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像信息安全要“內外聯控”
防疫期間,戴口罩成為人們日常外出的必要裝備。戴口罩的人臉識別技術已在實際中應用。讓人不齒的是,近日有不法分子竟在網上搜集并兜售戴口罩的臉部照片。戴口罩的面部信息是重要隱私,一旦泄露,風險巨大。執(zhí)法部門、公眾以及人臉識別技術的相關應用者,都應加以防范。
執(zhí)法部門必須積極作為。如今,人臉識別技術已被廣泛應用于移動支付、辦公出行、智慧安防等行業(yè),尤其在疫情蔓延之后,許多小區(qū)和企業(yè)都將這項技術與出入憑證相結合。人臉識別技術所涉及的范圍之廣、人數之多、程度之深,已經到了必須要防范其風險的地步。執(zhí)法部門必須積極作為、嚴厲打擊,絕不能讓不法分子有機可乘。
公眾自己不能忽視個人面部信息泄露的危害。如果人像信息被泄露,其他身份信息也被盜取,完全可以被他人利用建立起一個立體的身份信息庫。試想,現在這么多的網貸平臺都將人臉識別作為貸款的重要憑證以及安全保障的最后防線,如果面部信息被盜用,個人財產就會面臨巨大的安全隱患。
面部信息識別技術的使用應該依法有序管理。發(fā)生在杭州的“人臉識別第一案”中,某大學教授以“保護隱私”為由把一家使用人臉識別認證系統的公園告上法庭。這一案件引起了巨大的輿論反響,說明公眾對這項技術充滿疑慮。許多私營企業(yè)為消費者建立數據庫,但他們是否有能力保障消費者的信息安全?如果沒有這樣的能力,公眾怎能將人像信息這樣重要的隱私交給他們?這值得相關管理部門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