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署多Hypervisor環(huán)境三部曲
何時是考慮多hypervisor環(huán)境的正確時機?
增加另一個hypervisor背后最大的商業(yè)動機之一就是通過采用更加有利的許可協(xié)議解決虛擬化成本問題。虛擬化許可成本具備延續(xù)性,而且當需要虛擬化的服務器有成百乃至上千臺時這些許可成本可能會變得非常巨大。向另一個家hypervisor廠商打開大門很可能會降低許可成本——或者至少能夠為與主要的hypervisor廠商交涉以獲取更好的許可證條款提供商務支持。
采用第二個hypervisor的另一個很常見的原因就是避免廠商鎖定。盡管hypervisor都提供了相同的基本功能套件,但是每家廠商可能在服務與支持、許可條款、功能特性等方面存在很大的不同。依賴于虛擬化技術的數(shù)據(jù)中心可能會不斷測試并試用大量的hypervisor以確保當商業(yè)或者技術場景隨著時間的推移發(fā)生變化時組織已經具備了hypervisor轉換的專業(yè)技能。開展上述工作能夠預先避免如下情況的發(fā)生,即:直到拖到最后一刻才迫切地期望能夠找到另一個替代hypervisor產品。
采用另一個hypervisor的另一個原因可能是為了使用當前hypervisor還沒有提供的特定功能與特性(而且所需要的功能可能不在當前廠商的產品路線圖中)。例如,如果一家公司計劃構建私有云基礎設施但是當前的hypervisor并沒有提供該功能,那么第二個hypervisor可能被用于提供該功能但是卻不必取代目前在主要使用的hypervisor。
在很少的情況下,采用另一個hypervisor可能被用于提升互操作性——用于虛擬化主要的hypervisor可能無法全面支持的某些硬件平臺。
如何添加第二類hypervisor
對于任何主流hypervisor而言,不存在限制其用于數(shù)據(jù)中心的生產環(huán)境的技術問題,但是在生產環(huán)境中使用多hypervisor的組織卻很少見。這主要是因為IT人員很難對混合虛擬化平臺都足夠熟悉,培訓所有人員熟悉混合hypervisor的方法成本很高也浪費時間。例如,假設某臺使用ESXi環(huán)境的服務器發(fā)生問題,但是值班的管理員僅熟悉Hyper-V環(huán)境(反正亦然),IT人員此時可能無法滿足生產環(huán)境的響應需求。
當在生產環(huán)境中部署第二類hypervisor時,通常限制在第二級別或不重要的工作負載中。因此,如果分發(fā)或問題解決的過程出現(xiàn)延遲,對生產的影響也很小或不存在。在很多案例中,第二類hypervisor通常用于生產環(huán)境之外的測試和開發(fā)環(huán)境。
相應的,企業(yè)部署第二類hypervisor可能在特殊任務或特殊站點上。例如,第二類hyervisor可能用于個別工作組或分支辦公室站點。類似的,第二類hypervisor也可能用于容災、桌面虛擬化的支持、私有云計算等等。
數(shù)據(jù)中心多hypervisor管理面臨的挑戰(zhàn)
考慮到現(xiàn)在虛擬化技術帶來的先進功能,很奇怪hypervisor不能夠和其它環(huán)境共存。最大的問題在于虛機之間不兼容。例如,安裝Hyper-V的服務器不能加載和運行ESXi虛機,ESXi虛機需要在額外的vSphere系統(tǒng)中加載或遷移。
這樣最大的風險在于成本和IT人員的負擔。記住一點,即使第二類hypervisor的測試和評估的直接成本很低,用于企業(yè)的生產環(huán)境或其它地方可能需要購買授權。由于這樣會影響到首選hypervisor可以運行的虛機數(shù)量,您可能會發(fā)現(xiàn)第二類hypervisor會危害批量授權的采購,實際上變相增加了虛擬化實現(xiàn)的成本。
另外,第二類hypervisor也需要管理,這就需要更為強大的管理工具。很可能已經有了第三方管理平臺可以支持第二類hypervisor。如果沒有,還需要購買新的支持多hypervisor平臺的工具,或者再引入一個管理軟件用于第二類hypervisor的管理。無論哪種情況,都意味著購買新的管理工具增加的成本。
除了管理工具的成本問題外,IT人員還需要面對掌握新的或第二種管理平臺的挑戰(zhàn)。很可能的是,需要IT人員花費一些時間來適應這種挑戰(zhàn)。同時,虛機在分發(fā)、配置、保護和其它管理任務時一定會有新問題。而且專業(yè)員工的風險,當只有個別管理員掌握新工具的話,可能由于某些原因對應人員不在時會影響到整個管理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