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過去兩年營收不敵老平臺
iSuppli 旗下數據分析公司 IHS 前天公布了過去兩年間四大移動程序商店的營收排名,表中的總規(guī)模是這四大商店之和,不包括 Windows Phone、webOS 平臺以及零碎的小型 Android 商店。
其中蘋果(Apple)App 商店在 2010 年依然遙遙領先,是另外三家之和的四倍多。但相比前年來說,領先幅度已經沒有那么大。值得一提的是蘋果 App 商店目前有大約 20% 的營收來自 iPad 程序,RIM 和諾基亞(Nokia)都沒有相關設備,Android 去年的那些平板也和沒有差不多。隨著今年 PlayBook 和 Android 3.0 平板的上市,蘋果 App 商店的領先幅度很可能會進一步下滑。
程序數量破 15 萬的第二大程序商店 Android 市場在營收方面低于黑莓 App 世界和諾基亞 Ovi 商店可能有些出人意料、Ovi 商店驚人的營收增幅估計也超出了很多人的想象。其實原因很簡單:
Android 市場免費程序所占比例高于其它平臺且不乏高素質作品。
受 Google Checkout 的限制,很多地區(qū)的用戶無法直接購買付費程序。
結果就是開發(fā)者在 Android 上更傾向于免費程序加廣告的形式。相比之下,兩個老平臺的支付途徑覆蓋更為廣泛,特別是 Ovi 商店,已經可以通過全球的 100 多家運營商建立的運營商直接支付。
這組統(tǒng)計數字雖然反應了 Android 面臨的一些問題,但并不能說明 Android 開發(fā)的獲利前景無法匹敵黑莓與 Ovi 商店。哪怕不計免費程序的廣告收入,隨著 Android 平板的大舉進攻與諾基亞新策略對 Symbian 開發(fā)社區(qū)造成的極大負面影響,Android 市場的營收將會很快超越這兩個老平臺。真正的威脅很可能來自尚在起步階段的 Windows Phone,它將會繼承 Ovi 商店在全球的運營商支付途徑。
與眾不同的中國 Ovi 商店
對于一開始提到的統(tǒng)計數字,中國 Ovi 商店的用戶可能會覺得尤為不可思議,畢竟登陸 Ovi 看到的大部分程序都沒什么吸引力,即便用 Symbian^3 機型登陸 Ovi 商店,獲得的推薦很多也是簡陋的 Java 游戲。
但其它地區(qū)不是這樣。自去年第四季度,諾基亞大幅降低準入門檻、完善覆蓋全球的運營商支付體系之后,Ovi 商店迎來了飛速增長,去年 12 月,Ovi 商店全球范圍日下載量已經突破 350 萬次。Symbian^3 機型的 GPU 提升也促使 Gameloft、EA Mobile、Rovio 等公司將大量畫質不錯的 3D 游戲移植過來。
中國 Ovi 商店的質量問題主要源自政策的不同。絕大部分國家與地區(qū)的 Ovi 商店都是開發(fā)者直接將程序提交給諾基亞進行銷售,和蘋果 App 商店相同。但中國地區(qū)不一樣,下圖是美國 Ovi 商店與中國 Ovi 商店目前游戲銷售前 12 的區(qū)別:
為了確保完全遵守當地法律,諾基亞中國要求國外的付費程序通過擁有代理資質的公司引進銷售,比如憤怒的小鳥就是由北京靈迅互動科技引進。這樣一來不但有分賬問題,還導致大部分新出現的付費程序無法登陸中國 Ovi 商店。極少數進來的也往往要拖很長時間,憤怒的小鳥就拖了幾個月。用一位運營商朋友的話說,“在一個違法成本很低的地區(qū)這么做毫無意義”——至少純粹站在商業(yè)角度考慮確實如此。
諾基亞全面轉向 Windows Phone 的現在,Ovi 商店遲早會淪為 S40 專用商店,針對它的進一步討論似乎已經沒有意義?;蛟S微軟主導的 Windows Marketplace 在進入這塊市場的時候采取的策略會更加靈活、更加適應當地風氣。
【編輯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