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Redis,實現0點自動截止
隨著互聯(lián)網時代的發(fā)展,開發(fā)人員不得不與大量的數據打交道。在某些時候,我們需要按照一定的時間規(guī)則對數據進行操作,例如每天晚上定時更新緩存。而Redis正是非常適合用于這種場景的,它提供了一些操作來實現定時任務,本文將介紹如何通過Redis實現0點自動截止的定時任務。
一、Redis的定時操作
Redis提供了兩個命令,用于設置過期時間。分別為:`EXPIRE`和`EXPIREAT`。
`EXPIRE`命令用于設置key的過期時間,單位為秒。當過期時間到達,key會被自動刪除。例如,以下命令將鍵mykey設置為在3600秒后過期:
redis> SET mykey "微技術之家"
OK
redis> EXPIRE mykey 3600 #設置過期時間為1小時
1
redis> TTL mykey #查詢剩余時間,單位為秒
3600
可以看到,在設定過期時間后,還可以查詢當前key的剩余過期時間,以及使用`PERSIST`命令來取消過期時間。
`EXPIREAT`與`EXPIRE`類似,但是它接受的過期時間參數為時間戳。例如:
redis> SET mykey "微技術之家" EXPIREAT 1690646400 #設置過期時間為2023年7月30日0點
OK
redis> TTL mykey
3600
另外在設置過期時間時,也可以直接指定時間戳。
除此之外,Redis還提供了一些其他的命令來實現定時操作,例如:`ZADD ZRANGEBYSCORE`等。
二、實現0點自動截止
基于Redis提供的過期時間,我們很容易就可以實現0點自動截止的功能。
1.在Redis中,存儲所有需要自動截止的key。
redis> SADD expire_keys key1 #存儲需要過期的key
redis> SADD expire_keys key2
可以使用`SADD`命令將所有需要自動截止的key存儲在一個set中。
2.每天0點時,使用計劃任務執(zhí)行腳本,批量操作set中的key的過期時間。
在Linux系統(tǒng)中,可以使用crontab來設置計劃任務。例如:
0 0 * * * /bin/bash expire.sh
`expire.sh`腳本中可以使用Redis的`EVAL`命令,執(zhí)行Lua腳本批量更新所有需要自動截止的key的過期時間。腳本如下:
#!/bin/bash
# Redis host and port
REDIS_HOST="127.0.0.1"
REDIS_PORT=6379
# Set expire time
EXPIRE_TIME=3600
# Redis expire keys set
REDIS_SET="expire_keys"
# Redis eval lua script
LUA_SCRIPT='
local keys = redis.call("SMEMBERS", ARGV[1])
for _, key in iprs(keys) do
redis.call("EXPIRE", key, ARGV[2])
end
'
redis-cli -h ${REDIS_HOST} -p ${REDIS_PORT} eval "${LUA_SCRIPT}" 0 "${REDIS_SET}" "${EXPIRE_TIME}"
可以看到,腳本中定義了需要截止的時間為3600秒(即一小時),獲取所有需要截止的key,然后逐一設置過期時間。
本文介紹了Redis的過期時間機制,以及通過定時任務實現0點自動截止的過程。通過合理使用Redis提供的命令和腳本,我們可以非常方便地實現各種定時任務,提高數據操作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