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拍偷在线精品自拍偷,亚洲欧美中文日韩v在线观看不卡

胡智勇:自下而上打造公司級開發(fā)平臺

企業(yè)動態(tài)
2016年4月23日下午,華為開發(fā)者社區(qū)攜手51CTO在魔都上海啟動了“華為開發(fā)者匯”的第一場沙龍。本次活動共邀請了華為公司、星網(wǎng)信通、優(yōu)酷土豆的五位講師做了分享。其中來自華為社交化開發(fā)平臺Code Club架構師胡智勇,他給大家?guī)淼氖恰蹲韵露洗蛟旃炯壯邪l(fā)平臺》。

2016年4月23日下午,華為開發(fā)者社區(qū)攜手51CTO在魔都上海啟動了“華為開發(fā)者匯”的***場沙龍。本次活動共邀請了華為公司、星網(wǎng)信通、優(yōu)酷土豆的五位講師做了分享。其中來自華為社交化開發(fā)平臺Code Club架構師胡智勇,他給大家?guī)淼氖恰蹲韵露洗蛟旃炯壯邪l(fā)平臺》。其中有個論點是“用開源的方式來做內部研發(fā)工具”,業(yè)界有很多開源組織都習慣用github來托管代碼,但出于隱私和安全的角度來考慮,這對閉源的商業(yè)公司來說并不是好主意。那能不能用開源的方式來做公司內部的開發(fā)平臺呢?不滿是向上的車輪,哪怕要在泥濘中前行。胡智勇把自己的平臺構建心得給大家做了一回深入的分享。

[[166997]]

現(xiàn)場實錄如下:

胡智勇:大家下午好。林旅強之前讓我做這次演講,這是我***次在外面做演講,所以還是有一些緊張,希望大家也包涵。我在講之前,稍微介紹一下,我在寫這個PPT的時候,寫著寫著不自覺的就會把我的工號寫上去,后來我在想,因為我這個是在外面去講,我干嘛寫我的工號呢?所以我就把它刪掉了。因為我在華為待了有八年了,可能有一些意思,一些做法,就不自覺的帶著一些公司的色彩,帶著華為的一些色彩在里面。包括我待會兒去講的一些話,可能會有一些華為的術語,華為的名詞在里面。如果你不是華為的人,你可能可能聽不懂,但是如果有這樣的情況,歡迎大家舉手打斷,我來解釋一下。

比如說我們在華為里面,管PPT叫膠片,外面可能不會這樣講,但是我們里面一般都是說膠片,大家聽膠片什么東西,不知道,但是它就是代表PPT。所以類似這種名詞,如果我再說出來,有些大家聽得不清楚的話,可以隨時舉手。

另外一個,剛才林旅強也說了,我們華為現(xiàn)在有17萬的員工,我只是這17萬分之一,所以我講的一些東西包括我這個里面寫的一些僅僅代表我個人的一些觀點。包括我說的一些公司現(xiàn)象或者問題,也僅僅是從我這個角度看到的一些問題,不代表其他同事,不代表華為,不代表我自己部門的一些看法。

先說一下,我講的是自上而下打造公司級的研發(fā)平臺,剛才研發(fā)平臺林旅強也說了就是code club研發(fā)平臺。我先介紹一下我自己。

我是這個平臺的創(chuàng)始人,平時寫寫代碼、寫寫博客,但是實際上這一年來寫博客時間比較少了,特別寫代碼的時間也比較少了。我是04年畢業(yè),之后在寶信軟件工作過一段時間,之后就進了華為,08年到現(xiàn)在剛好是八年。我做過的軟件開發(fā),也做過敏捷,現(xiàn)在主要是做工具架構規(guī)劃方面,也在做內源。那邊是我自己的一些聯(lián)系方式,基本上在一些社交網(wǎng)絡,用糊涂事(音)都能搜到我。然后如果是華為的同事的話,可以到code club上找我到。

***頁這個標題是力出一孔、利出一孔。最近因為華為曝光率有點高,有些華為的名詞,就蹦現(xiàn)在一些媒體平臺上,特別是這個詞。什么意思呢?就是我們公司在做一些事情的時候,往往做一些特別重大變革的時候,我們傾向的是集中力量去做一件事情。那集中這個力量是怎么做呢?一般的是自上而下的,領導一發(fā)話,我們應該干什么,開始干,然后各個部門全體起來支持,我們把這件事情支持。所以我們一般歷史上的一些變革,包括IPD、CMN、敏捷、開源等等基本上是一種自上而下的推動方式來做的。因為這種自上而下有很多優(yōu)勢,有很強的執(zhí)行力。因為華為有一個非常,就是在業(yè)界解讀來看,就是它有一個成功的因素,就是一個非常強的執(zhí)行力,只要上面的政策下來的時候,下面基本上都會按照這個政策的方向去執(zhí)行。然后資源。資源就是說,你各個方面的資源,你的資金,你的人員,各個部門的配合情況,這些都是非常好的一些優(yōu)勢,能夠幫助一些變革、一些政策,自上而下的落實下去。我在這里面認為理想總是美好的,后面這幾句話是我們內部一些人總結出來的東西。比如說在推CMM的時候,說CMM好、CMM妙、CMM呱呱叫。一開始的時候,因為可能是04年之前,說沒有規(guī)范,我們要建立一套軟件的規(guī)范,來推行CMM。領導說好,我們去做。做的時候,在下面各個執(zhí)行的時候,我們就要說這個東西很好,你搞了CMM之后,大家可以很輕松了,就不用加班了,因為外面的公司都在做CMM,如果你不做的話,你就被淘汰了,可能世界500強95%的公司都在做CMM ,包括像西點軍校的墻上都貼著12條軍規(guī)其中一條就是一定要搞CMM。

