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大學不如選擇培訓一年?
本人是再讀大學生,所在的學校是一所普通的一類本科,而計算機類專業(yè)并不是我們學校的強項學科。
大三結束之際,針對這學期的所見發(fā)表自己的看法。
這個學期學校來了很多培訓機構來宣講,都保證就業(yè)不拿到多少多少薪水不要學費的,也有很棒的分期付款教學費的套餐。很多同學也都報了培訓。
很多同學選擇了培訓,選擇培訓就會找到不錯的工作,立足社會好像和大學不太沾邊,這就給人一個很不好的感覺:上大學沒多大用。
(有人說蓋茨,喬布斯,埃里森,扎克伯格。。。都沒有大學文憑,這些人雖然沒有大學文憑,但是都有著你我一般人所不具有的某方面的天賦,所以不拿他們做比較)
國內目前現(xiàn)狀就是,很多學其他專業(yè)的學生出來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合適的工作,拿著可悲的薪水,就業(yè)前途似乎很迷茫。家里沒有關系,也就只能這樣。也有很多同學選擇,當然不是所有人都能考上的,考上研究生也不意味著你以后能找到一個適合的工作,能有一個舒適的生活。
相比較其他行業(yè),近些年it行業(yè)發(fā)展情況非常好,不管什么專業(yè)的學生,很多也是跨行業(yè)的來做這方面的工作。加上,底層的碼農又是十分速成的,而且出來的薪水比起其他行業(yè)來說也是高了不少,所以很多培訓機構生意興隆,很多學生也都欣然選擇了培訓機構來對他們頹廢的大學幾年進行救贖,或者說對他們迷茫的前途進行救贖。
然而很多寄希望于培訓的同學,依舊和從前一樣,就等著假期去培訓了。就連選擇哪家培訓機構,選擇哪個培訓方向,也都是十分缺乏思考的機械化選擇。聽了哪家宣講就選哪家,同學們去哪家自己就去哪家,同學們都培訓java,自己也培訓java。當問到他:為什么去培訓java而不去培訓近幾年更好的ios,安卓的時候,他們回答:不會啊,沒接觸過啊。難道java你就會嗎,多少同學用java寫個課程設計都寫不好。
這么看好像大學沒什么用,很多學生結束高考,考上大學,就好像進入了"天堂"一般,每天過著舒舒服服的日子,男生每天在宿舍打LOL,打dota,女生沉迷電視劇,沉迷小說,用不了一個學期,就從傷知天文下知地理的高考生,變成了晚上不睡覺,早晨不起來的大學生。當然并不是所有的學生都這樣,也有相當一部分學生積極進取,無論是985名校,還是普通高校,每天清晨在學校的操場或路邊樹下,都能見到有學生在英語晨讀練習口語,這是最具有代表性的,也有那些你不容易注意到的,每天泡在自習室的,每天不回宿舍在實驗室打地鋪睡的。。。
對于前者來說,大學就是毀人不倦,對于后者來說,大學就是誨人不倦。
所以并不是大學沒有什么用,而是你的態(tài)度讓他變得沒什么用。
培訓確實可以短時間的幫我們培養(yǎng)可上手的技術,那也是因為集中在那幾個月我們在努力學習知識。
每年也有很多沒有選擇培訓的大牛,他們參加ACM,跟導師做項目,自學專業(yè)課,通過努力,簽到很棒的offer。也有參加培訓只拿到很低的薪水。
前兩天班主任看著班里那些完全寄希望于培訓的同學,很憂心的說,"他們都想著培訓能給他們找個工作,整天在宿舍上網打游戲,這肯定是不行的,培訓只能教你技術,你這個人要想徹底改變還得看你自己"。
每個人都有選擇生活的權利!! 并不是那些埋頭敲代碼,每天泡自習的學生才是對的,并不是那些沉浸在宿舍與精神世界的學生就是錯的,畢竟每個人獲得快樂的途徑都是不同的。
但是,如果想要改變,先從改變自己開始,培訓機構并不能真正救贖你,能把你從舒服的床上拉下來,把你從溫暖的宿舍請出來的,只有你自己。
態(tài)度很重要!你用怎樣樣的態(tài)度對待現(xiàn)在生活,生活就會以怎樣的態(tài)度對待將來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