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連流程控制都這么另類
本文轉(zhuǎn)載自微信公眾號「polarisxu」,作者站長polaris。轉(zhuǎn)載本文請聯(lián)系polarisxu公眾號。
大家好,我是 polarisxu。
這是 Rust 勸退系列的第 7 個教程,探討 Rust 中的流程控制。注意,跟其他語言一樣,Rust 中有條件、循環(huán),但沒有 switch,而是有 match 模式匹配。
這個系列常規(guī)的標題閱讀量實在有點看不下去,所以試試其他標題。
01 運算符
開始講解流程控制之前,先補充一個知識點,那就是 Rust 的運算符。
Rust 支持算術(shù)運算符、關(guān)系運算符、邏輯運算符和位運算符 4 種,它們和其他語言沒有什么不同,因此不細講了,只提醒一點:Rust 中沒有自增(++)和自減運算符(--)。
- Go 中 ++ 或 -- 是語句,只有一種形式:后綴,即 i++;而 C 等語言支持前綴和后綴,如 i++、++i。Rust 干脆全沒有。
吐槽:自增和自減運算符,有時候挺好用的,Rust 為啥不支持呢?!(難道因為沒有常規(guī)的 for 循環(huán),所以不需要?)
02 語句和表達式
為什么專門介紹語句和表達式?!
上文提到,Go 中的自增或自減是語句而不是表達式,這有什么不同呢?
很多語言對語句和表達式基本不會特意區(qū)分、強調(diào),所以很多人也不會在意這兩者有什么不同。但在 Rust 中,還是很有必要區(qū)分它們的。
實際上,Rust 中的語法可以分為兩大類:語句(Statement)和表達式(Expression)。語句是指要執(zhí)行的一些操作和產(chǎn)生副作用的表達式;而表達式主要用于計算求值。
語句通常分為聲明語句和表達式語句。像聲明各種語言項,如變量、常量、結(jié)構(gòu)體、函數(shù)等,都是聲明語句:
- let a = 1;
- const PI: i32 = 3.14;
而表達式語句,指的是以分號結(jié)尾的表達式,一般會涉及到將多個表達式組合為語句。
《Rust 編程之道》上說,Rust 中的表達式一般分為「位置表達式」和「值表達式」,概念太多,容易勸退,直接按照其他語言的叫法:左值和右值。
之所以都用表達式的說法,是因為 Rust 中一切皆表達式。
羅里吧嗦講一堆,似乎沒啥用。知道有這么回事即可。只需要記住 Rust 中一切皆表達式即可。
03 條件表達式
知道為什么要強調(diào)「表達式」了嗎?一般語言中都叫:條件語句,但 Rust 中卻是條件表達式。
首先,條件表達式的語法和其他語言的條件語句類似,支持 if、else if、else 等,但它和 Go 中類似,條件默認都不需要括號。但因為是表達式,所以它有返回值,而 Rust 是強類型語言,因此返回值的類型必須確定。比如以下代碼是能正常編譯的:
- fn testif() -> &'static str {
- let name = "polarisxu";
- if name == "polarisxu" {
- "Welcome"
- } else {
- "Forbidden"
- }
- }
看不懂沒關(guān)系。我們只關(guān)注 if-else 部分。
在塊表達式里(由 {} 包圍),直接一個字符串字面值(這是值表達式),連分號都沒有。Rust 沒有分號和 Go 中的沒有分號意義是不一樣的。
- Go 語句以分號結(jié)尾,分號推薦不寫,編譯器會自動補上;
- Rust 語句必須手動加分號,如果不加分號,那是一個表達式。
一切皆表達式,大括號包圍起來的是塊表達式,那塊表達式的值是什么?它的值是里面一系列表達式中最后一個表達式的值。
所以,上面的代碼,無論是執(zhí)行到 if 還是 else,整個 if 表達式的值的類型是字符串。所以,以上代碼可以改為這樣:
- fn testif() -> &'static str {
- let name = "polarisxu";
- let result = if name == "polarisxu" {
- "Welcome"
- } else {
- "Forbidden"
- };
- hello
- }
我們將 if 表達式的結(jié)果保存在 result 變量中,注意 if 表達式大括號最后的分號,這種情況,分號不能省略。
因此,在 if 表達式中,各個分支表達式最終的結(jié)果類型必須一致,否則編譯不通過。這也是為什么 Rust 不支持三元操作符 ?: 的原因。
if 是表達式有它的好處。在 Go 語言中,經(jīng)常會寫類似這樣的代碼:
- var result string
- if name == "polarisxu" {
- result = "Welcome"
- } else {
- result = "Forbidden"
- }
而 Rust 的代碼,result 少寫了很多次。但需要注意各分支結(jié)果類型的一致性。
if 表達式可以這么用,其他流程控制表達式也可以這么用。
特別說明一點。如果塊表達式的最后一個表達式是語句,比如:
- fn testif() -> &'static str {
- let name = "polarisxu";
- if name == "polarisxu" {
- "Welcome";
- } else {
- "forbidden";
- }
- }
這時編譯會報錯:mismatched types。
因為函數(shù)要求返回值類型是 &str,而函數(shù)體最后返回的類型是空。這個空,在其他語言中一般是沒有返回值,或者是 void。但在 Rust 中,這個空是前面介紹類型時介紹過的「unit」類型,即 (),該類型有唯一的值,也是 ()。
所以,我們可以去掉函數(shù)的返回值,或者返回 ():
- fn testif() -> () {
- let name = "polarisxu";
- if name == "polarisxu" {
- "Welcome";
- } else {
- "forbidden";
- }
- }
很另類,有木有?!
04 循環(huán)表達式
Rust 中包含三種循環(huán)表達式:while、loop 和 for…in。其用法和其他編程語言相應(yīng)的語句類似。(注意,Go 中只有 for 一種循環(huán)語句)
loop 循環(huán)比較特殊,一般語言中沒有,它其實就是 while true {},相當于 Go 中的 for {}。不得不說,還是 Go 簡單呀!
而 while 循環(huán),相當于 Go 中的 for condition {},condition 為 true 時,執(zhí)行循環(huán)體。
你發(fā)現(xiàn)沒,循環(huán)搞這么復雜,竟然沒有其他語言中普通的 for 循環(huán)?因為 for…in 可以搞定。
比如 Go 中的 for i := 0; i < 10; i++,在 Rust 中是這樣的:for i in 0..10 {}。來個簡單的例子,從 1 加到 100:
- let mut sum = 0;
- for i in 1..=100 {
- sum += i;
- }
- println!("1+2+..+100={}", sum);
小細節(jié):1..10 表示范圍 [1, 10),而 1..=10 表示范圍 [1, 10]
最后,和其他語言一樣,循環(huán)支持 continue 和 break 語句。
05 小結(jié)
Rust 中一切皆表達式,當某個地方需要一個表達式,但卻是一個語句時,編譯器會自動補上單元值,即 (),這算是一個特殊的表達式。
雖然控制結(jié)構(gòu),if、循環(huán)等都是表達式,為了不搞特殊化(畢竟大家習慣很多其他語言,特殊化可能容易把自己搞迷糊),建議大家盡量別把它們當表達式看待,很其他語言一樣正常寫,該有分號的加分號。
不過,如果是 Go 程序員寫 Rust,很可能忘記分號。而 Rust 中,有時候有分號和沒有分號都能編譯,但意思可能變了,這個要特別注意。(PHPer 表示,經(jīng)常在 PHP 和 Go 之間切換時,分號的問題很糾結(jié),有木有?!)
控制流程中的模式匹配,下節(jié)再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