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coStudio工具集開發(fā)入門之動畫編輯器教程
1.1 界面介紹
v 動畫列表:工程文件可以支持多個動畫編輯編輯,動畫列表下的一個元素就是一個完整的動作;
v 對象結構:是一個列表結構,展示當前動作的所有圖層;
v 幀編輯區(qū):針對于當前動作的圖層進行動作幀的編輯,還可以播放預覽當前動作;
v 渲染區(qū):主要的編輯窗口,實時顯示當前動作的幀效果,可以進行平移、旋轉、縮放和骨骼綁定等操作;
v 資源編輯區(qū):可以對當前選中的圖層使用到的圖片資源進行編輯,可以更改圖片的錨點,也可以添加碰撞塊數(shù)據(jù);
v 屬性窗口:支持對當前選中圖層的數(shù)字編輯;
v 資源窗口:支持對當前工程的資源管理;
v 日志窗口:日志窗口用來記錄所有操作的明細和歷史。
2.1 新建工程
點擊菜單欄的文件菜單,下拉列表中的新建按鈕,會彈出一個新建工程的信息面板,大家可以給工程命名,并選擇工程的保存路徑,最好在命名和路徑中不要有中文字符。
2.2 導入資源
1.點擊菜單欄的文件菜單,下拉列表中的導入資源菜單,可以導入單個文件,也可以導入整個文件夾;
2.也可以點擊資源窗口的圖標按鈕,分辨導入單個文件,和整個文件夾;
2.3資源編輯
右鍵點擊資源窗口的資源,可以進行刪除,重命名的操作;
可以再資源窗口下方的預覽窗口,查看選中的資源預覽效果圖;
3.1創(chuàng)建動畫
(1)右鍵點擊動畫列表窗口,選擇新建動畫;
(2)右鍵點擊結構樹窗口,選擇添加圖層;
(3)右鍵點擊幀編輯窗口,選擇添加幀;
經過以上操作,就可以看到渲染區(qū)會渲染出一個默認的圖層元件;
3.2編輯圖層
單個元件編輯方式:
(1)鼠標點擊圖層,選中元件,移動鼠標進行元件的拖動;
(2)在結構樹上選擇相應的圖層,該元件會全局被選中;
多個元件編輯方式:
(1)渲染區(qū):點擊鼠標左鍵并進行拖動,可以進行元件的框選;
(2)結構樹:點擊鼠標左鍵并進行拖動,可以進行元件的框選;
刪除圖層元件:渲染區(qū)右鍵菜單,結構樹右鍵菜單,delete建;
復制圖層元件:渲染區(qū)右鍵菜單,結構樹右鍵菜單,Ctrl+C;
粘貼圖層元件:渲染區(qū)右鍵菜單,結構樹右鍵菜單,Ctrl+V;
顯示編輯:
1.元件被選中的時候,會顯示白色的編輯框,編輯框的四個角點可以進行縮放編輯,編輯框的右邊中心點可以進行旋轉編輯;
3.3畫布操作
1.縮放畫布:Ctrl+鼠標滾輪,可以放大縮小畫布;
2.移動畫布:space(空格鍵) + 鼠標左鍵,可以拖動畫布;
3.4屬性編輯
顯示/隱藏:顯示或隱藏選中的控件;
旋轉:調整控件的旋轉角度;
縮放:調整控件的橫向縮放和縱向縮放;
位置:調整控件的坐標;
渲染資源:設置/替換 當前圖層元件的當前幀的圖片資源;
顏色混合:設計/替換 當前圖層元件的當前幀的資源的混合顏色;
3.5 資源編輯區(qū)
1.移動紅色錨點,調整圖層元件的渲染錨點,影響圖層元件的平移,旋轉和縮放的操作表現(xiàn);
2.點擊鼠標左鍵,拖動;添加碰撞矩形,可以添加多個碰撞矩形;
3.碰撞矩形可以左鍵點擊選中,通過角點進行縮放;
4.右鍵點擊碰撞矩形,選擇刪除,可以刪除選中的碰撞矩形;
5.點擊上方的放大、縮小按鈕,可以對畫布進行縮放,也可以通過Ctrl+鼠標滾輪進行畫布縮放;
3.6導出資源
導出資源面板:
圖片最大寬度:合成圖片的最大寬度;
圖片最大高度:合成圖片的最大高度;
碎圖縫隙:合成大圖中的小圖之間的縫隙像素;、
導出路徑:用戶自定義導出路徑;
導出文件包括.png和.plist文件;
當工程中使用的圖片合并后的尺寸大于設定的圖片尺寸,程序將自動分割合并后的圖片成多組合并圖片,并添加序列下標;
4.0 自動序列幀動畫
(1)右鍵動畫列表,新建動畫;
(2)右鍵結構樹,新建圖層;
(3)資源窗口,多選序列幀資源;
(4)拖動資源到結構樹的圖層上,完成自動創(chuàng)建序列幀;
4.1關鍵幀編輯
(1)選中編輯圖層,右鍵幀編輯區(qū),添加幀;
(2)可選中幀,并拖動幀,進行時間調整;
(3)點擊時間刻度區(qū),定位黃色時間線到相應的時間點,右鍵添加幀,也可以在渲染區(qū)對圖層元件進行編輯,可以自動補齊關鍵幀;
4.2骨骼動畫編輯
(1)選中圖層,點擊工具欄 綁定骨骼 按鈕,左鍵點擊渲染區(qū)圖層,并拖動鼠標,畫出骨骼;
(2)左鍵點擊骨骼,拖動鼠標進行骨骼的旋轉;
(3)按下鍵盤M鍵,拖動鼠標,進行骨骼的移動;
(4)按下鍵盤S鍵,拖動鼠標,進行骨骼的縮放;
(5)直接點擊圖層,可以單獨對圖層進行操作,不影響骨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