然后再過幾年,到08年,我們開始做敏捷。領導說敏捷好,我們要做敏捷。好,那推行的時候,大家也說敏捷好,我們都在盼著這個敏捷,所有的開發(fā)人員都在等著敏捷,因為敏捷來了之后我們就不用加班了。就是說世界500強里面有95%的公司都在做敏捷,西點軍校12條軍規(guī),其中有一條寫的就是說一定要做敏捷。再過了幾年,現(xiàn)在又到了開源時代,領導說看了外面公司都在做開源,開源是挺好的,我們華為也能不能也做啊?馬上也要推行下去。夸開源好,開源特別好,因為全世界的碼農(nóng)都認為開源是我們共同的理想。就是世界500強95%的公司都已經(jīng)開始開源了,西北軍校12條軍規(guī)其中有一條也是要用開源。就是這種,每次這種變革,或者說這種東西,都是很相似、很相似。務因為你一旦新的東西來了,我們會會想到以前好像特別苦,我們是不是要改換一種方式啊?都是在盼著新東西,來推翻一些舊的制度,因為我們里面華為內部有一些社區(qū),大家在上面暢所欲言的有一些討論,還是非常開放的,有一些言詞也是非常大膽的,至少比我說的話還要大膽。

然后大家也在反思這些問題所在,這些問題到底是什么呢?有些人可能認為,是不是這是一種,就是說自上而下,我們是不是本身的基層的文化還沒有改變呢?是不是有可能是這些原因呢?當然我也不能下決定,我也不能說認可或者不認可。我在想,這些是有問題,如果我們換一種思路,換一種角度,以前的一些變革,我都是自上而下,那如果我做一些自下而上的實驗,不管它成功與否,做一次實驗,看看它的效果是什么。于是,我后面講的就是我這一個實驗的歷程。

不滿是向上的車輪。我在小學的時候,我其中看了一些作文,其中有一篇范文的名字叫不滿是向上的車輪,我印象一直特別深,所以我總是在以后的人生途中,我總是用這句話來激勵自己,我會去吐嘈一些我看不慣的東西,或者看著不習慣的東西。盡管有人說,你不要緊緊是吐嘈,你不要緊緊是埋怨,因為你要給出一些建設性的方法、建設性的方案,但我不管,我先去吐嘈,我表達我的不滿。那我最早表達的不滿是什么呢?我就從公司的研發(fā)工具開始,大概應該是08、09年的時候,那個時候我們內部有了一個(09:29英語)社區(qū)。我這里稍微介紹一下我們的(09:34英語)社區(qū)。就是說,華為有一個比較有名的論壇,它是對外的一個叫新生社區(qū)的,有可能有一些朋友知道。上面是一個匿名發(fā)貼的,大家有什么話都在上面講,包括公司的高層,特別是任正非指定說,高層者一定要去看新生社區(qū)平臺,因為那上面有很多對公司的一些吐嘈。

