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一名互聯(lián)網上的隱形人
編者按:說句實在話,在當今的互聯(lián)網上想做到完全匿名幾乎是不可能的,不過,我們依然有一些巧妙的方法和工具可以幫助人們保護隱私,將你的數(shù)字足跡隱藏到盡可能的小。前提是,你需要嗎?
當今社會,各種互動、交易都嚴重依賴于互聯(lián)網,人們通過移動設備和桌面設備相互連接的方式也多種多樣,還有可能在網上保持隱身狀態(tài)嗎?
面對隱私問題,用戶應該首先對到底什么才是對自己最重要的事情做一番重新評估。
讓應用有權訪問自己的GPS(全球定位系統(tǒng))、相機、相冊、號碼簿真的OK嗎?
還有,使用第三方提供或操作的媒介的時候也應該多加考慮。比如:互聯(lián)網、帶攝像頭的電梯,或者有連接性需求的手機應用。“我們必須理解,這種環(huán)境下沒有隱私。這更多的是一種個人意識問題,而與保持隱私沒多大關系。”
互聯(lián)網用戶可以更好地保護自己的隱私,只要把個人信息當成金子,不隨意丟棄,要對個人信息給予足夠的重視,清醒認識到:網站總是想從抽取的信息中獲利。抵御個人信息被利用的最佳方法就是提供不真實的信息。欺騙在數(shù)字世界里有其積極的一面。事實上,欺騙正是用戶得以切實保護自身網上信息的最佳盟友。
隱私是個小古怪。它并非實實在在可見可觸及的東西,而有時,不可見會導致不可控。 ——隱私專家弗蘭克·阿恩 |
不要相信所謂的隱私保護軟件和類似工具。我們不知道匿名軟件或安全郵件站點是否真的有效,也不知道他們宣稱的隱私服務是不是真的如他們所言。普通人并不能鑒別名人簽名的真?zhèn)?,同理也分辨不出軟件或網站講沒講真話。
使用預付費手機卡可以解決網上追蹤嗎?
有人認為有的通信銷售商在銷售預付費的手機卡時不登記用戶身份,用它打電話自然追蹤不到用戶身份。不過,這也只對了一半。用戶從商店購買手機的時候,會被監(jiān)控攝像頭拍到交易過程,也就與手機聯(lián)系在了一起。用戶身份還是會被這一購買行為暴露出來。如果用戶指使別人去買,那就是被指使的人與這部手機聯(lián)系在一起。
使用隱私保護工具的問題在于,用戶不清楚這些工具提供的功能是不是真的可以保護他們的隱私。比如“閱后即焚”的照片分享應用Snapchat可以使照片立即消失。但是實際上呢?(2014年10月Snapchat數(shù)據庫遭到黑客入侵,用戶照片外泄)。
不過,還是有廠商提供一些幫助用戶保護網上隱私的產品,這些產品提供多種特性幫助用戶保持個人信息不公開。
強化隱私的工具
廠商開發(fā)出多種旨在提供更強大的隱私保護的產品:
· 熱點盾(Hotspot Shield)。由AnchorFree公司提供的虛擬專用網(VPN)工具,允許用戶在非加密網絡中發(fā)送加密數(shù)據。它提供私有和安全的網頁瀏覽功能,支持Mac、Windows、iPhone/iPad和安卓設備。其匿名原理是在用戶電腦和熱點盾服務器之間建立加密隧道。
· Blur。Abine開發(fā)的瀏覽器插件。能整合進所有類型的瀏覽器,在任何設備上保護用戶網上密碼、網絡支付和個人信息。有了Blur,用戶就可以選擇上網時屏蔽網站追蹤,也不用向網絡零售商提供諸如電子郵件、電話號碼或信用卡賬號等個人信息。
· Places by Ansamb。由計算機科學和認知心理學博士們組成的團隊開發(fā)的一款私有文件共享和消息平臺。beta版本測試開始于2015年1月,Linux、Apple OS X和Windows系統(tǒng)可用,運用最高級別加密手段提供自動加密的視頻通話。
· OX Guard。軟件服務商Open-Xchange開發(fā)的一款郵件安全工具。用戶無需具備加密流程知識或技巧即可用它輕松加密數(shù)據和通信。它可以保護電子郵件和文件在存儲和發(fā)送到其它郵件服務提供商期間免遭非授權訪問。
· Tor。原本只是美國海軍研究實驗室開發(fā)部署來保護政府通信的,現(xiàn)在則被個人、軍方、記者、司法官員等廣大人群用于多種目的。它是一個由眾多虛擬隧道組成的網絡,個人和組織可以用其改善網上隱私和安全。
除了這些產品,如果既想上網又不想采用欺騙手段,下面還有一些可供增強網上隱私保護的選擇。
強化隱私的選擇
最主要的應用之一,用VPN上網。這樣數(shù)據流是經過加密的,間諜和黑客都很難偵測到——無論你是用手機、電腦還是平板。
“匿名VPN服務可以隱藏你的IP地址,很大程度上增強隱私安全性,即使使用的是公共互聯(lián)網服務。”
——NSS實驗室研究主管 蘭迪·亞伯拉姆斯 |
另一招,采用基于安全套接層的超文本傳輸協(xié)議(HTTPS),一套保證網上通信安全的通信協(xié)議。注重隱私的人應該處處使用安裝HTTPS的瀏覽器。
然后,用戶還可以通過限制網上共享的信息來減少網上可見性。
遵循最低必要規(guī)則。網上表單只填寫必填項。除非必要,絕不點進彈出對話框。遠離網上抽獎和需要你留下個人信息的‘免費贈品’。
當然,遠離社交網絡或限制使用社交網絡也不失為保護網上隱私的手段之一。最簡潔有效減少網絡足跡的方法之一就是徹底戒除社交網絡。放棄社交網絡不僅可以減少有針對性的廣告,也能同時避免被網絡跟蹤。
既想保證隱私安全又要享受社交媒體帶來的樂趣,那不妨只在使用工作場所或家里有密碼保護的安全Wi-Fi接入互聯(lián)網時才登錄社交媒體發(fā)布內容。
在諸如微信、微博等社交網絡上,要將隱私設置設為不允許認可名單之外的人查看你的信息。
為增強手機設備的隱私安全性,用戶在使用游戲一類的應用時應使設備處于飛行模式,也就是中止數(shù)據傳輸。不是所有的游戲都需要上網玩。離線玩意味著你的個人數(shù)據不會被傳輸。
手機流量數(shù)據連接也最好關掉。除非你一定要隨時隨地知道每一封郵件的到達,否則關掉它,只在處于安全網絡中時才查看郵件。
其他給手機用戶的建議還有:關閉GPS和Wi-Fi,“傻瓜化”你的手機。
GPS,Wi-Fi和地理定位能快速標記你的位置。非必要別開啟他們。想關掉地理定位,就先從照相應用開始,一個個關閉掉。然后你就不用擔心有人找上門喝茶來了。
最極端的做法是棄用你的智能手機而用功能型手機,但這也就意味著你無法登錄社交媒體或玩聯(lián)網游戲。想做個隱形人,必須付出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