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圖片看盡 IE 瀏覽器的一生
IE 終于和我們拜拜了。最近幾年來,IE 一直過得不好,受盡嘲笑和冷落。而在早期的互聯(lián)網(wǎng)界,IE 也曾意氣風發(fā)。來,我們回顧一下 IE 從出生到死亡的過程吧。
微軟買下 Spyglass 公司的 Spyglass Mosaic 瀏覽器的授權(quán),加以修改,將其更名為 Internet Explorer。當時,Spyglass 和 Netsacape 正處于激烈的競爭中。
IE 1 才發(fā)布了幾個月,IE 2 就面世了。1996 年,Netscape Navigator 占據(jù)著近 90% 的市場,許多網(wǎng)站開發(fā)只和 Navigator 兼容。IE 2 不得不復制 Navigator 的一些特性,從 Navigator 導入書簽,支持 Navigator 的 HTML 特性,好讓網(wǎng)頁在不同瀏覽器中的顯示效果一致。
IE 3 是微軟***個真正有力挑戰(zhàn) Netscape Navigator 的瀏覽器。微軟逆向設計 JavaScript,創(chuàng)造了一個不同的版本,即 JScript,JScript 支持 ActiveX、插件和 128 位加密。IE 3 棄掉了 Spyglass 源碼,但還是采用了一些 Spyglass 技術(shù)。微軟為此被起訴,向 Spyglass 賠償 800 萬美元,而 1995 年買授權(quán)才花了 200 萬美元。
通過和 Windows 捆綁,IE 終于在市場份額上壓倒了 Navigator。這也是 IE 走向壟斷之路的開端。壟斷之路的另一端,就是 2001 年臭名昭著的美國訴微軟案件。
3 月,IE 5 發(fā)布,后來和同年 9 月發(fā)布的 Windows 98 捆綁在一起。同 IE 5 一起推出的,還有 XMLHttpRequest (XHR) 和 HTML Application (HTA)。在 IE 6 發(fā)布前夕,IE 5 的市場份額已經(jīng)超過 80%。當然,主要歸功于和 Windows 的捆綁。
Windows XP、Windows Server 2003 都附帶了 IE 6。截至 2002 年,IE 市場份額近 90%。IE 6 因為安全漏洞而臭名昭著。
2004 年,US-CERT 在一份報告中指出,IE 6 和 Windows 捆綁,又極不安全,簡直太礙事了。一些安全專家也警告用戶,不要用 IE 6。
2006 年,PC World 將 IE 6 評為最差勁的科技產(chǎn)品。
從 IE 6 發(fā)布到 IE 7 發(fā)布,中間隔了五年多。IE 7 是 Windows Vista 的默認瀏覽器,推出了 256 位加密和 Windows RSS 平臺。
為了改進安全問題,IE 7 中,ActiveX 控件自主運行進程??赡苁且驗榘姹镜鷷r隔太久,IE 7 跟不上 IE 6 的市場份額,為 Mozilla Firefox 提供了可乘之機。
IE 8 糾正了上兩個版本中的問題,推出了新的開發(fā)者工具和特性。但是,Mozilla Firefox 和 Chrome 已經(jīng)迎頭趕上,IE 8 沒有多少挽回的余地。
IE 9 換了用戶界面,專注于 HTML 5、CSS3、XHTML。IE 9 獨立發(fā)布,沒有和任何系統(tǒng)捆綁。作為推廣,微軟花大價錢鼓搗電視廣告,還在 Tumblr 上專門開了小站自嘲。
很多評論人士認為 IE 9 在技術(shù)上能和 Firefox、Chrome 相提并論。但是,市場對 IE 9 的反響平平。
IE 10 只適用于 Win8,內(nèi)置 Adobe Flash Player 有兩個獨立的版本:Metro 版和桌面版。Metro 版突出 Win8 以觸摸為核心的特點,不支持插件;桌面版是傳統(tǒng)版本,支持插件。
評論人士對 IE 10 不冷不熱,IE 10 很大程度上受到了 Win8 的連累。
IE 11 和 Win8.1 一起發(fā)布。有評論者認為,它的性能可以和 Chrome、Firefox 相提并論,但兼容性還是落后于 Chrome、Firefox。
2015:IE 的繼任者
新瀏覽器名稱尚未可知,目前代號為斯巴達。目前已經(jīng)透露的細節(jié)有:和 Cortana 集成;支持瀏覽器內(nèi)網(wǎng)頁注釋,并能和他人分享;加入新的文字閱讀工具;基于新的渲染引擎,提高跨平臺交互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