然后我們在內部,也有一個實名制的論壇。上面有博客功能,還有團隊的功能,還有論壇的一些功能。它是實名制,但實際上面的一些有時候抨擊公司不好的現(xiàn)象,其實也挺尖銳的,雖然是實名,感覺比新生剖的還很尖銳,特別是在討論的時候非常非常尖銳。我當時在09年的時候,針對研發(fā)工具也寫了一篇文章,就叫做某某工具,你得罪了誰?大概的意思就是說,有一款工具,大家用的都不是很爽,但是公司還在強推這種工具,就分析一些原因,是不是我們研發(fā)人員都得了斯德哥爾摩綜合癥?是一直在用很難用的工具,但是又沒有辦法去選擇,***我們被迫去喜歡上這個工具,就做了類似這樣的吐嘈。之后,我就在想,是啊也有人提出,你不要光吐嘈,你要給出一些建設性的意見。那我建設性的意見是什么呢?我也是跟那個社區(qū)上跟大家一起討論,我們的研發(fā)工具應該怎么做?這些研發(fā)工具,好像都有一個宿命是什么呢?開始我有一個款很好的工具,用著用著好像大家都不喜歡了,都開始吐嘈它了。這是為什么呢?這里面要介紹一下公司的產(chǎn)品線設置的情況,因為我是屬于無線產(chǎn)品線,主要是做無線的基站、通信這塊,還有其他的做固定網(wǎng)絡的,做網(wǎng)絡的,還有一些做企業(yè)通信的,企業(yè)網(wǎng)的,還有像現(xiàn)在在做終端手機,有很多這樣的產(chǎn)品線,大概有十幾個吧。每個產(chǎn)品線里面還有很多的產(chǎn)品部門,是個非常大的研發(fā)群體。每個產(chǎn)品線,他們的研發(fā)訴求都不一樣,所以我們公司在推行一些工具,或者在做一些工具的時候,開始的時候可能他是切合于某個產(chǎn)品或者某個產(chǎn)品線的訴求來做的工具,挺好用的。挺好用了之后,去領導那邊一推廣,說這個挺好的,是不是全公司都可以去用?全公司都去用,問題就來了,因為其他的產(chǎn)品或者產(chǎn)品線它有它自己的一些訴求,他會跟你提,你能不能把握這個訴求加進去,我覺得這里用的不爽,你幫我改一改好不好。這樣的話,就是說你不改吧,你不行,為什么呢?因為我們入職之后都會學一個,就是文化課程,其中有一條就是永遠不要和客觀爭論。因為我們華為有一個核心價值觀就叫做“成就客戶。”就是說以客戶為中心,你要表現(xiàn)出來,表現(xiàn)在你的任何方面,其中有一條就是你不要和客戶爭論,客戶永遠是對的。對于研發(fā)工具這個部門的客戶是誰呢?那就是我們內部的客戶,就是我們各個研發(fā)產(chǎn)品線的用戶。所以說他們就是你的客戶,那你的客戶提出的訴求,你的客戶提出的問題,不管他合理不合理,你都不要和他爭論,因為他永遠是對的,所以這些工具就會去加這些功能,然后加這些需求,原來他可能是一個非常方便的削蘋果的刀,然后你又在上面加一把叉子,你在上面加一個啤酒起子,加一把螺絲刀,***你這個工具就會成為一個四不象,或者一個非常臃腫的東西,大家可以想像那個東西,還怎么去使用。那這個就是這種深層次的原因,我們討論出來的。

接下來我們就借社區(qū)討論,那既然是有這樣的問題,既然我這個沒法和客戶去爭論,我們要支撐公司里面這么多的產(chǎn)品、開發(fā),產(chǎn)品線。那怎么辦?有沒有什么辦法呢?后來我們就想,也有人提出,我們?yōu)槭裁床挥眠@種開源的方式去做研發(fā)工具呢?就是說,你如果是一個工具,你做的很好,你把你的工具源代碼你在公司內部開放出來,如果其他客戶有需求,他自己可以去實現(xiàn),然后大家也可以評判這些需求合不合理,能夠把它加到你這個工具當中來。就想著,我們用這種開源的方式去做研發(fā)工具,說不定能夠解決這些問題。當時應該是10年的時候,那個時候像github已經(jīng)用起來了,github應該是08年創(chuàng)辦的,它發(fā)展確實還是蠻快的,在國內可能是到近幾年才變得更火的。12年的時候,基本上在國外的圈子里面還是蠻流行的。這個時候我們也是在社區(qū)里面開始討論git、github這些,那github就是說是一個比較好的開源平臺,但是我們公司有防火墻,我們有信息安全的代碼,你不能隨便的把它放到github上,說我去做開源了,那是不可能的,有這樣的問題。其實我們就在想,因為因為我們沒法去上外面的開源社區(qū),我可能需要在內部搭建這樣的一個開源的平臺,于是這樣的一個想法,也是在我們的(17:04英語)社區(qū)里面,我們大家也是在討論,去想。但是我們做過很多的嘗試,像我們有個同事叫陳倉(音),他最開始就是一個很樸素的一個想法,我們用get把那個共享出來,搞一個共享目錄。就是一個get共享目錄,你有什么庫就往里面扔,在公司內網(wǎng)里面,你隨便都可以去科隆,很方便。還有其他的同事,像楊貴龍(音),我們另外同事做了一下,就是利用當時的,也是一個開源的平臺,叫gitorlous平臺,現(xiàn)在已經(jīng)被github收購了。我也在嘗試,當時用github去搭這樣的環(huán)境。github應該是11年底出來的,后來我也聯(lián)系包括原來公司的(18:30英語)CEO,托馬斯給我們打了一個(18:35英語)一個環(huán)境,不過這是后話。前面的都是一些開源的軟件,后面這個不是開源的。所以我在12年5月30日的時候,code club的前三,就是github的一個服務,我就把它搭建起來了。當時我搭建好之后,我就在論壇上面就發(fā)了一篇帖子,就去征集用戶,當時就起了叫開源。因為我一般寫那些這種宣傳文章的話,都會去抓一些熱點,因為當時有個電影叫南京南京當時是比較有名的,所以我就開源、開源,非常嘆號的在文章里面寫,邀請公司里面這些用戶,去用我的這個平臺,到我這個平臺上去注冊,號召大家把自己的一些,就是說你自己一些好的工具,你寫的一些好的代碼都放上來,我們在這個社區(qū)把它開放出來,去共享等等之類。就是這樣的,基本上通過這個方式,召集了***批的種子客戶,當時可能也就幾十個人,也不是很多。

