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11有哪些不為人知的秘密?阿里巴巴技術團隊獨家揭秘
原創(chuàng)“雙11”,從光棍節(jié)演變成電商狂歡節(jié)日,如今的“雙11”已經走過了八年,每一年,成交額都在成倍增長,每一年,阿里巴巴的技術團隊都在辛勤的付出。究竟,在“雙11”背后,阿里巴巴的技術是如何演進的呢?如何創(chuàng)造一個個奇跡呢?又發(fā)生過哪些有趣的故事?
近日,阿里巴巴技術團隊揭秘了“雙11”背后的技術支撐,雙11技術團部大隊長霜波、雙11穩(wěn)定性負責人叔同、認知計算實驗室負責人袁全從不同的角度介紹了阿里巴巴的技術演進過程。

“雙11”的狂歡,從來不是天貓一個部門的任務,而是整個阿里巴巴集團的重要活動。每年,為了應對“雙11”,阿里巴巴都會成立集團技術大促小分隊,由集團的23個BU的上千名工程師組成,并且任命技術團部以及大隊長。
作為去年雙11技術團部大隊長霜波,對這幾年阿里巴巴在雙11過程中的技術發(fā)展尤為贊嘆。雙11活動是從2009年開始的,霜波對一次商家招待會印象及其深刻,當阿里的人問商家,雙11最希望的是什么,本以為商家都會說是多賣產品多賺錢,結果商家的回答卻是出乎阿里人的意料之外,基本上所有的商家需求都是系統(tǒng)穩(wěn)定。的確,只有系統(tǒng)穩(wěn)定了,才能賣出貨物,才能多賺錢。
每年的“雙11”狂歡,0點時刻可謂最緊張,用戶紛紛在這個時間點進行搶購,雖然2012年的0點沒有bug,但是系統(tǒng)成功率卻不到50%,為此,阿里巴巴做了全鏈路壓測項目,預估峰值數據,保證系統(tǒng)的穩(wěn)定性。
此后的幾年“雙11”,分別都有些不同的技術亮點,例如2013年手機APP增長迅速,2014年開展了異地雙活,在杭州上海兩地進行雙活,到了2015年進行了異地多活,在杭州、上海和湘北三地互為備份。而2015年也是個性化元年,利用數據為用戶進行個性化推薦,達到***的購買路徑。2016年則研發(fā)了全鏈路功能。
從2013年開始,阿里巴巴開展了All-in無線的戰(zhàn)略,經過多年的積累也最終在“雙11”上有所體現。例如,淘寶客戶端的有好貨,就是一款個性化推薦的產品,再比如頁面最下面的猜你喜歡,也是每天的用戶和成交過億的欄目,這也大大增加了產品購買的轉化率。此外,在雙11會場,阿里巴巴還對樓層、店鋪、商品等加入了個性化推薦,真正做到千人千面。
為了讓大家更加詳細的了解到阿里巴巴的技術演進,阿里巴巴推出了《盡在雙11——阿里巴巴技術演進與超越》一書,內容涵蓋在“雙11”背景下阿里技術架構八年來的演進,如何確保穩(wěn)定性這條雙11生命線的安全和可靠,技術和商業(yè)交織發(fā)展的歷程,無線和互動的持續(xù)創(chuàng)新與突破,以及對商家的賦能和生態(tài)的促進與繁榮。此書也得到了包括阿里巴巴集團CEO張勇和阿里巴巴集團CTO行癲的肯定與力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