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通高調公布5G專利收費標準,網友紛紛為國內手機廠家出謀劃策
5G最快明年才能商用,而高通在上個月高調公布了5G的專利收費計劃:
全球范圍內使用高通移動網絡核心專利的5G手機都必須依照下列條款繳納專利費:
單模5G手機:2.275%;
多模5G手機(3G/4G/5G):3.25%。
而對于那些同時使用了高通移動網絡標準核心專利、非核心專利的5G手機,收費標準為:
單模5G手機:4%;
多模5G手機(3G/4G/5G):5%。
按照這個標準,國內手機廠商每賣出一部售價3000元的手機,就要向高通付97.5~150元。
高通5G手機芯片2018年量產
如此牛氣的單方面收費計劃才一公布,國內的網友們就炸了鍋。更有憂國憂民的吃瓜群眾開始為國內手機廠家分析問題,并提出解決方案。
有篇文章《5G手機專利或再被高通壟斷?國產機也許只能寄希望于華為》受到各大媒體的轉載,原文出處不可考。作者指出,“要想逃脫高通的魔爪,***的辦法就是自己生產芯片”。
可是,高通自己也不生產芯片,而是由臺積電來代工。同樣,華為、蘋果都必須由代工廠來代工芯片,他們也不能算自己可以生產芯片吧?
實際上該文作者完全錯誤理解“專利許可費”了,按他的邏輯天下只有三星、臺積電、聯(lián)發(fā)科等芯片廠商可以不交許可費。但是,三星和蘋果正在和高通打官司,正想以后不交專利費呢!也就是說,到目前為止,他們還是不得不向高通交“過路費”的。
真正從知識產權保護的角度來看,只要使用了人家的專利,你就必須交費,即使臺積電想私自將多生產的芯片拿去賣,它也是要向專利所有者交專利費的。
而三星、華為、蘋果敢跳出來想扳倒高通,是因為他們手上也有一些專利。但是,即使三星、華為手上有大量專利,也并不是就不用給別人交專利費,而不過是交叉授權,以自己的專利換取別人專利的使用權而已。打官司無非是大家相互來數(shù)數(shù)各自有多少專利,每項專利值多少錢,然后夠不夠交換,如此而已!
看起來事情很簡單,但是三星、華為、蘋果要想戰(zhàn)勝高通卻有很大難度。
我們以數(shù)據(jù)來說話!
網上找不到***的數(shù)據(jù),我們以老些的數(shù)據(jù)來說明下問題。
2016年3月9日,北美智權報《5G標準必要專利戰(zhàn)開打 臺灣如何拒絕被邊緣化?》一文列舉了一些數(shù)據(jù),可以讓我大致了解一下高通的實力。
5G專利權利人國家的分布
從上圖可以看出美國在5G技術專利方面占有絕對壟斷地位,擁有5G 41%的專利,其次是韓國14%,日本9%,而中國大陸只排到第6位,還不到日本的一半。
5G專利權利人
擁有5G專利的公司,高通和愛立信差不多,排在前一和前二,而華為只有高通三分之一的專利數(shù),排在第十,遠不及三星的數(shù)量。
而蘋果更是無影無蹤,因此,蘋果想打贏高通專利的官司,只有用其他專利來抵數(shù)。但是高通自己不生產手機,蘋果在手機上的專利高通也用不上,看來被高通摁倒在地的可能性比較大。
而自身難保的華為,即使麒麟芯片產量足夠,要賣給國內的其它兄弟廠家,也必須向高通付“買路費”。
12月3日,也就是前天,華為輪值CEO徐直軍表示:
華為將于2018年推出面向規(guī)模商用的全套5G網絡設備解決方案,支持全球運營商部署5G網絡。
除了參與5G的基礎建設,華為還會在手機市場跟進5G技術,2019年推出支持5G的麒麟芯片,并同步推出支持5G的智能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