我這個開始了之后,比較大的問題是什么呢?在當時因為很多產(chǎn)品的主力的配置管理都是SVN,雖然說有很多人,很多同事都了解過git,可能在工作中沒有用這個git,另外他可能只是在一些業(yè)余的時間去用。其實還有一些人,他可能都沒有聽過git,也可能有這樣的情況。我在向他們去推廣,我前面之前的平臺的時候,大家都會問這些問題,有人會問你這個git是什么呀。然后你這個東西到底比SVN好在什么地方?都會去問這個問題。所以我就做了很多的像是普及性的工作,就普及這個知識,去安利這個git,我就告訴大家這個是什么,這個什么好,去外面轉一些文章進來,像(21:26英語)X,可能是X可能是SVN,可能是HG可能是其他的配置管理工具等等。自己去寫一些這樣的文章,還有自己去轉一些這種文章,就是去推廣做一個工作。也是另外號召之前的種子用戶,那幾十個人讓他們也去影響,去寫。也算是影響了一批人。另外一個意外的收獲,我就這樣不停的寫,寫著寫著,就變成了我們內部社區(qū)的博客達人。博客排名是比較靠前的,可能進了前一百的,因為我們公司還是有幾萬人去寫博客的,我可能就靠前了。當然這個收獲,其實后面也給我?guī)砹税ㄍ茝V這個平臺,也帶來了其他的一些好處。然后我把這些人,我們開始組建了一些交流群組,在公司里面,我們就組建交流群組,經(jīng)常去討論,git一些相關的問題,還有比如說像(22:51英語)相關的問題,使用的問題等等一些東西。然后也在內部論壇上建了這樣的一個俱樂部,這個俱樂部我們相對是一個團隊空間,一些資料,大家一些使用心得都會往上面去放。這個開始,可能只有幾十個人,后來通過這幾十個人的一些擴散、擴展,基本上變成了幾百個人,然后現(xiàn)在可能是有幾千個人在里面。這些種子用戶也是在逐漸的擴大過程中。

所以之前這些地方,就是我之前都是這些個人,因為我是號召這些個人用戶他們上來,你上來把你自己的代碼拿上來,可能自己寫的一些工具代碼,可能你是寫的一些比較有意思的,或者說你寫的一些算法什么的,都拿上來去托管、去開源、去開放,在內部開源。還有就是團隊的客戶在想怎么樣找這樣的團隊客戶來試點,所以這個時候我就加了Eat dog food,是微軟的一個實踐,如果團隊自己開發(fā)了一個工具,你自己先用。雖然這不是我們團隊開發(fā)的工具,但是因為我原來是在團隊,我當時是在某個團隊做一個SE,就是系統(tǒng)分析師的角色。我就通過這種方式,給團隊安利,讓我們自己團隊先用起來。反正就是說,自己團隊用,自己的人好說話,但也有一個問題,什么問題呢?他們有什么問題,他們使用的任何問題,都會來找你,哪怕是一個很小的問題,他自己上上網(wǎng)能夠解決的問題,可能他也會來找你,但沒辦法,因為開始我為了找這些用戶,找這些團隊的用戶,個人的用戶,我就說能夠提供幫助的,肯定盡量提供幫助,把他們都吸引上來。

基本上開始的階段,就是我一個人,一個人在搞code club平臺,一個人去維護它。其實我做的開發(fā)工作比較少,因為主要是做一些跟公司里面的系統(tǒng)對接開發(fā),可能會做一些。然后大部分都是我要去做這樣的運維,因為(25:48英語)每個月都會去升級,尤其是每個月有新版本的時候,我都會去升級。因為你升級了一個新版本,有一些新功能,你好有更多的資源去安利別人,讓別人來,我又有新功能了,來看看是不是挺好的,都是這樣的?;旧蠌倪\維再到一些宣傳等等,都是一個人在去做這個搭理。而且我就說一個人的團隊,因為主管也沒有給我安排這項工作,所以說這個事情基本上都是我自己利用自己的時間去做。如果我能抽出工作的時間,我就盡量抽出一點,當然大部分是沒有時間,我只能利用一些加班時間來處理處理做這些事情。

