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拍偷在线精品自拍偷,亚洲欧美中文日韩v在线观看不卡

一加氫 OS 體驗:走在 UI 到 UX 的路上

移動開發(fā)
氫 OS,是一加專門為國內用戶推出的 Android 定制系統(tǒng),跟與原生貼近、盡量少做變化的海外版 — 氧 OS(Oxygen OS)相比,它無論在視覺設計還是功能性上,都是有著相當大不同的。

[[139903]] 

氫 OS,是一加專門為國內用戶推出的 Android 定制系統(tǒng),跟與原生貼近、盡量少做變化的海外版 — 氧 OS(Oxygen OS)相比,它無論在視覺設計還是功能性上,都是有著相當大不同的??梢哉f,在氫 OS 身上你能看到更明顯的一加印記,樹立起自己品牌的風格,在與 Cyanogen 分道揚鑣,并且順利度過了初創(chuàng)期以后,劉作虎心里最想做的應該就是這件事吧。

 根據(jù)官方在發(fā)布會上的介紹來看,「Material Design、在地化、藝術性」,這三樣是氫 OS 的核心競爭力所在。關于這樣的說法,至少在 Material Design 一點上,發(fā)布后是引起了不少用戶爭議的。在體驗之后,筆者也必須承認,氫 OS 實際的 MD 味確實并沒有預想中那么濃。但本人對此并不反感,一加說氫 OS 是融入其理念后對 Material Design 的重新演繹,而于我而言,這首先是一套好看的系統(tǒng),然后它跟許多哪怕是嚴格遵循 MD 理念來設計的應用放在一起也并不違和。一件剛剛起步的作品能做到這樣,個人認為是絕對可以接受的。 

至于藝術性,至少在現(xiàn)階段,給筆者的感覺更像是一個為宣傳而存在的標簽。一加在發(fā)布會上花了很大的篇幅來強調氫 OS 的藝術特質,但在本人看來,光是現(xiàn)有的效果(比如氫視窗、色彩、圖形體系等)來談藝術還有點欠火候。像是一些過場動畫、按鍵特效等,其實都還有打磨的空間。當然,這并不是在指摘什么,企業(yè)創(chuàng)造賣點、話題本就無可厚非,想說的只是期望開發(fā)團隊在這方面不要安于現(xiàn)狀,***能早日帶來更多像天氣應用里,基于重力感應調整動畫角度那樣,一下子能打動人心的好產品。

說到這里,就必須要講講一加非??粗氐臍湟暣肮δ埽ㄒ彩菫榱说人帕舻浆F(xiàn)在才寫這篇體驗文)。它既是氫 OS 整體視覺效果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同時也起到了用戶生活資訊中心的作用。關于前者,除老羅「我不想看到老婆孩子的臉被圖標擋住所以只留鎖屏給你換」之外,自定義壁紙的玩法,又多了一個比較折衷的選擇。在氫 OS 主頁上半部分(其實面積略小于一半)的氫視窗里,你可以根據(jù)自己的需求來確定圖片的顯示方式。時間、日期的位置都可以改變,如果你想無遮擋完整呈現(xiàn)畫面的話,直接把它們去掉也可以。此外,系統(tǒng)的主色也能依照壁紙的色調來進行調整,可以說在 Action Launcher 類似的功能基礎上又再進了一步。而在氫視窗以外剩下的地方,則可以放置九個應用 / 資料夾,沒有 Dock 欄,這個問題在后面會有更多相關討論。

至于信息中心的部分,其實概念和先前 YunOS 的 Cloud Card 卡片系統(tǒng)有些相像。一加的初衷也是把生活相關的信息、提醒等集中到一起,但其沒有阿里那樣的生態(tài)圈資源,所以無法做到不同服務間一環(huán)扣一環(huán)的聯(lián)動效果。不過話雖如此,要是氫視窗能把常用的那些服務都搞定,其實也已經足夠讓大多數(shù)人滿意。只是目前在測試期間,它還只能根據(jù)短信內容來顯示機票、火車票、電影票等少數(shù)卡片,打車、飯店等位甚至是行事歷事件尚都沒有支持,前面的路還有很長。但不管怎么說,這個方向是好的,Cloud Card 在發(fā)布之后好像就沒了什么聲響,希望氫視窗能走出條不一樣的路啊。

氫 OS 屏幕截圖

既然提到了氫視窗會基于短信來工作,那接下來就談談筆者對氫 OS 改造短信功能的看法。劉作虎「如今短信功能已只剩下查收服務類信息」的觀點讓人十分贊同,在體驗過系統(tǒng)后,也的確能感受到其求變的決心。舉例來說,在氫 OS 內刪除短信時,點下刪除鍵后,是沒有讓你再確認這一步驟的。筆者估計做出該設計的人多半是有收件箱潔癖或飽受廣告之苦,出發(fā)點可以理解,但或許多個讓用戶自己選擇是否要確認的選項,會更容易讓人接受?

