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員的年齡,沒有話題的話題
在中國,咱們軟件行業(yè)好像有這么一個潛規(guī)則:程序員==吃青春飯的,這使得程序員的年齡問題顯得相當敏感,這里我先來講個故事:(估計不少老牛們都知道,莫笑)
記得是02年吧,.NET剛出來,有個網(wǎng)友寫了這么一個求助帖:
我是一個五十歲的程序員,會BASIC, VB, C, C++, Pascal, ASM, FORTRAN 還會 Java,現(xiàn)在想學c#,不知道晚不晚,還能學么?
當時在短短的時間內,嘲笑聲和批評聲淹沒了整個帖子,笑話樓主老而無能的,笑話樓主泛而不精的,笑話樓主來跟年輕人搶飯碗的……直到幾百樓之后,才有人發(fā)現(xiàn)了樓主的一個回帖:“我的名字叫譚浩強”
尷尬...
發(fā)帖的網(wǎng)友給大家開了個冷玩笑,很冷,冷的尷尬... 不得不承認,這說明咱們中國的程序員們有點問題。大家還記得韓愈的《師說》里面指出了當時的學術界“恥為師”的病態(tài)(也就是拜人為師被認為是丟人的事),而現(xiàn)在,我們是不是也發(fā)生了類似“恥為老程序員”的事情呢?
在國外,大家都知道,那些衣食無憂的老外們大多都把工作當作生活的一部分,注意,career和job這兩個詞是不同的。因為他們經(jīng)濟發(fā)達,物質文明發(fā)達,所以在職業(yè)生涯上就比較側重于追求屬于自己的精神文明,編程對于國外的程序員們來說,是career,是一種比興趣和愛好更崇高的精神文明活動,與年齡是完全無關的,大家也都知道國外四五十歲的程序員大有人在。
在國內,從98,99年IT興起,我們這一帶人對編程這種高新(或高薪)技術也表現(xiàn)出了很大的熱情,于是程序員階級誕生了。當時,在大家看來程序們是那種靠純智力來拿高薪的職業(yè)(job),于是乎許多有志青年也投身此行,高考計算機專業(yè)分數(shù)暴高。但我認為,當時一大部分同行是沖著job來的,而不是career,也許根本就不怎么愛好編程這一行業(yè),只是想有個好的job,多賺些錢來孝敬父母疼妻愛子,這很正常,畢竟我們的物質文明還不發(fā)達。然而,如果沒有濃厚的興趣和愛好,編程就是一種繁重的體力勞動,這使得很多原本就不怎么愛好這一行的程序員們不到30歲就匆匆結束了自己的編程生涯,并散播了30歲精力耗竭的恐怖。
從此,咱們國家的編程行業(yè)也就有了這么一條deadline,大家也都對自己年齡的一天天增長感到不安,于是年齡話題變得敏感;同理,性別話題也變得敏感。
其實編程就是個腦力活動,就像象棋一樣,你喜歡感興趣的話,6歲就可以玩,60歲還可以玩;如果你對它的感情更深一層,還可以做個職業(yè)的棋手,玩一輩子!盡管人是有差別的,有天資之差別,有環(huán)境之差別,但就像許多同行愛好籃球足球一樣,并不一定要求你自己成為***高手,只要愛好這項活動,能從中獲得自己的精神文明就好!
聞道有先后,術業(yè)有專攻
作為年長的程序員,我們只不過是早入行幾年,不必對新人進行嚴格的審查,也不必驚恐自己一天天老去,年輕人們開始一點點接管我們的世界,只要我們還會思考,我們就能繼續(xù)做我們喜歡的coding
作為“術業(yè)有專攻”者,年紀輕輕便專攻某一行,也要知道自己的“術業(yè)”之“?!?。既然“?!绷?,也就必然會在其它方面比別的同行們有所差距,所以大家也就不要害怕被年輕人們搶掉了飯碗。
做學問最忌諱的就是浮躁,我們都應該以一顆平常心來走自己的職業(yè)生涯道路,把大家聚到一起來的是共同的career,共同對技術的追求精神,不管你來自何方,多大年齡,是男是女,只要把開發(fā)當作是自己的職業(yè),我們就是平等的同行!
文章鏈接:http://www.cnblogs.com/blodfox777/archive/2008/10/10/1307685.html
【編輯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