后來對我這個平臺產(chǎn)生一個,算是個關鍵性的轉折機遇,應該是內源。剛才說的是內部的開源。因為外面開源很火,領導也在想,開源為什么在外面的一些公司能夠成功,然后在想開源能不能把它引入到公司里面,用這個開源的方式,我們去開發(fā)軟件,我們去開發(fā)我們內部的軟件,我們去適配這樣的研發(fā)流程。這個時候我們當時在公司上,就是說公司層面成立了這樣一個內源的工作組,去推廣這樣的內源工作。還有另外當時也去買了一個github enterprise這個服務,就是這個企業(yè)版的服務。所以我剛才就說自上而下為什么好呢?他有這樣的一些資源,一旦說要做什么事情,馬上政策就下來了,工作組也成立了,人員也就位了,各個產(chǎn)品線,各個部門立刻就配合它,都打通了。還有資金投入,要成立專門的人去開發(fā),另外去買github enterprise不差錢。github這個企業(yè)版挺貴的,一個人每年是250美金,就是他按人算,這樣可以算一下,如果是一千個人用,就是25萬美金每年,所以說是蠻昂貴的一個平臺,但是因為自上而下挺好的,不差錢。不過,在華為有一點,說感覺不差錢,但是其實華為的領導也是蠻扣的。扣什么呢?你這個東西如果要花錢,這個錢一定要是能夠用出效果來的,所以說在效果還是看的不明顯的時候,他也不會花特別大的成本,所以當時也買了500個isource先試用、試用。但這些對于我這個平臺來說,應該說是一個機遇,也是一個挑戰(zhàn)。機遇是什么?因為公司如果去導向,去推廣這個內源自開發(fā)方式,意味著有很多人會去改變這種開發(fā)模式,他會選用git,有可能去用這個內源的平臺,但是挑戰(zhàn)就來了,因為我這個不是一個官方的平臺,是一個民間的平臺。你肯定被官方的取代掉對不對,擺在我面前的就是到底繼續(xù)維持下去,還是就被咔碴掉,這是蠻嚴峻的一個問題。其實我時候就在想,我覺得這個挺好的東西就不能放棄了,還有很多小伙伴在里面呢。怎么辦呢?我在想一定要讓它能夠快速的成長開來,它變成一個體量比較大的平臺,盡管他是一個民間的平臺,如果它體量比較大,里面的用戶比較多,那你官方用戶要取代我的時候,成本就比較多了,你要把這些人遷移過去或者等等之類。我要讓我的民間平臺站住腳跟,怎么辦?我就要做一些快速拓展的方式。我寫的叫《Growth hacking》,這本書應該是去年比較流行的,就是增加黑客,當然我到現(xiàn)在也沒有看過這本書。只不過,我在回顧我當時做的這些事情之后,后來跟莊表偉去討論,覺得其實我做的那些事情可能就是這個Growth hacking,所以我就這樣寫了。我當時做了哪些事情呢?其中一個,我當時想的是,華為里面是有防火墻,代碼你是不方便傳出去的,因為有信息安全,這個是華為歷史上有這樣的,因為栽跟頭,所以在這方面一直防范的比較緊。防范比較緊另外一個不好的后果,不但堵住了大家把代碼傳出去的路,也把有些東西傳進來的路,也給稍微堵住了一點。我們里面如果要上外網(wǎng),基本上要用一個(31:58英語)這個東西。有時也不是很穩(wěn)定,有些網(wǎng)站你也訪問不了,當時有很多研發(fā)人員想去這些開源的庫,稍微有一點麻煩。那我就想,既然它比較麻煩,既然我也是一個開源的平臺,大家都是用github托管,我把外面的資源,我通過一些辦法,每天把有些開源的項目同步進來,讓大家直接到我這個平臺上去獲取,不就好了嗎?它既然要到我的平臺上獲取,他不就成了我的用戶了嗎?我就做的這樣一些東西。而且我也做了這樣的一個,內源的項目,讓大家基本上是自助的方式,你需要什么開源的項目,你到我上面登記一下,然后每天晚上有一個自動的腳本,像個機器人一樣,每天去分析它到底是想要什么樣的開源項目,然后把它從外面的倉庫,通過(32:56英語)科隆進來,每天再去同步更新一下。用這種方式吸引了一批用戶。還有像公司里面的ID,或者說編輯器的插件,因為那些插件也是需要開源庫,我也是通過這樣的方式去同步。然后吸引這些使用ID的,編輯器的粉絲們。

