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shù)百萬人為何辦理5G套餐卻不用5G手機
好馬配好鞍,缺一不可!就像番茄與雞蛋是絕配一樣,組成“完美CP”的食物才更具魅力。但本應與5G套餐交相呼應的5G手機,卻還沒有受到部分消費者的“寵愛”。數(shù)百萬已辦理5G套餐的消費者,仍然對5G手機“愛答不理”。在5G手機被冷落的背后,是怎樣的因素導致數(shù)百萬人的需求被抑制呢?
數(shù)百萬人的尷尬!有5G套餐卻無5G手機
有5G套餐卻無5G手機,這是一個數(shù)百萬人同時面臨的尷尬情況。
截至今年2月,中國5G套餐用戶(中國移動+中國電信)數(shù)量已達2613萬,且中國聯(lián)通并未在2019年年報和2月運營數(shù)據中公布5G套餐用戶。如果算上中國聯(lián)通,那么辦理5G套餐的消費者數(shù)量會輕松破3000萬。
但與5G套餐相匹配的5G手機,卻拖了后腿。據信通院公布的國內手機出貨量數(shù)據顯示,2019年5G手機出貨1376.9萬部,2020年1-2月5G手機出貨784.5萬部。簡單計算一下——截至今年2月,國內5G手機出貨量累計為2161.4萬部。即使有少部分5G套餐用戶有兩張5G卡,也意味著尚有數(shù)百萬人辦理了5G套餐,卻沒有購買、使用5G手機。
在逐漸拉開大幕的5G時代,套餐先行、手機追趕的一幕,著實有些讓人詫異。這不是軍事行動中的“兵馬未動,糧草先行”,而是5G套餐成為了“擺設”——空有一身高速上網的能力,卻受限于4G手機不能完全發(fā)揮出來。

手機價格高、網絡覆蓋率低:需求被抑制
5G手機被冷落,是因為消費者的需求被抑制。而需求被抑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方面,5G手機價格較高,讓不少消費者難以做出購買決策。就目前來看,5G手機絕大多數(shù)都是手機廠商的旗艦機型。而旗艦機型的特點之一,就是價格較為昂貴。尤其是在今年,手機價格呈普漲趨勢——就連小米的旗艦機型都邁入4000元檔位。剛剛于3月24日發(fā)布的紅米K30 Pro號稱刷新5G旗艦手機的新低,但價格也在3000元檔位——這可是紅米!
不是每個人都需要價格昂貴的5G旗艦機型,更多消費者需要的是5G中低端機型。不過當下5G手機的高中低體系,顯然并未真正建立以來,2000元以內的5G手機可選范圍實在太窄。而5G手機價格要真正下探到大多數(shù)消費者都能接受的程度,還需要一段時間。
按照vivo副總裁、中國市場總裁劉宏的預測,今年二季度5G手機的價格可下探至2500元左右,且預計第四季度或年底能降至1500元檔位?;蛟S等到5G手機價格“平民化”后,消費者的購買欲望才會完全釋放出來。
另一方面,5G網絡較低的覆蓋率,也讓不少消費者暫時無意購買5G手機。5G網絡的建設,并非一蹴而就,需要運營商花費巨大人力、物力、資源等。這就導致目前5G網絡的覆蓋率,并不高。截至2月底,國內80%的5G網絡建設按原定計劃實施,但仍未達到5G網絡遍地開花、隨地可用的程度。甚至就連全國首批5G試點城市之一的深圳,也只是預計今年8月底才實現(xiàn)5G網絡全覆蓋。
至于其他城市,5G網絡的建設還在推進中。從三大運營商公布的2019年度財報看,他們都披露了2020年5G投資計劃,且于今年年底前讓5G網絡覆蓋全國所有地市級以上城市。按照這樣的速度來推算,5G手機的全面爆發(fā)還未到時候。
運營商面臨艱難局面,破局還需更多良策
5G套餐雖然推進還算順利,但5G手機卻沒有跟上,也讓運營商很焦慮。因為這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會減緩更消費者選擇5G業(yè)務。
對于運營商來說,5G已經成為他們集中發(fā)力的重點。比如中國電信宣布從2月份的經營月報開始,不再公布4G用戶運營數(shù)據。中國電信對這一改變解釋為:“為配合公司移動業(yè)務發(fā)展戰(zhàn)略,進一步提升披露信息的精要度,公司推出5G服務后,將僅披露5G套餐用戶數(shù)和移動用戶數(shù),不再披露4G用戶數(shù)據。”當5G套餐和5G手機不匹配時,或許就會讓運營商的5G業(yè)務難以全面拓展。
要想打破當下的不利局面,運營商還需要使出更多良策。比如加大5G套餐的優(yōu)惠程度、加快5G網絡建設、與手機廠商合作展開讓利活動等。尤其是在5G手機等終端方面,運營商也必須要出一把力。在3月24日工信部發(fā)出的通知中就提到,鼓勵基礎電信企業(yè)通過信用購機等舉措,促進5G終端消費,加快用戶向5G遷移。
說不定在接下來,我們就有可能看到5G套餐、手機價格的“大跳水”。屆時,我們手中的手機就是時候更新?lián)Q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