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學會Go中reflect反射的詳細用法
應用場景
1.判斷函數變量是否否和標準
2.驗證接口值是否合理如(是否為空,傳入的字段是否合規(guī))
3.獲取變量的類型進行斷言等操作
在Go語言的反射機制中,任何接口值都由是一個具體類型和具體類型的值兩部分組成的(我們在上一篇接口的博客中有介紹相關概念)。 在Go語言中反射的相關功能由內置的reflect包提供,任意接口值在反射中都可以理解為由reflect.Type和reflect.Value兩部分組成,并且reflect包提供了reflect.TypeOf和reflect.ValueOf兩個函數來獲取任意對象的Value和Type。
1.結構體中使用反射
- 獲取 2 種類型信息的方法:
reflect.TypeOf() 獲取類型信息,返回 Type 類型;
reflect.ValueOf() 獲取數據信息,返回 Value 類型。
反射中值的可設置性,可以用 CanSet 方法來判斷值是否可以設置。在 Go 中,函數參數的傳遞都是值拷貝,在反射中要修改值,必須傳遞指針,并且用 Elem() 方法獲取指針的值,然后進行修改。
reflect.ValueOf() 返回的 Value 類型:
- 它有一個 Type() 方法,返回的是 reflect.Value 的 Type
- 它有獲取 Value 類型值的方法如果我們知道是 float 類型,所以直接用 Float() 方法。如果不知道具體類型呢?由上面例子可知用 Interface() 方法,然后在進行類型斷言 v.Interface().(float64) 來判斷獲取值
v.Kind() 和 v.Type() 區(qū)別:
在 type MyInt int 里,v.Kind() 與 v.Type() 返回了不同的類型值,Kind()返回的是 int,Type() 返回的是 MyInt。在 Go 中,可以用 type 關鍵字定義自定義類型,Kind() 方法返回底層類型。比如還有結構體,指針等類型用 type 定義的,那么 Kind() 方法就可以獲取這些類型的底層類型。
案例使用方法
package main
import (
"fmt"
"reflect"
)
type Userinfo struct {
Age int `id:"iloveyou" num:"222"` //tag標簽信息
UserName string
}
func GetReflickInfo(i interface{}) {
vl := reflect.ValueOf(i)
//nii := 200
fmt.Println("kind ======", vl.Kind())
if vl.Kind() == reflect.Ptr { //如是指針類型,先取值
vl = vl.Elem() //Elem方法就是取值操作
}
vlt := vl.Type() //獲取具體類型,如自定義結構體的類型
fmt.Println("kind ======type===", vl.Kind(), vlt)
if vl.Kind() != reflect.Struct {
fmt.Println("類型:", vlt, " 名字:", vlt.Name(), " 數值:", vl)
//如是整數種類,又可以修改,CanSet屬性為true,則進行修改。
if vl.Kind() == reflect.Int || vl.Kind() == reflect.Int64 && vl.CanSet() {
vl.SetInt(100)
//reflect.New(vlt)是創(chuàng)建了一個vlt類型的指針變量。
ni := reflect.New(vlt)
//創(chuàng)建后的ni是reflect.Value對象,需要通過ValueOf來賦值
ni = reflect.ValueOf(222)
fmt.Println("修改后int數值:", vl, "新建數值:", ni)
}
//如是浮點數種類,又可以修改,CanSet屬性為true,則進行修改。
//可設置性檢查:vl.CanSet() 是一個方法,用于確認vl的值是否可以被修改。在Go中,不是所有的反射值都能被設置,比如函數參數或者某些靜態(tài)類型就不能。如果vl的值可以被改變,CanSet()將返回true。
if vl.Kind() == reflect.Float32 || vl.Kind() == reflect.Float64 && vl.CanSet() {
vl.SetFloat(100.11) //調用vl.SetFloat(100.11)方法將變量vl的值設置為100.11。
fmt.Println("修改后float數值:", vl)
}
} else {
fmt.Println("結構體類型:", vlt, " 名字:", vlt.Name())
for i := 0; i < vl.NumField(); i++ {
//vl是具體的值,這里vl.Field(i)就是枚舉出每一個成員的值
//vlt是獲取的類型,vlt.Field(i).Name和.Type是枚舉出每一個成員的名字和類型
//也可以使用FieldByName,從指定的成員名獲取具體值,vlret:= vl.FieldByName(vlt.Field(i).Name)
fmt.Println("成員名:", vlt.Field(i).Name, " 類型:", vlt.Field(i).Type, " 數值:", vl.Field(i))
//如是字符串種類,又可以修改,CanSet屬性為true,則進行修改。
if vl.Field(i).Kind() == reflect.String && vl.Field(i).CanSet() {
vl.Field(i).SetString("new str")
fmt.Println("string成員修改后數值:", vl.Field(i))
}
//而tag標簽信息都是靜態(tài)的,無須實例化結構體,通過類型vlt可以獲取到。
//這句vlt.Field(i).Tag.Lookup("id")就是枚舉出每一個成員的tag標簽,看里面是否有id這個key,并返回它的value值
if idtag, b := vlt.Field(i).Tag.Lookup("id"); b {
fmt.Println("tag id=", idtag)
}
if numtag, b := vlt.Field(i).Tag.Lookup("num"); b {
fmt.Println("tag num=", numtag)
}
}
}
}
func main() {
var price float64 = 3.14
var age int64 = 5
bd := Userinfo{100, "andy"}
ns := struct { //定義一個無名結構體
id int
addr string
}{2, "aa"}
GetReflickInfo(price)
GetReflickInfo(&age) //把變量地址傳遞,所以可以修改。
GetReflickInfo(&bd) //把結構體地址傳遞,所以可以修改。
fmt.Println(bd) //打印出修改后的結構體變量
GetReflickInfo(n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