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拍偷在线精品自拍偷,亚洲欧美中文日韩v在线观看不卡

開!如何開?——初探微軟開源市場舉措

原創(chuàng)
云計算
開放源代碼(Open Source)簡稱開源,一些人將開放源代碼認為是一種哲學思想,另一些人則把它當成一種實用主義。無論用何種方式去看待,開源給我們帶來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廉價、開放、具有可選擇性的系統(tǒng)或解決方案,也正是因為這樣的原因,用戶在更多的選擇開源系統(tǒng),眾多廠商也積極的投身開源,希望能夠在未來的IT趨勢下保有或發(fā)展自己的市場份額,微軟也是其中之一。

開放源代碼(Open Source)簡稱開源,一些人將開放源代碼認為是一種哲學思想,另一些人則把它當成一種實用主義。無論用何種方式去看待,開源給我們帶來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廉價、開放、具有可選擇性的系統(tǒng)或解決方案,也正是因為這樣的原因,用戶在更多的選擇開源系統(tǒng),眾多廠商也積極的投身開源,希望能夠在未來的IT趨勢下保有或發(fā)展自己的市場份額,微軟也是其中之一。

追溯開源

開放源代碼的概念和免費分享技術信息,其實“開源”的理念在電腦誕生前就已經存在于人類文化,比如我們的菜譜、藥典等等,都是人們對于已有的經驗與知識的分享。

到了信息時代,開源特指向用戶開放產品的設計開發(fā)和裝配出品過程細節(jié),并且促進用戶自由對產品進行修改、調整、完善的理念或者價值觀。開源軟件的使用者自由獲取軟件的源代碼,并且大量使用者自由修改和更新軟件源代碼。

開源運動的傳播借著互聯(lián)網行業(yè)急速發(fā)展的浪潮迅速積累了相當數(shù)量的擁護者,現(xiàn)在早已超越了在互聯(lián)網的應用邊界,而作為一種更加開放自由的設計思想被多數(shù)行業(yè)嘗試與實踐。

如果真的硬是要總結出個核心思想來講的話,開源思想非常重要的價值就是自由分享,并且實現(xiàn)使用者與內容生產者的角色融合,讓用戶自己成為修改完善產品的生產者。海量的用戶形成龐大的生產維護力量保證產品的持續(xù)完善的同時,還打破的知識產權商業(yè)化的壟斷,保障了所有用戶都能夠自由無限制的使用產品。

在說了這么多定義之后,筆者認為,開源的根本原因有兩個,即在成本的妥協(xié)下的大范圍社區(qū)與社會協(xié)作的產物,但這恰恰是符合在嚴峻經濟形勢下的企業(yè)采購的一個不錯的選擇,正如我們即將面對的未來幾年一樣。

而開源的好處在于:

成本優(yōu)勢——從目前來看,開源是成本妥協(xié)的背景下的社區(qū)協(xié)作,經濟性是眾多用戶的真實需求。

更大范圍的社區(qū)協(xié)作——由于廠商、SI、SV難免從自身利益考慮,所以開源更加便于整合資源,將優(yōu)秀的知識與經驗集中,讓新用戶更少走彎路,提高效率。

有成熟的商業(yè)化的幫助——可降低企業(yè)采用開源的風險。

提升企業(yè)的IT思維與能力——開源讓IT與業(yè)務的融合形成良好基礎。

互聯(lián)能力——由于開放和已經具備的云計算基礎,開源讓業(yè)務能夠更容易接入未來開放、互通的社會框架。

當然,我們也能夠看到目前的開源帶來的一些劣勢:

對企業(yè)需要高——需要CXO的高瞻遠矚及勇氣,另一方面需要更好IT實現(xiàn)能力(當然,這可以是外包服務的空間)。

需要改變大眾“開源等于免費”的觀念——從而以商業(yè)手段形成對開源的良性助推。

市場魚龍混雜——由于開源的“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理念,所以在開源市場懵懂的初期,會出現(xiàn)市場上的混亂。逐漸,成熟品牌會贏得用戶信賴

