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新研究登上Science封面:這個機械外骨骼,是條“輕功”短褲
本文經(jīng)AI新媒體量子位(公眾號ID:QbitAI)授權轉載,轉載請聯(lián)系出處。
剛剛,Science封面刊發(fā)外骨骼穿戴設備的最新研究。

這是一款“神奇”的設備,能像穿短褲(方便)一樣穿在身上(簡潔),不僅能幫你跑步,也能幫你走路,上坡下坡也沒問題(適用場景多)。
在這個領域,能夠同時Hold住這些情況的,這是首個。
而且,它還能讓你體驗“身輕如燕”的感覺。
他們在跑步機上的測試表明,穿這個“短褲”和不穿這個“短褲”相比,人在走路時平均代謝率降低了9.3%,跑步時降低了4%。
這些數(shù)據(jù),就意味著分別減少了7.4公斤和5.7公斤的人體重量,相當于掉了10多斤肉??
不僅能夠幫助行走障礙者,也能夠用于特殊作業(yè)者,甚至也能夠用于運動或娛樂。
可以想象一下,穿上它能讓你跑的更持久,走的更放肆(手動狗頭)。
是不是忽然有了大膽的想法?
來自哈佛大學的“神奇短褲”
這一研究,來自哈佛大學為主的研究團隊。
整個設備,外形是一個短褲。并不是金屬材料,而是由紡織物制成。
背部下方,附有一個移動驅動系統(tǒng),由算法控制,能夠檢測從行走到跑步的轉換,反之亦然。

設備主要通過電纜驅動系統(tǒng)來為佩戴者打輔助。
發(fā)揮作用的時候,電動馬達會通過電纜在腰帶和大腿之間施加張力,在髖關節(jié)產生一個與臀肌協(xié)同工作的外部延伸扭矩。
與其他采用硬性材料的同類設備相比,這個設備設計更簡單、重量更輕,所有部件加起來總量為5公斤,但也相當于在腰里盤了兩塊磚。
重量的90%以上都靠近身體的重心。研究的作者表示,這種集中重量的方法,結合靈活的服裝設計,能夠最大限度的減少對佩戴者的負擔和運動限制。
研究團隊表示,接下來他們將會優(yōu)化設備的所有方面,包括進一步減輕重量、個性化輔助以及提高易用性等等。
最后,一起來認識下作者。
通訊作者有兩位,分別是Philippe Malcolm和Conor J. Walsh。
Conor J. Walsh,是哈佛大學教授、Harvard Biodesign Lab的創(chuàng)始人,也是這一研究團隊的帶頭人。Philippe Malcolm,是內布拉斯加州奧馬哈大學助理教授。
第一作者也有兩位,分別是Jinsoo Kim和Giuk Lee。
Jinsoo Kim是Walsh團隊的工程和應用科學博士生。Giuk Lee是之前Walsh團隊的博士后學者,現(xiàn)在是韓國首爾中央大學助理教授。
Walsh的團隊,在外骨骼設備領域已經(jīng)深耕許久。這次登上Science封面的研究,是其對多年技術優(yōu)化的成果。
此前,他們曾與ReWalk Robotics合作推出了一套設備,主要用于改善中風患者的步態(tài)康復,已經(jīng)在美國和歐洲上市。
他們表示,未來將成立一家公司,將最新的研究成果商業(yè)化。
關于這項研究的更多細節(jié),可以查閱Science論文:
https://science.sciencemag.org/content/365/6454/6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