另外,既然現(xiàn)在垃圾信息那么多(尤其在國內),個人建議可以直接加入一個「一鍵退訂(回復 TD / N)」的按鈕。反正氫 OS 都需要識別短信來生成卡片(速度還有待提高),找出廣告讓使用者更快速地退訂,技術上應該沒那么難實現(xiàn)吧?

如前所述,氫 OS 這個系統(tǒng),是沒有 Dock 欄的。這在 Android 手機上可說是一項「創(chuàng)舉」,但問題是,至少在現(xiàn)階段,改變帶來的使用體驗并沒有很好。筆者用到現(xiàn)在,說實話都還沒有真正習慣動不動就得按 Home 鍵切回主頁的操作(當然,這可能是因為我們這行一直要換手機用的關系,不知道只用氫 OS 的人會不會好一點)。雖然這看起來可能只是多了一步,但很多時候,真的會讓人感覺多此一舉。

畢竟,正常情況下,Dock 欄中放的都是最常用的東西。不在主頁時需要用到它們的概率,并不像一加所說的那么低。直接把 Dock 砍掉的做法,個人認為是有點過了。但一加既然在發(fā)布會上著重講到了這一變化,想改應該是沒那么容易。如果是這樣,那筆者倒是有個想法,或許把主頁外分頁的滑動方向由左右改為上下,這樣至少各個分頁跟主頁間的「距離」能夠縮短到只有一個滑動手勢。而且輕輕一滑,很多時候要比按 Home 鍵來得更順手吧。

***順帶說一下的是,為了方便單手操作,氫 OS 的快速設定列,是由下往上滑調出的(按兩下 Home 鍵也能開啟通知中心)。這本身是很考慮用戶習慣的設計,但問題是,到了鎖屏內,它就會跟由下往上滑的解鎖手勢沖突。一加現(xiàn)在的做法,是直接在鎖定時將快速設定禁用,不過筆者相信肯定存在不少有這方面使用需求的用戶,要不開發(fā)團隊考慮下?lián)Q一個解鎖動作。

[[139906]]

UI 跟 UX 之間的區(qū)別,不知大家是否都了解。前者是 User Interface,多指的是視覺跟交互兩方面的東西;而后者 User Experience 代表的則是一件產品給人的綜合體驗,通俗一點說,它在 UI 以外,還包括了許多其它內容。

具體到氫 OS 上,雖然現(xiàn)在的完成度還有欠缺,不過其展示出來的 UI 已經有了一個不錯的雛形。但要論 UX,它暫時還沒有做到像看起來那般驚艷,只是,以一加過往打造產品的態(tài)度,我們有理由相信隨著時間推移,他們會做得更好。相較中規(guī)中矩的氧 OS,毫無疑問,氫 OS 更能體現(xiàn)出一加的個性,筆者在這里甚至都敢大膽猜想,前者未來很有可能會有被「氫化」的一天(水 OS?)。

至于系統(tǒng)性能、功耗、發(fā)熱方面的表現(xiàn),以當下的版本來評判多少會有失公允。感興趣的朋友,等我們拿到一加手機 2 之后再來看評測吧。

責任編輯:倪明 來源: SANJI FENG‘blog
相關推薦

2013-07-12 11:04:21

技術管理

2013-07-12 11:08:17

技術成長管理

2012-02-06 09:16:14

Windows PhoWindows Pho

2014-12-24 13:53:48

2014-12-25 23:15:57

docker中文社區(qū)docker容器

2016-11-18 12:37:13

安卓谷歌開源

2023-06-26 07:46:22

UI/UX動態(tài)設計

2013-08-12 14:42:20

UI設計UX設計設計

2020-02-07 15:14:23

機器學習人工智能谷歌

2011-04-08 09:21:43

Chrome OS

2023-07-20 10:31:34

UI/UX設計產品

2015-03-26 09:34:27

APP設計UI設計UX工具

2021-08-02 09:16:03

Figma插件UI

2020-08-19 11:31:30

設計UIUX

2013-03-01 11:02:00

Chrome OS

2009-11-30 10:09:02

谷歌Chrome OS

2010-12-13 11:39:39

2024-04-24 10:54:37

人工智能UI/UX設計AI

2012-03-05 13:21:35

筆記本評測

2020-11-19 11:15:54

UIUX統(tǒng)一通信
點贊
收藏

51CTO技術棧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