#p#

擁抱開源

微軟大中華區(qū)副總裁兼市場戰(zhàn)略部總經理謝恩偉的工作經歷始于研發(fā),如今已在微軟工作近20年。他表示,微軟正在全方位的“擁抱”開源。近十年來,無論是對社區(qū)的支持;HPC超算中用于安排并行任務組件的開發(fā)與回饋的流程;Virtual Studio的跨平臺支持、去蟲與步進;還是對Oracle、SAP的適配器支持,微軟對于開源實現(xiàn)了全方位擁抱與支持。當然,微軟的對開源也有所保留,這仍是在知識產權與商業(yè)授權的,也是原有業(yè)務模式的重視。

在商業(yè)合作方面,由于微軟擁有IT廠商中最良好的現(xiàn)金流,而且,微軟一直致力于在未來的標準建設上不落人后的態(tài)度,目前,微軟已經幫助建立或加入W3C、 HTML5、UEFI、IEEE、NFC、DVB 等50個標準組織。 

謝恩偉還透露,即將在今年年底舉辦的最近一屆的TechED,計劃在地域上分為兩站,而從主題上回歸技術社區(qū),而社區(qū)正是開源精神的起源地,是開源交換經驗與知識的場所。

今天用戶所面臨的是一個更為混合、更為復雜的IT環(huán)境,有開源技術、有私有技術。但在IT作為服務的時代,用戶越來越希望IT像自由流動的水、無處不在的空氣,可以隨時隨地享用,其他的技術糾結、公司沖突、IT復雜度與用戶無關。

眼下微軟正在經歷一場從軟件向設備和服務公司演變的巨大轉型,在過去的這段時間里關于微軟有太多的變化,所以這樣一個消息并沒有被外界太多關注到:2012年4月12日,微軟宣布成立 “微軟開放技術有限公司”,微軟公司給這個子公司的定位是“推動公司在互操作、開放標準和開放源代碼領域的投入”。

微軟一直在積極推動微軟技術與其他IT技術的互操作性。近幾年隨著開源技術、開源社區(qū)的蓬勃發(fā)展,開源社區(qū)已經成為全球軟件服務業(yè)中非常重要的力量,占據(jù)了相當大的市場份額。微軟意識到除了互操作還必須更大范圍地擁抱開源社區(qū),否則必將失去大片森林。

#p#

多維度擁抱開放的代表——Azure

很多人其實都難以置信的是,Windwos Azure可以說在全球范圍內是最開放、最支持互操作的公有云平臺。從本質上來說,Windows Azure 更像是一個叫做Azure的互聯(lián)網服務,而和傳統(tǒng)意義上的Windows沒太多關系。Azure主要通過瀏覽器向用戶提供服務和接口,這從根本上決定了Windows Azure的開源基因。

微軟清楚的意識到,只有提供最大的開放性才能夠獲得最廣泛的用戶。所以,在設計、定義和技術開發(fā)初期,微軟就要求Azure是全球化的開放平臺,允許客戶快速開發(fā)、部署管理應用程序。

目前的Windows Azure對開源的支持主要體現(xiàn)在兩方面:在Windows Azure上可以部署和運行虛擬機,支持多個Linux發(fā)行版,基于Linux的系統(tǒng)都可以在Windows Azure上運行;應用開發(fā),支持Node.js,PHP,Java,Ruby,Python等語言,Windows Azure SDK本身也是開源的,Windows Azure內部也用到許多開源程序。

Windows Azure不僅僅支持運行Linux發(fā)行版,任何人都可以上傳自己的Linux,只要再運行Windows Azure Linux Agent,其本身也是開源的。在Windows Azure中,Linux的啟動速度甚至比Windows還要快。

誠實的講,而微軟在開源方面的努力,很多因為人們對微軟的傳統(tǒng)印象而被忽視。自2011年以來,微軟對Linux社區(qū)開源的貢獻排名第五,Windows Azure對開源的支持無論是從開源數(shù)量還是深度都比想象中超出很多,Windows Azure對開源的廣泛支持已經得到業(yè)界的認可。

謝恩偉表示,這些正是微軟聆聽客戶的結果,正是通過類似Azure平臺的引入,通過平臺共享,來實現(xiàn)微軟三大商業(yè)模式的延伸:延續(xù)授權、云服務、廣告分享。

