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臉識別”再起爭議
如果說起人工智能爭議最大的技術領域,非面部識別技術莫屬。
首先是面部識別的采集方式,容易造成侵犯用戶隱私。Facebook最近宣布,它將關閉自己的面部識別系統。其次是面部識別應用方面。以美國為例,在用于執(zhí)法機構的面部識別技術通常容易出錯,誤認女性和少數族裔的幾率高于誤認白人男性的幾率,有時還會導致錯誤逮捕。
據Politico網站報道,Clearview AI的面部識別技術即將獲得一項美國專利。目前該公司收到了美國專利商標局的“許可通知”,這意味著一旦支付了所需的行政費用,其專利將被正式批準。該專利涵蓋了Clearview的“基于面部識別提供關于一個人的信息的方法”,包括它的“自動網絡爬蟲”,通過掃描社交網站和互聯網,它的算法分析和匹配從網上獲得的面部圖像。消息一出就引起眾多輿論熱議。

現在,一些批評人士擔心,Clearview獲得專利,會使立法者或監(jiān)管者完全解決潛在危險之前倉促實施這些技術應用。“專利的批準可能會加速一項具有危險侵入性的技術被采用。”
ClearviewAI是利用在社交媒體(以及整個互聯網)上抓取的人物圖像來構建其面部識別數據庫,這種做法讓該公司陷入了爭議之中。該公司的專利申請詳細說明了其使用“網絡爬蟲”獲取圖像的方法,甚至指出“與一個人的賬號相關的在線照片可能有助于創(chuàng)建面部識別數據點的額外記錄”,然后其機器學習算法可以使用這些數據點來尋找和識別匹配。

去年,該公司表示,其技術被美國2400多個警察機構使用,包括聯邦調查局和國土安全部,以確定嫌疑人。在今年1月國會大廈騷亂的余波中,Clearview AI公司表示,隨著警方努力確定那些與事件有關的人員,執(zhí)法部門對其技術的使用急劇增加。
Clearview AI公司已經為其面部識別技術獲得了美國一項聯邦專利,該公司稱這是首個覆蓋所謂的“面部搜索引擎”的專利,該引擎通過在互聯網上搜索來尋找匹配。
Clearview的軟件從社交媒體上抓取公共圖像,以幫助執(zhí)法部門匹配政府數據庫或監(jiān)控錄像中的圖像——這種做法長期以來一直受到隱私倡導者的抨擊,他們說該軟件在人們不知情或未經同意的情況下使用了人們的臉。
澳大利亞和英國指控Clearview違反了它們的隱私和數據保護法律。
該工具也激怒了主要的社交媒體公司。Twitter、谷歌、YouTube、LinkedIn和Venmo去年發(fā)出了勒令停止函,要求Clearview停止從他們的平臺上抓取用戶照片和數據。關閉面部識別系統的Facebook要求Clearview也這樣做。
Clearview的回應則是:“我們數據集中的所有信息都是人們自愿在網上發(fā)布的公開信息,而不是你的私人相機膠卷上的任何東西。” 同時強調Clearview只服務于政府用戶,不會推出消費者版的Clearview AI。
面部識別技術的商業(yè)應用市場一直在增長,美國專利商標局發(fā)布的相關專利數量也在增加。2015年至2019年間,它向科技、電信、娛樂、零售和其他行業(yè)的企業(yè)發(fā)放了約5000項專利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