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M頂會SIGGRAPH 2024最佳論文揭曉,英偉達CMU各占40%!三支國內(nèi)團隊獲榮譽提名
SIGGRAPH全稱為Special Interest Group on Computer Graphics,是ACM的一個分支。
作為計算機圖形與交互技術(shù)領(lǐng)域的頂會,SIGGRAPH是全世界計算機圖形愛好者釋放創(chuàng)造力的重要舞臺。
在SIGGRAPH呈現(xiàn)的想法、愿景和技術(shù)往往會超出我們當前的想象,有望成為5年、10年甚至15年之后的基準。
今年的SIGGRAPH將在7月28日-8月1日舉辦,地點定在美國科羅拉多州丹佛市。
這也是該會議自1974年創(chuàng)辦以來首次重返科羅拉多州,又回到最初的地點,但技術(shù)的飛速發(fā)展已不可同日而語。
SIGGRAPH 2024延續(xù)了頒發(fā)最佳論文獎和榮譽提名的傳統(tǒng),這些論文因其研究的突出性和前沿性而被選中。
最佳論文
論文一:From Microfacets to Participating Media: A Unified Theory of Light Transport With Stochastic Geometry
作者:Dario Seyb, Eugene d’Eon, Benedikt Bitterli, Wojciech Jarosz
機構(gòu):達特茅斯學(xué)院,英偉達
論文地址:https://darioseyb.com/pdf/stochastic-implicit-light-transport.pdf
在這項工作中,作者推導(dǎo)出了隨機隱式表面上的光傳輸理論,這是一種幾何模型,能夠表達確定性幾何、微表面、參與介質(zhì),以及介于兩者之間的令人興奮的一種新的連續(xù)體,其中包含聚合外觀、非經(jīng)典介質(zhì)等。該模型從本質(zhì)上支持大多數(shù)現(xiàn)有隨機模型所缺乏的空間相關(guān)性。
論文二:Walkin’ Robin: Walk on Stars With Robin Boundary Conditions
作者:Bailey Miller, Rohan Sawhney, Keenan Crane, Ioannis Gkioulekas
機構(gòu):CMU,英偉達
論文地址:https://research.nvidia.com/labs/prl/publication/miller2024wost/
在這項工作中,作者開發(fā)了一種無網(wǎng)格蒙特卡羅方法,用于求解具有狄利克特、諾伊曼和羅賓邊界條件的泊松方程等邊界值問題。與傳統(tǒng)的PDE求解器不同,新方法不需要體積網(wǎng)格或全局求解。該方法穩(wěn)健、并行性好、可擴展至復(fù)雜幾何形狀,并可根據(jù)視圖進行評估。
論文三:Repulsive Shells
作者:Josua Sassen, Henrik Schumacher, Martin Rumpf, Keenan Crane
機構(gòu):巴黎薩克雷高等師范學(xué)院,佐治亞大學(xué),波恩大學(xué),CMU
形狀空間是對幾何數(shù)據(jù)進行非線性插值、外推和平均的有力工具,但以前的形狀空間允許幾何體以非物理方式自相交。在這項工作中,作者引入了一種幾何體能自然避免相交的形狀空間,以及一種自適應(yīng)碰撞勢能,能在細化收斂的同時防止碰撞。
論文四:Lightning-Fast Method of Fundamental Solutions
作者:Jiong Chen, Florian Sch?fer, Mathieu Desbrun
機構(gòu):法國國家信息與自動化研究所,佐治亞理工學(xué)院,巴黎綜合理工學(xué)院
論文地址:http://www.geometry.caltech.edu/pubs/CSD24.pdf
在這項工作中,作者引入了一種基于逆Cholesky因式分解的變分預(yù)處理器,以提高由邊界積分方程離散化的密集系統(tǒng)的求解效率,從而有效解決基于邊界的方法中常見的可擴展性問題。
論文五:Robust Containment Queries Over Collections of Rational Parametric Curves via Generalized Winding Numbers
作者:Jacob Spainhour, David Gunderman, Kenneth Weiss
機構(gòu):科羅拉多大學(xué)波爾得分校,印第安納大學(xué)醫(yī)學(xué)院,勞倫斯利弗莫爾國家實驗室
論文地址:https://arxiv.org/abs/2403.17371
在這項工作中,作者通過一種數(shù)值穩(wěn)定算法,將廣義纏繞數(shù)理論擴展到有理參數(shù)曲線的非結(jié)構(gòu)化集合,從而在任意位置對非水密和自相交形狀進行穩(wěn)健而準確的包含分類(containment classification)。
榮譽提名
論文一:Solid Knitting
作者:Yuichi Hirose, Mark Gillespie, Angelica M. Bonilla Fominaya, James McCann
論文二:PEA-PODs: Perceptual Evaluation of Algorithms for Power Optimization in XR Displays