#p#

開源市場分析

不甚明朗的經濟形勢正在促使企業(yè)用戶選擇成本更具優(yōu)勢的解決方案,人們已經基本認同基于開源系統(tǒng)的云計算將成為自身IT系統(tǒng)參考的對象,以往被廠商牽著鼻子走的用戶已經初步具備了評估需求與解決方案的能力。而開源正是滿足以上所有方面的最好選擇,目前也成為是開展開源的最好時機,無論是對一個開源軟件企業(yè),還是對微軟,皆是如此。

IT決策者永遠是推動變革的最主要動力,所以,微軟最迫切需要改變的就是用戶心中原有的觀念,需要打造出“微軟不等于封閉”的品牌形象,同時將微軟在開源的真正所作所為,Windows Azure平臺對于開放所做的各種友好舉措一一展示出來,讓IT決策者真正意識到自身的業(yè)務需求與開源的最佳結合點到底在哪里。

當然,開源浪潮的興起,與開源思想背后的破除寡頭壟斷、崇尚自由、限制商業(yè)權力的價值觀與代表了自由、民主以及多元的價值趨向有非常強的關聯(lián)。但很多時候,開源精神并不是與商業(yè)思維水火不容。

很多商業(yè)公司都在用一些開源的行為實現(xiàn)商業(yè)宣傳或者品牌塑造的目的。很多商業(yè)的機構把開源精神當成了自己公司或者產品品質的一部分,就像奧美、麥肯錫等咨詢公司自己主動出書,把自己公司優(yōu)秀的案例、工作方法與工作模式公開分享,讓更多的人了解公司或者產品內部的信息,讓業(yè)內朋友能夠交流學習,也是給公眾做了一次很不錯的宣傳。 

在筆者看來,正如上文所述,盡管微軟在開源方面做出了一系列的努力,但在開源的商業(yè)模式上,微軟更趨向于使用傳統(tǒng)的授權與云服務來支撐起自身的利益鏈條。其實,微軟目前已經將開源成立了單獨的業(yè)務部門,來從事開放相應的工作,但這個部門更多意義上所做的應該是對開源商業(yè)模式的進一步清晰化,而非單純的市場宣講。

此外,中國作為接下來幾年中世界上最大的市場,無論是微軟或是其他商業(yè)工作,都需要對這個頗具特色的市場做更多的工作。與以往跨國公司的市場思維與行動的驅動力源于歐美不同,微軟或是其他需要在開源市場分一杯羹的公司,都需要更好的研究中國的開源產業(yè)生態(tài)與用戶現(xiàn)狀,從而形成更加準確的基于本地化的市場研判能力與驅動力。換言之,以真實的最大的市場作為中心,而非行政從屬上的。

開源并不等于免費,免費的開源軟件也并不一定等于最適合企業(yè)業(yè)務需求的解決方案,市場需要通過一段時間才能形成更加清晰合理的價值體系,尤其在一個開源這個全新的市場之中。

 

 

責任編輯:常疆 來源: 51CTO.com
相關推薦

2009-06-24 10:13:30

Nemerle多范型語言

2009-08-11 08:55:28

Spec#微軟

2015-02-26 14:17:45

2024-11-06 15:39:19

2024-01-10 09:50:58

AI 寫作功能CoWriterChatGPT

2017-03-01 19:45:15

戴爾服務器

2024-10-29 13:24:15

2011-04-07 10:10:59

山寨平板Android 3.0Android

2022-02-14 16:10:41

Windows 11更新微軟

2022-09-15 12:41:43

微服務后端前端

2010-03-01 09:14:20

Novell LinuSUSE

2012-05-21 09:07:55

云存儲

2017-03-17 13:40:48

思科視頻

2010-08-09 14:18:53

路由器telnet

2016-05-17 17:24:58

IBM大型機LinuxONE

2024-02-01 13:24:38

幻獸帕魯騰訊部署服務

2009-08-14 16:57:58

高端EV服務器證書中國市場上網安全通道

2012-11-27 16:47:30

智慧城市軟交所
點贊
收藏

51CTO技術棧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