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過去了IPv6的部署率才到10%
1996年1月,互聯網的新基石 RFC 1883—互聯網協議第 6 版(IPv6)誕生了?,F在 20年 過去了,這個能夠避免互聯網地址枯竭問題的新協議的部署率才剛剛達到 10%。
這個數字源自 Google 的統(tǒng)計,根據 2016年1月2日 的***數據,全球 IPv6 的采用率為 10.09%,比 1年 前的 6%提高了 4 個百分點(年復合增長率 67%),更是 2013年 的 1%的 10 倍。從最近這幾年的發(fā)展速度來看,采用率增長速度還算挺快。但根據 Akamai 去年年 底發(fā)布的2015年Q3 互聯網情況報告,全球 IPv4 地址已經接近枯竭(其中北美已經分配完,拉美不到 500 萬,亞太僅剩近 1000 萬),如果按照 67%的增長率,實現全面 IPv6 的部署到等到 2020年。
從國家情況來看,地址緊缺的美國 IPv6 的采用率為 25.63%,這在同類規(guī)模的國家中采用率是***的。歐洲的比利時采用率達到了 44.32%,在全球也屬于***的行列。而中國的 IPv6 采用率只有 2.07%,而且由于可能是由于支持 IPv6 的網站不多,或者連接上出問題, IPv6 連接的穩(wěn)定和時延都要比 IPv4 差。
包括中國在內,許多目前 IPv6 采用率低的國家暫時的解決方案是采用 CGN(運營商級網絡地址轉換)技術,即由運營商內部分配地址相對不受限制的私有地址,然后再進行與公有地址的映射。這種技術能夠節(jié)省一批公有地址的使用。但隨時用戶并發(fā)在線率的持續(xù)上升,這種技術仍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而隨著需要大量地址的物聯網應用的推廣,今后幾年地址緊缺的問題會顯得更加嚴重。
綠色越深表示采用率越高,紅色越深表示采用率越低
但是 IPv6 的采用率為什么這么難升上去呢?其原因主要是要想全面實現 IP 協議升級到 v6 版本,必須要要求從客戶端到服務器端的所有系統(tǒng)、防火墻、負載均衡器、路由器、管理系統(tǒng)等都要支持 IPv6,這中間環(huán)節(jié)的任何一個不支持都會導致通信失敗。所以 IPv6 的采用率很難出現爆發(fā)式的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