作者:Kenneth Chen, Thomas Wan, Nathan Matsuda, Ajit Ninan, Alexandre Chapiro, Qi Sun
機構(gòu):紐約大學(xué),Meta
論文地址:https://achapiro.github.io/Che24/che24.pdf
項目主頁:https://kenchen10.github.io/projects/sig24/index.html
顯示屏是無線XR設(shè)備的主要電池消耗源。節(jié)能渲染可以減少功耗,但會犧牲視覺質(zhì)量。在這項工作中,作者通過電子測量原型和大規(guī)模感知研究,調(diào)查了流行的VR顯示和渲染架構(gòu)。其中,milliwatt-to-quality模型指導(dǎo)了電池感知渲染、顯示硬件設(shè)計和眼動追蹤決策。
論文三:CLAY: A Controllable Large-scale Generative Model for Creating High-quality 3D Assets
作者:Longwen Zhang, Ziyu Wang, Qixuan Zhang, Qiwei Qiu, Anqi Pang, Haoran Jiang, Wei Yang, Lan Xu, Jingyi Yu
機構(gòu):上??萍即髮W(xué)、影眸科技、華中科技大學(xué)
項目主頁:https://github.com/CLAY-3D/OpenCLAY
在這項工作中,作者提出了全新的3D原生Diffusion Transformer生成式大模型CLAY,旨在輕松將想象力轉(zhuǎn)化為3D模型。CLAY由一個擁有15億參數(shù)的模型構(gòu)成,擅長創(chuàng)建高質(zhì)量、逼真的3D資產(chǎn),使專家和新手都能重新點燃創(chuàng)造力,將充滿活力的想法變?yōu)楝F(xiàn)實。
論文四:DressCode: Autoregressively Sewing and Generating Garments From Text Guidance
作者:Kai He, Kaixin Yao, Qixuan Zhang, Jingyi Yu, Lingjie Liu, Lan Xu
機構(gòu):上??萍即髮W(xué)、影眸科技、賓夕法尼亞大學(xué)
論文地址:https://arxiv.org/abs/2401.16465
項目主頁:https://sites.google.com/view/projectpage-dresscode
在這項工作中,作者展示了一種專為3D服裝設(shè)計的生成式AI框架DressCode。它利用自然語言的能力,集成了用于縫紉圖案生成的SewingGPT和經(jīng)過微調(diào)的擴散模型來合成PBR紋理,展示了用于服裝生成、補全和編輯的交互友好應(yīng)用。
論文五:Bilateral Guided Radiance Field Processing
作者:Yuehao Wang, Chaoyi Wang, Bingchen Gong, Tianfan Xue
機構(gòu):香港中文大學(xué)
論文地址:https://arxiv.org/abs/2406.00448
項目主頁:https://bilarfpro.github.io/
在這項工作中,針對一組具有光度變化的多視角圖像,作者通過解開不同視角間不一致的相機處理,重建高質(zhì)量的輻射場而不會產(chǎn)生「浮動物」。此外,作者還提出了一種輻射修飾方法,可以將用戶提供的2D修飾提升到3D,實現(xiàn)整個場景達到一致且驚艷的呈現(xiàn)效果。
論文六:Fabric Tessellation: Realizing Freeform Surfaces by Smocking
作者:Aviv Segall, Jing Ren, Amir Vaxman, Olga Sorkine-Hornung
機構(gòu):蘇黎世聯(lián)邦理工學(xué)院,愛丁堡大學(xué)
論文地址:https://igl.ethz.ch/projects/3dsmocking/3dsmocking_paper.pdf
在這項工作中,作者提出了一種用平整織物實現(xiàn)自由曲面的新方法,通過利用一種稱為「縫合」的技術(shù),將織物上的點縫合在一起,從而產(chǎn)生曲率。給定一個目標表面和所需的拼接圖案,就能輸出相應(yīng)的二維拼接圖案,通過將指定的點縫合在一起就能制作出織物。制作出的紡織品近似于目標形狀,并呈現(xiàn)出賞心悅目的褶皺。
論文七:Capacitive Touch Sensing on General 3D Surfaces
作者:Gianpaolo Palma, Narges Pourjafarian, Jürgen Steimle, Paolo Cignoni
論文八:SMERF: Streamable Memory Efficient Radiance Fields for Real-time Large-scene Exploration
作者:Daniel Duckworth, Peter Hedman, Christian Reiser, Peter Zhizhin, Jean-Fran?ois Thibert, Mario Lu?i?, Richard Szeliski, Jonathan T. Barron