另外講一個蘑菇云,蘑菇云是我們內部的一個像pageS系統(tǒng),它就提供了一個你可以在上面自己創(chuàng)建一個應用,可以跑起來的東西,主要是提供內部用。它是我們公司內部的官方項目,出來之后,我就在想我能不能跟他搭上邊呢?當時我偷偷就混到了他們的群組里面去。在群組里面,我就給他們提主意我說你們這個蘑菇云做的還不好,體驗還不夠好,你應該做到什么呢?用戶不要自己再打包一份代碼傳上來,再把應用跑起來了,你就直接在,我不是說我的,你就在github的平臺上開發(fā),你開發(fā)完了之后,你把你代碼鋪上去之后,自動就會出發(fā)一個鉤子,然后到你的蘑菇云上,把應用更新掉不就好了嗎?然后架構師聽了挺有道理的,就開始在里面說,挺好對接。后來他們不知道怎么得出什么消息說,好像公司還有一個官方的社區(qū),github社區(qū),到底對接哪一個呢?我說你要對接,肯定要對接用戶多的,我們當時大概已經(jīng)有兩千人了,我就說我們大概有兩千個用戶,我說github有多少,我不知道。另外有其他的用戶,他可能就進來,他就清楚,他說github只有500個人,我說那算了,后來他就對接了我這個平臺。雖然我當時是個民間的平臺,但是他就對接了我這個平臺。后來他就利用這個功能特性,也在公司里面做了一些宣傳,號召大家有他的蘑菇云,用他的時候,也用了我這個平臺,所以這個也是一個在里面的點子,包括后來又找他們,我說里面我們有很多的研發(fā)人員想寫博客,想借這種模板寫博客。你蘑菇云也可以提供這種機子再給我們做對接,就是做這種方式,通過跟一些其他的平臺做合作,也拉了一些用戶過來,還有就是一些免費廣告。這個是什么呢?因為之前也說過,我就在那邊寫博客,一不小心就寫成了一個博客達人。也認識了一些公司里面的所謂的大V,就是寫博客排名靠前的,有一些影響力的,有一些關系比較好的,就請他們幫我來寫一寫貼子來宣傳,有幾位還是挺給力的,給我做了一些廣告。另外,我會抓一些熱點事件,拼命的到我們的內部社區(qū)上去宣傳。比如說這個當然是后面的一些事件了,比如說去年的google code關掉,我就寫了一篇文章說google code已死,華為code永生,這個就是非常有吸引力標題,結果我那篇文章點擊了將近有一萬次。當然有很多人是被這個標題吸引進去的,里面點進去發(fā)現(xiàn)根本就不是,我完全是在安利我自己的平臺。那不管怎么樣,我寫了這個東西,當時有一萬人點擊,反正我當時看我寫完這篇文章之后,大概平臺里面增加了四五百個用戶進來了。后來我就發(fā)現(xiàn),每次做這樣的事件,每次做完一件事情之后,我看我后臺用戶都會有一個用戶的增長峰值出來。

還有另外一個,我僅僅不停的去吆喝,去做宣傳還不夠。另外我要用精益求精的想法,去打造產(chǎn)品。開始的時候,我一個人的時候,因為我能力有限,可能我主要是做一些運維。我堅持就是每個月去升級我們的平臺,因為它github每個月都會發(fā)版本,我都會去升級,然后讓它做的更好。后來我們成立了項目之后,我們自己也會開發(fā)很多的功能在里面。我們都會有一種精益求精的想法去打造這個產(chǎn)品,包括里面任何的細節(jié),都希望他做的很好。這個其實也是我寫的一篇文章,因為時間有限,就魔鬼存在細節(jié)中,我就講述我們如何去打磨這個產(chǎn)品細節(jié)的一些故事,我就不多說了。

通過這樣一系列的手段,后來我們首先實現(xiàn)了5000用戶的突破,后來我還在公司里面申請注冊到了,code.huawei.com的域名,看上去蠻官方的,但是實際上我注冊到這個域名的時候,還是一個民間平臺。已經(jīng)是非常很官方的域名了,后來我們趁熱打鐵,開了一次用戶大會,當時開用戶大會的時候,有各個產(chǎn)品線的同事都來做這樣的分享。

嘉賓:請問一下,不是全職工作?

胡智勇:不,我馬上要說了,我馬上要轉正了,之前都是業(yè)余工作在那里,真的是業(yè)余工作在那里玩,確實是蠻喜歡這個東西的,也覺得非常好,就是一直業(yè)余在搞,馬上就談到轉正。因為你確實不可能一直在業(yè)余,因為我是12年,如果我一直業(yè)余到現(xiàn)在,我估計我可能就被末尾掉了。因為如果你做的事情,老是不在主行業(yè),這個可能不該說。

我說轉正,轉正因為有這個契機,慢慢就收到了部門的支持和認可。我們領導覺得挺好的,我們就成立一個項目組,全力以赴的去做。我原來是業(yè)余時間在搞,后來變成專職在弄,后來加了一個人,然后變成四個人,現(xiàn)在八個人,基本上穩(wěn)定在這樣的一個狀態(tài)?,F(xiàn)在我們大概核心的有八個人,當然其他還有一些人。另外,之前我們是有一些客人用戶,還有一些團隊的用戶。當然基本上大多數(shù)都是一些開發(fā)內部工具的團隊,后來我們拓寬到開發(fā)那些政治產(chǎn)品、商用產(chǎn)品的開發(fā)團隊,他們也進到我們平臺上,來進行開發(fā)了。因為這樣的契機,也得到了我們產(chǎn)品線的認可。產(chǎn)品線領導覺得你這個挺好的,能夠幫助大家提升一些效率,也更開放,他也蠻認可。

