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 將擁有微軟 Windows 操作系統(tǒng)“同款”死機界面:全屏顯示錯誤信息,附帶二維碼
IT之家 12 月 9 日消息,據外媒 Phoronix 報道,Linux 系統(tǒng)組件 systemd 255 的穩(wěn)定版已經發(fā)布,該更新附帶了一項名為“systemd-bsod”的服務,能夠在 Linux 上顯示全屏錯誤信息。
據介紹,“systemd-bsod”可在日志級別為“LOG_EMERG”時全屏顯示錯誤信息,同時還會顯示一個二維碼,以便用戶獲取啟動失敗錯誤的更多信息。
IT之家注:BSOD 全稱“Blue Screen of Death”,中文直譯為“藍屏死機”。微軟 Win 系統(tǒng)的藍屏歷史悠久,目前已知的 1985 年 Win1.0 就是藍色界面。不過,當人們使用近三十年 Windows 之后,難免會覺得有點膩了,于是微軟開始折騰新花樣,嘗試加入二維碼、顏表情之類的新內容。
systemd 255 此次以穩(wěn)定版的身份亮相,趕上 2024 年上半年 Linux 發(fā)行版的發(fā)布,隨后很快就會在各種滾動發(fā)布的 Linux 發(fā)行版上首發(fā)。
此外,systemd 255 還包括多項升級內容大致如下:
- 添加了一個新組件 “systemd-storagetm”,可將所有鎖塊設備以 NVMe-TCP 的形式公開。
- systemd 服務的生成方式也進行了全面調整。在執(zhí)行目標可執(zhí)行文件之前,不再通過 CoW 分叉共享管理器所有內存的進程,而是通過 posix_spawn (),使用 CLONE_VM 和 CLONE_VFORK 生成新進程。
- SECCOMP 現(xiàn)在支持 LoongArch (龍芯)64 位 CPU 架構。
- 新增的 “systemd-pcrlock”可對 PCR 0-7 和類似 PCR 的本地 TPM2 PCR 策略進行調整。
- 新增了一個“systemd-vmspawn”工具,為虛擬機提供與 systemd-nspawn 為容器提供的相同接口和功能。systemd-vmspawn 工具使用 QEMU 作為后端。對于 systemd 255,systemd-vmspawn 還處于試驗階段。
- 新增了“varlinkctl”工具,以便與 Varlink 服務對接。
- Systemd 的 bootctl 現(xiàn)在會顯示系統(tǒng)是否從統(tǒng)一內核映像 (UKI) 啟動
- systemd-boot 新增了 B 和 O 兩個熱鍵,前者用于重啟,后者用于從啟動菜單關閉電源。
- 在支持的內核上運行時,大多數(shù)內部進程跟蹤現(xiàn)在都使用 PIDFD 而不是 PID。
- 如果在調用重啟操作時發(fā)現(xiàn) /run/ nextroot/ 下有新的根文件系統(tǒng),systemctl 將會自動軟啟動到新的根文件系統(tǒng)。
- 新增“SurveFinalKillSignal”選項,用于在關機時跳過最后的 SIGTERM / SIGKILL spree,以便在軟重啟操作后繼續(xù)運行。
- 新增“Cnotallow=measured-uki”選項,僅在系統(tǒng)通過測量的統(tǒng)一內核映像(UKI)啟動時運行。
- TPM 測量結果現(xiàn)在會寫入 /run/log/systemd/tpm2-measure.log 的事件日志。
- 刪除了對 split-usr 的支持。
- 對 System V 服務腳本的支持已被棄用,并將在未來移除。
- 對 systemd TPM (2) 進行了多項改進。
- 支持休眠到由 Btrfs 支持的交換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