(chuàng)建云平臺的同時提供IaaS?答案是打造容器、虛擬環(huán)境或所謂“監(jiān)獄”。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使用“虛擬環(huán)境”這一術語進行描述,或簡稱為VE。
利用虛擬環(huán)境創(chuàng)建基于OS的IaaS云
VE是指主機OS當中用于隔離客戶機OS及應用程序的分區(qū),旨在允許二者運行在多租戶環(huán)境之下。不同主機中運行于多任務支持下的線程或程序,客戶機虛擬環(huán)境受到彼此保護,當然其效果還達不到基于管理程序的虛擬化環(huán)境。相對幾乎支持任何OS或中間件的基于管理程序的虛擬化環(huán)境,VE希望所有客戶機OS都能與主機OS保持一致。雖然這樣能有效降低管理開銷,但同時也限制了靈活性、用戶還必須精心挑選合適的IaaS平臺以確保全部現(xiàn)有及未來可能出現(xiàn)的應用程序之間保持良好的兼容性。
目前最流行的VE托管軟件平臺有Linux平臺上的OpenVZ與VServer、BSD Unix平臺上的FreeBSD Jail、Solaris平臺(包括Open Solaris)上的 Container/Zone以及由微軟Windows Azure所支持的VM Role。甲骨文與Joyent都針對container/zone平臺提供了定制化的商業(yè)版本。Joyent的SmartOS將硬件虛擬化(即Xen)與Solaris Zone支持結合了起來,并將其作為大規(guī)模數(shù)據(jù)模式Solaris ZFS的基礎。
基于VE的IaaS模式有哪些問題
基于VE的云模式似乎很有角逐終極云策略的潛力,至少在IaaS與混合型云服務方面是如此。不過這些云模式也會提升管理復雜性與云安全處理障礙,并且令與狀態(tài)相關的應用需要不斷更新。
基于VE的IaaS模式確實存在一些不足之處,但還不至于使其喪失競爭資格
管理復雜性。在基于VE的IaaS模式當中,即使只使用一套獨立的OS,云管理仍然可能變得更為復雜。沒有任何一套針對IaaS的OS級非虛擬機策略能夠替代云控制功能,除非所有云VE都能夠按現(xiàn)有管理程序(例如由開源云供應商們帶來的Eucalyptus、OpenStack、Nebula等)的模式運轉。由于越來越多的用戶開始創(chuàng)建基于虛擬機的IaaS云,我們將很難理清頭緒、同時操作如此規(guī)模的綜合性環(huán)境。換言之,對現(xiàn)有VE IaaS設置進行分析并評估對其它操作帶來的影響幾乎無法實現(xiàn)。
安全問題。 IaaS成功運作的前提在于應用程序始終被托管于有效的虛擬服務器當中,而這一點在VE模式中并不能得到保證。虛擬機就像夜間航行的船只,彼此之間只進行最低程序的交互活動。而在另一方面,VE則一直在應用之間以通信方式交流資源使用及性能信息。如此一來,VE很可能面臨跨應用程序的云安全問題。重要的是我們要預先了解這些安全問題,并確保它們不會對未來的服務計劃產生影響。
狀態(tài)化應用程序。失效模式在任何托管服務當中都非常值得關注?;赩E的云承受主機OS失效的風險,一旦出現(xiàn)狀況所有客戶機OS也將無法運行。由于基于虛擬機的IaaS模式擁有管理程序,能夠將功能與邏輯關系降至最低限度,因此其遭受故障的可能性也更低。舉例來說,Windows Azure虛擬機角色的應用程序數(shù)據(jù)在角色失效時無法保持連續(xù)性;但虛擬機應用程序則可以依據(jù)RESTful無狀態(tài)原則避免數(shù)據(jù)丟失。
基于VE的IaaS模式確實存在一些不足之處,但還不至于使其喪失競爭資格。而其優(yōu)勢也是顯而易見的——通過多服務模式促進IaaS、平臺即服務與軟件即服務三者的共存及協(xié)同演變——這將有助于企業(yè)順利解決運營過程中面臨的技術挑戰(zh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