之后,因為要讓這些商用的開發(fā)產(chǎn)品,能夠用得好這樣的平臺,除了這些(40:55英語),就是它原生的那些社交特性,開源的特性等等之外,我們還要做什么?我們要支撐產(chǎn)品的研發(fā),我們可能要和公司的系統(tǒng)做對接,比如說一些我們內部的需求平臺,缺陷平臺,還有一些管理平臺等等,生命周期的平臺等等。一系列的我們都求支撐,還有一些其他的用戶訴求,可能是來自于產(chǎn)品的訴求等等。我們做了這些研發(fā)。之后,也是得到了,我們開始在一個產(chǎn)品線,慢慢就突破出去了,就得到了外產(chǎn)品線的團隊認可。當時其中的一個產(chǎn)品線,它是我們***個外產(chǎn)品的團隊開發(fā)、團隊用戶,它也是一個商用產(chǎn)品,就找到我,我也是挺驚訝的。當然他也蠻信任我的,他找到我,就問了幾句話,其中就問到說,你這個會不會一直存在,別到時候開發(fā)開發(fā)著,這個平臺就沒了,我說只要我在公司我這個平臺肯定有。他說好,整個團隊就遷過來了,他們還是蠻大的一個團隊,當時有一百多個人,現(xiàn)在有三百多個人在我上面開發(fā)。所以通過這樣的擴大,也就得到了公司體系的認可,后面我基本上即使不去做google code的動作,他的用戶也是基本上穩(wěn)定態(tài)勢的增加,現(xiàn)在大概有17000人。剛才林旅強介紹,我們大概有八萬的研發(fā)用戶,軟件開發(fā)估計有4萬人,真正開發(fā)代碼的估計也就三萬來人,所以有這樣的一萬七千人的用戶還是蠻理想化的數(shù)字,其中活躍的每天有5000人的。項目倉庫大概有1400多個,其中有40%都是內部開源的,他的代碼是開放的,有很多產(chǎn)品線開發(fā)團隊,在我上面去開發(fā)。基本上有這樣的一個體量。

隨之帶來的成長煩惱,一旦變大之后,你一旦支撐了很多商用產(chǎn)品交互的項目之后,隨之來的煩惱就來了。比如說像配置管理、信息安全,這個我就不細講了,因為有一些信息安全,你有沒有安全隱患等等這些,他會給你做一個(43:47英語)。還有就是說各個團隊的需求、需求,無窮無盡的可能會過來。然后我就想到這個屠龍英雄的故事,這個是什么?就是說以前說山里有個惡龍,村里有個少年英雄說,我要把這個龍殺死,后來發(fā)現(xiàn)大家都發(fā)現(xiàn),為什么英雄都沒有回來?后來有一個膽大的人,就跟著英雄一起去,發(fā)現(xiàn)那個英雄把龍殺死了,但是英雄沒有回來,為什么呢?他看到那些地上的金子,他留戀了,然后慢慢的他就待在這里,慢慢的自己就長出龍牙來了。我這什么意思呢?原來我可能是一個民間平臺,本來想改變這種狀況,但是實際上等我狀態(tài)之后,我發(fā)現(xiàn)它又可能像原來的官方平臺一樣,走那樣的一個路線了,因為無窮無盡的需求會過來。如果這些需求,我都接受的話,我也可能會變成非常非常雍容,也會變成我自己所吐嘈的那個對象了。所以為了防止這種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我們開始在里面嘗試內部開源的方式去運作,這些需求,你都來,但是我們有一個社區(qū)PMC。PMC就是由產(chǎn)品團隊的用戶代表,大家來投票,決定你這個需求,到底該不該接納,要不要去做,另外我們還會有一個每年用戶大會,我們在五月份,現(xiàn)在我也是在緊鑼密鼓的組織,籌備今年的用戶大會。讓用戶去決定你這個需求,讓用戶來決定我這個平臺以后的發(fā)展方向。

