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FCC寬帶計劃:誰是贏家,誰又會是輸家
據國外媒體報道,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FCC)的全國寬帶計劃的目的是造福所有美國人,但并不是每個群體或公司都樂見其成。一般來說,當政府加入提高國家互聯網質量和可用性的行動時,那么就會出現贏家和輸家。該計劃的實際執(zhí)行情況可能會隨著國會的插手而改變,不過我們現在可以這里預測一下誰將是此次寬帶計劃的贏家,誰又會是輸家。
贏家一:100萬個家庭和社區(qū)
這一寬帶計劃的一個主要的長期目標是,到2020年,為1億個家庭提供100Mbps的寬帶,并在社區(qū)網站(例如學校和政府大樓)安裝1Gbps的寬帶。這意味著大多數家庭和社區(qū)最終都能享受超快速的互聯網連接。
贏家二:無力負擔或訪問互聯網的群體
這一寬帶計劃的另一個主要目標是免費或廉價的無線寬帶的可用性,這些寬帶屬于聯邦通訊委員會確定拍賣的部分無線頻譜。其重點是為國內那些無力負擔目前互聯網費用的群體提供基本的互聯網服務。
贏家三:無線運營商
如VerizonWireless和AT&T等無線運營商渴望更多無線頻譜,以便滿足越來越多的需要大量數據傳輸的智能手機的需求。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計劃劃撥500MHz頻譜給這些運營商。獲知此消息的無線產業(yè)集團CTIA興奮異常。
輸家一:廣播電視公司
政府推行這一寬帶計劃所需的頻譜主要依靠廣播電視公司自愿放棄其手中現有的部分頻譜,而后用于無線寬帶。雖然看上去廣播電視公司握有選擇權,但如果他們選擇不合作,那么政府可能會強迫他們放棄(部分頻譜)。如果廣播公司不得不開始共享頻譜或使用低功耗蜂窩廣播發(fā)射機傳送節(jié)目,那么局面可能會變得很難看。那些依賴廣播電視的聽/觀眾可能會發(fā)現,他們享受的服務質量并沒有改進,而只是單純地存在而已。
輸家二:立法者
那些曾經掌管全國寬帶計劃生死的國會議員們會發(fā)現,他們現在拿在手里的是一塊燙手的山芋——要搞清楚該怎樣實施這一計劃。這一計劃的成本可能高達120-250億美元,雖然聯邦通訊委員會希望通過拍賣頻譜收回這些成本,但對納稅人來說,這可是天價。
未知一族:互聯網服務供應商
諸如康卡斯特(Comcast)等互聯網服務供應商們得到聯邦通信委員會的授權,正建設自己的網絡基礎設施并為更多人提供更好的服務。但是,政府的幫助對這些公司將面臨何種監(jiān)管,以及是否要繼續(xù)依靠私人投資等方面提出質疑。服務提供商看似對目前的提議很滿意,但情況可能將隨著國會和聯邦通訊委員會逐步深入地介入全國寬帶問題而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