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拍偷在线精品自拍偷,亚洲欧美中文日韩v在线观看不卡

iOS 7人機交互指南-UI設計基礎:Interactivity

移動開發(fā) iOS
人們會使用諸如點擊(輕按)、拖拽、開合等手勢與iOS設備及應用進行互動。手勢能夠在人與設備之間建立起更人性化的關聯(lián),增強用戶對于直接操作(direct manipulation)的感知。通常,人們會希望所有應用當中的手勢操作模式都保持一致。

重要:這是針對于正在開發(fā)中的API或技術的預備文檔(預發(fā)布版本)。雖然該文檔在技術精確度上經過了嚴格的審核,但并非最終版本,僅供蘋果開 發(fā)者計劃的注冊會員使用。蘋果提供這份機要文檔的目的,是幫助你按照文中描述的方式對技術的選擇及界面的設計開發(fā)進行規(guī)劃。這些信息有可能發(fā)生變化,屆 時,你的設計開發(fā)方式需要基于最終版本的操作系統(tǒng)及文檔進行相應的調整和測試。該文檔或許會隨著API或相關技術在未來的發(fā)展而進行更新。

譯文***更新時間:2013-06-23

用戶習慣于標準手勢

人們會使用諸如點擊(輕按)、拖拽、開合等手勢與iOS設備及應用進行互動。手勢能夠在人與設備之間建立起更人性化的關聯(lián),增強用戶對于直接操作(direct manipulation)的感知。通常,人們會希望所有應用當中的手勢操作模式都保持一致,例如:

通過點擊(tap)來按壓或選擇一個對象。

通過拖拽(drag)來滾屏或移動對象(將其從界面一邊拖向另一邊)。

通過滑動(flick)來快速滾屏或移動對象。

使用一個手指進行輕掃(swipe),可以展現更多內容,例如列表視圖中的刪除按鈕、分隔視圖(iPad)中的隱藏視圖,或是從界面頂端展開通知中心。另外在iPad中,可以通過四指輕掃的手勢在不同應用之間進行切換。

通過雙擊(double tap)將內容或圖片放大并置于屏幕中央;如果當前內容已呈放大狀態(tài),則將其縮小至默認尺寸。

通過雙指張開(pinch open)閉合(pinch close)對內容進行放大或縮小。

通過長按(Touch and hold)在可編輯或可選擇的文字上顯示放大鏡,用來定位光標。

通過搖晃(shake)機身執(zhí)行撤銷或重做的操作。

除了人們熟識的那些標準手勢以外,iOS還定義了一些用于在系統(tǒng)全局層面進行操作的手勢,例如展開控制中心或通知中心。無論用戶當前在使用什么應用,都可以直接通過這些手勢進行系統(tǒng)層面的操作。

不要為標準手勢賦予不同的行為。除非你的應用是游戲,否則重新定義標準手勢的用途會導致用戶產生迷惑,降低產品的易用性。

不要重復創(chuàng)建與標準手勢具有相同作用的自定義手勢。人們都習慣了標準手勢的行為,他們不會希望花時間學習新的手勢卻只能達到同樣的效果。

可以將復雜的手勢作為完成任務的快捷方式,而不是唯一的方式。盡可能為用戶提供簡單而明顯的方式來完成任務,哪怕需要額外的一兩次點擊。簡單的手勢可以讓用戶將注意力聚焦在內容和體驗上,而不是交互過程本身。

不要定義新的手勢,除非你的應用是游戲。在游戲或是其他沉浸型應用當中,自定義手勢可以成為體驗樂趣的一部分。但在那些幫助人們完成重要任務的應用里,***使用標準手勢,這樣人們就不需要時刻想著操作方式本身了。

對于iPad應用,要考慮使用多指手勢。iPad的大屏幕帶來了廣闊的空間,可以更好的支持多指手勢,也就 是同時使用超過一根手指進行的操作。雖然相對復雜的手勢操作并不適用于所有的應用,但對于那些人們會花很長時間來使用的,例如游戲或需要創(chuàng)建內容的應用來 說,多指手勢是可以增強體驗的。另外一定要記住,非標準手勢的可發(fā)現性是較差的,不要讓這類手勢成為完成任務的唯一方式。

反饋有助于理解

iOS用戶習慣于接收各種反饋。這些反饋可以幫他們了解應用當前的狀態(tài),發(fā)現接下來可以做些什么,或是預計自己的操作會產生怎樣的結果。UIKit框架所定義的控件和視圖當中包含了很多類型的反饋。

盡可能將狀態(tài)或其他的相關反饋信息整合到UI當中。例如,郵件應用會在工具欄中顯示更新狀態(tài),如下圖所示。

避免不必要的警告提示。警告是一種強力有效的反饋形式,但它只應用于傳達最重要的信息,并提供相關的后續(xù)操作選項。如果用戶看慣了不包含重要信息的警告框,他們就會學會忽略這些提示了。請參考警告框一節(jié),了解更多詳情。

信息輸入方式要簡單易行

無論是點擊控件元素還是使用鍵盤,輸入信息都需要耗費用戶的時間和注意力。如果你的應用在幫助人們解決問題之前需要讓他們進行太多的信息輸入,他們就會感到受挫。

使用選擇讓輸入更輕松。例如,你可以在某些地方使用列表視圖或選擇器(picker)來代替文本輸入框,因為對于多數人來說,選擇比打字更容易。

在合適的情況下,從iOS獲取信息。人們會在設備系統(tǒng)中存儲很多信息,不要強迫他們再次輸入那些你能夠在系統(tǒng)中獲取到的信息,例如通訊錄或日歷信息。

給予用戶有價值的反饋,來平衡向他們索取信息的要求。讓用戶了解付出與回報的關系,可以使他們感受到產品的使用流程正在向前推進。

責任編輯:閆佳明 來源: cocoachina
相關推薦

2013-07-03 14:48:25

iOS 7人機交互iOS 7 UI設計Navigation

2013-06-17 16:12:23

iOS 7人機交互UI設計基礎

2013-07-03 16:36:35

iOS 7人機交互UI設計Animation動畫

2013-07-03 17:08:14

iOS 7人機交互UI設計基礎整合iOS系統(tǒng)

2013-07-03 14:44:24

iOS 7人機交互iOS 7 UI設計Layout

2013-07-03 16:58:36

iOS 7人機交互UI設計Icons

2013-07-03 15:03:46

iOS 7人機交互iOS 7 UI設計Modal Conte

2013-07-03 17:04:12

iOS 7人機交互UI設計基礎Branding品牌化

2013-07-03 15:39:58

iOS 7人機交互UI設計Terminology

2013-07-03 16:52:24

iOS 7人機交互UI設計基礎文字和色彩

2013-07-03 13:34:57

iOS 7人機交互iOS 7 UI設計App Anatomy

2013-07-03 14:26:19

iOS 7人機交互iOS 7 UI設計iOS設計師

2013-06-24 11:01:30

IT技術周刊

2011-03-02 08:35:19

人機交互界面iOS

2021-08-17 10:54:57

AI 數據人工智能

2015-11-04 09:54:34

ios9人機界面ui

2021-08-17 09:54:05

人機交互交互模型國際主流

2010-04-20 09:08:36

2020-12-08 09:12:22

人機交互智能

2021-04-18 13:50:10

人機交互人工智能
點贊
收藏

51CTO技術棧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