漸進的蘋果
這大概是最近IT領域中的一個頭號新聞了。這位蘋果的精神領袖式的人物,在病假半年之后,再一次回到了蘋果,同時出現(xiàn)的,還有萬眾矚目的蘋果的IPHONE 3GS。
當人們都津津樂道于喬布斯近乎傳奇的經(jīng)歷時,有一個人,已經(jīng)漸漸為大眾所淡忘,這就是John Sculley(約翰·斯卡利),1983年出任首席執(zhí)行官,1993年從董事長的位置上離開蘋果的與喬布斯充滿著恩怨情仇的“伙伴”。
如果說,在理論界,尼葛洛龐帝是第一個提出媒介融合概念的學者的話,那么,在實業(yè)界,斯卡利就應該是第一個打算將它付諸現(xiàn)實的企業(yè)家。早在1992年,他就意識到“未來真讓人興奮,它不會慢慢演進,而是轟轟烈烈的來場革命”,“事實上革命已經(jīng)開始,我不是在講科幻故事,我們已經(jīng)從工業(yè)時代步入資訊時代,從物質時期邁向心智時期”。
他準確地預見到了數(shù)字化的大勢所趨,比如他堅信電視頻道由于壓縮技術的出現(xiàn)而增加到六百個,他還堅信電子購物(今天稱為電子商務)會革新人們數(shù)千年的貿易歷史,至于無線電話、袖珍電腦以及真實影像溝通方式等等諸如此類的說法,都讓他成為有那么一點凡爾納式的科幻小說家,然而,他的預言,今天都成為了現(xiàn)實,比如說,iphone就是典型的無線電話加上袖珍電腦。
斯卡利不僅僅是一位嘴巴上說說的布道士(他在1992年的確馬不停蹄地出現(xiàn)在各種演講場合和電視上,兜售他的理念),在他預測了2001年電子傳播產業(yè)將達到三兆五千億美金的市場規(guī)模之后,牛頓(Newton)計劃上馬了。這個當時令人興奮的手提電腦計劃,今天看來也很簡單:不就是電腦+電話嘛!
這個當年由于各種各樣的原因最后夭折的計劃,某種程度上,借“iphone”而獲得重生。事實上,雖然斯卡利和喬布斯后來反目成仇,但前者的“大媒體”的融合思想,喬布斯并沒有拋棄。世間大多數(shù)人都看到的是,喬布斯在iphone上一如既往地執(zhí)著于他的設計理念,但卻很少有人注意到,蘋果的核心理念早已從設計一件藝術品變?yōu)榱舜蛟烊藗冏畛S玫氖殖纸K端。在這個終端上,蘋果將和人們時時刻刻地接觸著,換言之,iphone,已經(jīng)成為了一個各路媒體集中的媒體平臺:元媒體。
蘋果原來只是一個電腦制造商,它的產品某種角度講,屬于一種“利基”產品:一小撮人(以設計人員為主)對它極其喜愛。在普羅大眾眼里,蘋果與其說在制造一個商業(yè)產品,還不如說它在打造一件藝術品。但是,在依然堅持設計領先的招牌下,蘋果早已經(jīng)發(fā)生了極大的本質上的改變:iphone不再是利基產品了,而是一件大眾化的精英產品。蘋果那件薄得可以塞進信封的筆記本電腦只是叫好,但iphone,是的的確確地叫好又叫座的。
當人類已經(jīng)跨入3G時代后,喬布斯和他的蘋果都意識到,人們的隨身終端將從電腦轉變?yōu)槭謾C,或者說,手機將被賦予更多的功能使得它足可以和電腦匹敵。媒介融合只是一種大勢,想在這個大勢中獲取最大的利益,控制終端是不二法門。英特爾以CPU控制了電腦這個終端,微軟以操作系統(tǒng)控制了電腦使用的終端,google力爭要成為人們上網(wǎng)的第一入口,而蘋果,死守著設計型電腦,又如何能成為一個巨頭?
事實上斯卡利是睿智的,作為一個商業(yè)先驅,他的遠見是不爭的事實??肆诸D就受他的影響很深,以至于整個克林頓時期都是以高科技為重的政策施展,后來高速發(fā)展的經(jīng)濟也證明了這一政策的合理性。
雖然,斯卡利在蘋果的日子最終以出局而告終,之后在光譜的職業(yè)生涯也不過短短四個月。但他十七年前關于媒介融合的那些言論,正如《大媒體潮》的作者凱文曼尼所說:
“有如美國獨立戰(zhàn)爭時期的愛國者保羅李維爾警告英軍要來的呼聲一樣,傳遍企業(yè)界?!?/P>
【編輯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