這個由于時間關系,我就大概點一下,因為有很多這樣的用戶。我們的用戶特點是并發(fā)作業(yè),比如說我提交代碼,都喜歡集中在一個時間點提交,什么時間?一般都是下班前,比如說大概一個小時,拼命的代碼都會上來。還有因為我們國內游九地研究所,還有一些海外研究所用戶,他們有些研究所就提出說,你這個慢了,因為異地,因為是廣域網(wǎng)的原因,就很慢,所以我們也緊急開發(fā)了分布式的方案。本來這個方案是在github,是不支持的,但是我們因為要支撐公司的情況,我們就做了這樣分布式的部署方案,還有解決git大庫的問題等等,性能的問題等等?;旧习ㄎ液臀业膱F隊,基本上都是一種創(chuàng)業(yè)的心態(tài)在做。真的是把他當成一個,自己的一個東西,就是說覺得非常非常用心的去做它,當然這種心態(tài)也導致我做的也是蠻累的,就是一種創(chuàng)業(yè)的狀態(tài),我說的這個創(chuàng)業(yè)狀態(tài)是什么意思呢?確實很累,大家都知道說創(chuàng)業(yè)者很苦逼,我看網(wǎng)絡上有一些吐嘈,嘲笑創(chuàng)業(yè)者。其實我覺得也有點類似,因為我從今年包括過年之后到現(xiàn)在幾乎都沒有休一個完整的周末,確實是蠻累的。盡管很累,但是我覺得還是能夠堅持下來,為什么?因為還是有一些用戶給我們一些鼓勵,他在我們內部社區(qū)上,還包括通過我們內部的通信工具,給我發(fā)一些話來,給我一些鼓勵,挺好的。我覺得他們這些鼓勵,支撐我做一個前行。

***,我想做一個簡單的總結。我覺得做這樣的事情,就自下而上去打造這樣的公司級的平臺。其實有點像這樣,我剛才說了像創(chuàng)業(yè)者的心態(tài)和創(chuàng)業(yè)的狀態(tài)去做,也像一個創(chuàng)業(yè)項目一樣去做。我就總結幾點:***個,我認為應該用開源的方式去做,因為開源的成本相對是比較小,我可以用最小的成本,迅速把我這個產(chǎn)品打造起來。第二個,就是這種快速的Growth hacking的技巧,你把用戶擴展大,不管你是通過什么手段,因為你的環(huán)境不同,手段也不同,因為我們是在公司內部,選用的都是公司內部的一些方式,我去發(fā)展。然后社區(qū),這個社區(qū)也是蠻重要,不管你是小社區(qū)還是一個大社區(qū),你小社區(qū)也會慢慢變大、變成一個大社區(qū),你找一些種子,這些種子生根發(fā)芽,慢慢會影響到身邊的人,逐漸的會影響更多的人。這也是最健康的方式,一個成長的方式。還有就是確實是堅持。至少在前兩年,我基本上都是在業(yè)余時間做,但是也是一種堅持讓我?guī)е鴪F隊,取得了這樣的一個成績。

***,我引用一個華為的流行語,叫燒不死的鳥是鳳凰,因為我們可能是一個民間平臺。由于時間關系,我有很多的這里面發(fā)生的一些典故,也不好一一細說,但是我想說的結果到現(xiàn)在我們還是活下來了,活下來的可能就是鳳凰。***我再文藝一點,再另外加一句話,就是《馬太輔音》上的一句話,我也蠻喜歡的,就是引到永生,那門是窄的,路是小的,找著的人也少。有些路確實很艱難,很難去走,但是如果一路能夠真正走下來,可能也是一個通向成功的一條路。

***,這是我們code club的登陸界面,里面的內容由于信息安全的關系,我就不給大家看了,這是我們的一個截圖,我當時選了一些比較好的圖片,作為這個背景圖片,像這一個。我就希望我們華為內部的研發(fā)者提供這樣一個精致的社區(qū),讓大家能夠用好工具。

***再打一點廣告,如果在座有華為人的話,可以到我們的code club平臺上來。如果不是華為用戶,也歡迎大家加入華為,你進來之后可以來找我。

責任編輯:藍雨淚 來源: 51CTO.com
相關推薦

2016-12-14 14:00:53

2016-10-21 17:17:06

2018-06-07 08:20:51

自動化測試移動技術云平臺

2019-11-18 14:00:40

開發(fā)工具環(huán)境搭建vagrant

2015-05-07 11:27:14

Udesk

2012-05-08 17:05:34

收益平臺

2016-05-31 15:00:14

內部開源平臺華為開發(fā)者匯

2013-12-10 09:39:01

Windows平臺Linux開發(fā)

2020-01-13 09:59:30

開發(fā)平臺智能

2017-03-21 10:22:09

移動開發(fā)

2021-05-09 19:21:00

AI

2013-12-10 09:00:51

WindowsLinux開發(fā)環(huán)境

2009-03-16 16:30:18

2018-03-16 17:22:41

華為

2009-07-24 13:37:29

SilverlightSilverlight

2013-03-06 17:26:58

博通公司小型基站開發(fā)平臺

2025-01-26 08:35:01

First UI移動端開發(fā)

2013-04-12 10:24:43

云通訊平臺Twilio

2013-08-01 09:12:41

企業(yè)基礎設施虛擬化網(wǎng)絡設備

2021-10-22 22:47:34

區(qū)塊鏈開發(fā)技術
點贊
收藏

51CTO技術棧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