論文九:Spin-It Faster: Quadrics Solve All Topology Optimization Problems That Depend Only on Mass Moments
作者:Christian Hafner, Micka?l Ly, Chris Wojtan
論文十:Ray Tracing Harmonic Functions
作者:Mark Gillespie, Denise Yang, Mario Botsch, Keenan Crane
機構(gòu):CMU,多特蒙德工業(yè)大學(xué)
論文地址:https://markjgillespie.com/Research/harnack-tracing/HarnackTracing.pdf
在這項工作中,作者引入了一種與球體追蹤類似的方法——Harnack追蹤,用于完全不同類別的由調(diào)和函數(shù)編碼的表面,開辟了可視計算的新的可能性。該方法比簡單的光線步進采取更大的步長,避免了通用根查找方法常見的數(shù)值問題,并且像球體追蹤一樣,每一步只需要執(zhí)行函數(shù)的逐點評估
論文十一:Seamless Parametrization in Penner Coordinates
作者:Ryan Capouellez, Denis Zorin
論文十二:Theory of Human Tetrachromatic Color Experience and Printing
作者:Jessica Lee, Nicholas Jennings, Varun Srivastava, Ren Ng
時間檢驗獎
今年是ACM SIGGRAPH設(shè)立時間檢驗獎(Test-of-Time Award)的第二年,評選范圍涵蓋了2012年至2014年在SIGGRAPH會議上展示的論文。
本次獲獎?wù)撐墓灿兴钠?,它們在過去十年中對計算機圖形學(xué)和交互技術(shù)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
論文一:3D Shape Regression for Real-Time Facial Animation(2013)
作者:Chen Cao, Yanlin Weng, Stephen Lin, Kun Zhou
機構(gòu):浙江大學(xué),微軟亞洲研究院
獲獎理由:在這項工作中,作者介紹了一種利用單目RGB攝像頭進行實時、精確3D人臉跟蹤和表演捕捉的開創(chuàng)性方法,為在移動設(shè)備上創(chuàng)建逼真的面部動畫開辟了一條路徑。
論文地址:http://www.kunzhou.net/2013/vface.pdf
論文二:Femto-Photography: Capturing and Visualizing the Propagation of Light(2013)
作者:Andreas Velten, Di Wu, Adrián Jarabo, Belén Masiá, Christopher Barsi, Chinmaya Joshi, Everett Lawson, Moungi Bawendi, Diego Gutierrez, Ramesh Raskar
機構(gòu):MIT,薩拉戈薩大學(xué)
獲獎理由:在這項工作中,作者介紹了一種捕捉光傳輸?shù)南到y(tǒng)。它能制作反射和散射等著名現(xiàn)象的慢動作視頻,為計算機圖形學(xué)的核心概念創(chuàng)造出前所未有的可視化效果。
論文地址:https://dspace.mit.edu/bitstream/handle/1721.1/82039/Bawendi_Femto-photography.pdf?sequence=1&isAllowed=y
論文三:Robust Inside-Outside Segmentation Using Generalized Winding Numbers(2013)
作者:Alec Jacobson, Ladislav Kavan, Olga Sorkine-Hornung
機構(gòu):蘇黎世聯(lián)邦理工學(xué)院
獲獎理由:在這項工作中,作者定義了一種用于識別三維網(wǎng)格內(nèi)部體積的穩(wěn)健算子。它已成為操作網(wǎng)格的標準工具箱的關(guān)鍵元素,例如網(wǎng)格間的布爾運算和四面體化算法。
論文地址:https://users.cs.utah.edu/~ladislav/jacobson13robust/jacobson13robust.html
論文四:How do Humans Sketch Objects? (2012)
作者:Mathias Eitz, James Hays, Marc Alexa
機構(gòu):柏林工業(yè)大學(xué),布朗大學(xué)
獲獎理由:在這項工作中,作者介紹了一個包含20000幅物體草圖的首創(chuàng)數(shù)據(jù)庫,并演示了如何使用該數(shù)據(jù)庫。該數(shù)據(jù)庫在推動草圖生成、清理、識別和檢索等廣泛領(lǐng)域的研究方面發(fā)揮了重要作用。
論文地址:https://cybertron.cg.tu-berlin.de/eitz/pdf/2012_siggraph_classifysketch.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