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fce之所以大行其道的七大原因
譯文長期以來,Xfce一向是人氣排在第三位的Linux桌面。十多年來,它的人氣就不如GNOME和KDE。后來,就在幾年前,在反對GNOME和Unity的陣營當中,它儼然成了一股主力軍;此后,它一直穩(wěn)踞第二,僅次于KDE。Xfce本身沒有發(fā)生任何變化,但是用戶尋找另外的替代技術,這讓他們以***的程度喜歡上了Xfce。
Xfce如此誘人的秘密又是什么?我在打聽了一圈后得出了結論:至少有以下七大原因。
7.Xfce是一種經典的桌面。
Xfce擁有的布局是所有操作系統(tǒng)上的用戶二十多年來一直在使用的布局:菜單、面板以及工作區(qū),支持圖標和打開窗口。在過去,它還有幾個特別的地方,比如添加圖標的方法,不過總的來說,看上去馬上讓人覺得很熟悉,許多青睞已停止的GNOME 2更是覺得如此。這種熟悉感與近幾年發(fā)布的其他重要桌面所推出的創(chuàng)新技術形成了鮮明對照,很顯然讓人松了一口氣,不必擔心學習過程。
6.Xfce在輕型與易用之間達到了平衡。
Xfce有時得益于作為一款輕型桌面這樣的美名。然而如今,它更常常被認為在輕型圖形界面(比如LXDE)與功能豐富的桌面(比如MATE和Cinnamon)之間求得了平衡。比如說,項目官方網頁描述,Xfce的目的就是“運行速度快,少占用系統(tǒng)資源,同時仍做到外觀迷人、易于使用。”
5.Xfce可以高度定制。
為了做到輕型,許多桌面常常犧牲定制性。比如說,LXDE除了定制面板和一般外觀的選項外,基本上沒有多少別的選項。
然而,目前版本的Xfce在其Setting Manager(設置管理器)中卻有18個類別――比功能特性全面得多的GNOME僅僅少了2個。對Linux桌面用戶來說,定制性一向是優(yōu)先事項;無論按什么標準來衡量,Xfce在這方面都做得相當好,而且做得比大多數被歸為輕型桌面這一類的桌面好得多。Xfce的一兩處定制(比如通知位置)甚至是定制性***的桌面:KDE所沒有的。
4.Xfce專注于成為一種應用程序啟動器。
GNOME和KDE不僅僅是圖形化界面,它們還是囊括應用程序和實用工具的完整生態(tài)系統(tǒng)。這一理念在上世紀90年代中期盛極一時,當時這兩種桌面剛開始嶄露頭角;這種理念的優(yōu)勢在于,讓應用程序可以借桌面環(huán)境的東風。然而,生態(tài)系統(tǒng)理念鼓勵眩目的視覺效果,可能意味著需要一長串的依賴項。
相比之下,Xfce只包括寥寥幾個實用工具,沒有偏離基本目標(即提供啟動應用程序和顯示窗口的一個地方)太遠。結果就是,減少了要學習的東西,而且常常減少了要安裝的東西。正如一種流行的解釋,Xfce“不礙事”。
3.Xfce包含Thunar文件管理器。
雖然Xfce沒有幾個實用工具,但是Thunar無疑是其中的佼佼者。就像Xfce本身一樣,Thunar也因輕型而備受贊譽。許多人還大加贊美其精挑細選的功能特性,包括用于打開終端、創(chuàng)建文檔和打開當前目錄父目錄的菜單項,以及高度定制性。
Thunar的美名也沒有因在其他文件管理器將頂層菜單淪為單單一項的時期下繼續(xù)使用標準菜單而受到貶損。
2.Xfce的底部面板。
Xfce中僅次于Thunar的***的功能特性就是默認的底部面板,它用作常用應用程序的啟動器。底部面板根本不是許多Linux桌面中無法復制的特性,可是它讓人想到了成熟精致的OS X;類似的面板很常見,試圖借鑒其他桌面的創(chuàng)新成果。底部面板是許多用戶繼續(xù)認為Unity的啟動器應該所在的位置,這一點可能也沒有什么壞處。
1.Xfce可以順暢地運行GNOME和KDE應用程序。
盡管偶爾表現出合作的姿勢,但GNOME和KDE都無法特別順暢地運行對方的應用程序。比如說,兩者都要花較長的時間才能打開對方的應用程序。因而,用戶們往往繼續(xù)使用為自己選擇的那一種桌面環(huán)境設計的應用程序;久而久之,另一種桌面環(huán)境幾乎成了另一種操作系統(tǒng)。
相比之下,Xfce卻可以順暢地運行GNOME和KDE應用程序,只不過比它們在原生桌面下運行起來慢一點。這項功能讓Xfce成為更喜歡按優(yōu)點來選擇***應用程序,而不是按為哪種桌面設計而選擇應用程序的那些人的選擇。
一如往常
讓人意想不到的是,盡管Xfce目前人氣很旺,可是這個項目啥都沒做;事實上,它多年來啥都沒做。它的目的沒有發(fā)生變化;除非發(fā)布新版本,否則這個項目也很少與公眾進行什么溝通。
然而,你可能會說,Xfce算是趕上了好形勢。由于其他桌面疏遠了用戶,近些年來用戶們終于考慮值得考慮的Xfce;不出所料,他們喜歡上了它。
原文標題:
【編輯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