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G網(wǎng)絡只是造勢 未來發(fā)展仍不可高期望嗎
4G在之前的一篇名為《等到家庭固網(wǎng)寬帶到100M后再考慮4G發(fā)展——4G造勢無實際意義!》的簡評中遭到了質疑。
這位曾當過TD-SCDMA論壇秘書長的分析師確實對于通信行業(yè)具有良好感覺,其結論清晰而明確:“4G對市場投資心理上的影響是沒有基本面支持,4G(陳所指的4G主要是LTE)只是造勢”。結合中金上個月同樣由陳所執(zhí)筆的報告《中國的移動數(shù)據(jù)需求正在騰飛》,報告認為“LTE未來3-5年缺乏實質性意義”,其論據(jù)主要在于兩個層面,***個層面認為LTE相對3G的性價比優(yōu)勢不夠,強行啟動LTE不足以帶動需求;第二個層面認為LTETDD仍有別于主流的LTEFDD標準,強行推廣LTETDD不足以帶動規(guī)模。
LTE的競爭對手是誰?不是3G,而是HSPA+。與LTE完全相對3G另起爐灶不同,HSPA+是一種基于3G的增強技術,之前HSPA+一般被劃入3G范疇,但在一些運營商的強烈要求下,去年12月ITU把HSPA+正名為4G標準。這一事件不僅反映了現(xiàn)實利益格局的變化,更是打破了全球通信業(yè)幾年來被有意營造的“褒LTE、貶3G”氛圍。
在技術上,HSPA+和LTE是同層次的,都是依靠高階調制和MIMO來提高速率,在所占帶寬相同的情況,兩種技術的單站頻譜效率基本差不多,PA+略差一點,同時兩種技術各有優(yōu)缺點。在大規(guī)模組網(wǎng)條件下,LTE所面對的同頻干擾問題更嚴重(這點TDD和FDD都一樣),這點上PA+優(yōu)于LTE;而在通過增加信道帶寬以提高速率方面(比如希望信道占用10M以上的帶寬),則LTE技術非常適應,PA+則需要進行會帶來一定速率損失的載波聚合,這點上LTE優(yōu)于PA+。如果以10M頻段大規(guī)模組網(wǎng),LTE相對PA+的性能總體上差不多。
但在成本上,PA+和LTE這兩種技術層次上沒有本質區(qū)別的制式,則相差極大。LTE是一種和目前世界上大規(guī)模商用的任何制式的移動系統(tǒng)都完全不同的系統(tǒng),建設LTE網(wǎng)絡一定意味著巨額的投資支出、一定的技術不確定性和幾年的網(wǎng)絡優(yōu)化成熟時間;而PA+是在3G原系統(tǒng)的基礎上疊加出來的網(wǎng)絡,建設PA+網(wǎng)絡一般只需要軟件升級以及很短的優(yōu)化時間。而升級成本的差別正是之前設備業(yè)熱衷于造勢LTE的原因,如果運營商大規(guī)模上LTE,巨額的資本支出就形成了;如果運營商選擇PA+,設備商最多拿點軟件版本升級費用。如果LTE市場沒有被如期啟動,幾大設備商們這一兩年的收入增加點在何處,這個問題具有非常大的不確定性。
既然成本差異如此懸殊,那么為何很多運營商也積極參與到了LTE造勢當中,甚至成為主角?由于PA+是在3G網(wǎng)絡上衍生出來的,則WCDAM、CDMA2000和TD-SCDMA都有自己的相應的PA+技術,但正如WCDMA為3G主流,WCDMA的PA+也是PA+的主流,擁有最成熟的產(chǎn)品、最多的供貨和相對***的價格。這樣,對于原來的WCDMA運營商來說,向PA+演進就是一個性價比極高的道路,隨著美國一些運營商的先行,通過PA+升級向4G邁進將是2011年主流運營商網(wǎng)絡演進的主旋律。
而余下的那些使用了非WCDMA甚至非3G的運營商,沒有成熟的PA+可選擇,則不得不提前開始進行LTE的造勢,在“演進”上不落下風是運營商兩大核心面子問題之一(另外一個是“轉型”)。目前LTE造勢中“最靠譜”的3家運營商,中國移動是運營GSM/TD-SCDMA的;Verizon是運營CDMA的;軟銀Willcom是運營PHS。未來這些相對不那么“主流”的運營商將成為繼續(xù)推進LTE的主力。
那么,世界上非WCDMA的運營商有很多,靠這些運營商支持,能否讓LTE的大規(guī)模啟動?可能性很小,原因如下:***,當前運營商普遍缺錢,運營商承擔不了大規(guī)模建設LTE的資本支出;第二,數(shù)據(jù)業(yè)務速率越高盈利能力越低,沒有需求的急迫推動,運營商沒有動力投資升級網(wǎng)絡;第三,LTE是一項仍存風險的技術,LTE的同頻干擾挑戰(zhàn)比TD-SCDMA都要嚴重,LTE大網(wǎng)要穩(wěn)定需要幾年時間,同時LTE-Advanced也在臨近,幾年后可能馬上又會面臨向LTE-Advanced的演進。所以在2~3年內,理性的運營商應該不會選擇上馬大規(guī)模的LTE建設,LTE將更多地定位為預商用試驗和熱點部署,運營商們將靜待Advanced的明朗。當然個別運營商可能不差錢,但如果在近年就強行大規(guī)模上馬LTE很可能就是它的轉折點。
然后再談一下關于LTETDD的問題。
LTE包括后續(xù)的Advanced里的FDD和TDD兩種技術的接近程度史無前例,如果一定要拿百分比表示差別,10%都偏大。另外一方面,隨著未來無線技術的信道占用帶寬越來越寬,TDD制式的吸引力在增大,頻譜如土地,F(xiàn)DD用地是TDD的兩倍,F(xiàn)DD就好比買個大房子,為兩位常客準備兩個客房;TDD就好比買個小房子,只留一個客房但安排兩位??湾e開。今后隨著頻譜越來越稀缺,運營商需購買的頻譜寬度越來越大,TDD模式的經(jīng)濟性會越來越有吸引力。因此,在未來的LTE-Advanced里,TDD和FDD完全可以同時成為主流,甚至在更將來超越FDD的主流地位。
但TDD成為國際主流的前提是中國需要有一定的策略。“自主創(chuàng)新”是不需要喊的,喊不會讓別人害怕,專利的白紙黑字就在那里,核心專利屬誰與喊叫的聲音大小沒有關系。把LTETDD當WCDMA一樣做,華為、中興和大唐的產(chǎn)品照樣能輸出到全世界,利益之爭該咋咋地;把LTETDD當TD-SCDMA一樣做,“全球合作只不過是個禮貌性的噱頭而已”,國外運營商只給面子不掏錢。正如瑞典或者芬蘭沒有老在那兒喊WCDMA是自主創(chuàng)新,WCDMA征服了全世界;高通老在那兒喊CDMA是自主創(chuàng)新,全世界聯(lián)手征服了高通。
4G主流在2011年以及往后1~2年,非HSPA+莫屬,全球運營商通過PA+向4G邁進將成為趨勢;其次,LTE將更多地定位為試驗和試用,但LTE所引出的運營商投資對設備商極為重要,LTE也對某些運營商也極為重要,LTE的全球造勢仍將如火如荼;TDD有條件成為主流,但前提要中國策略得當;***,在大量電信分析師人云亦云且不知所云的情況下,陳昊飛的報告直擊要點,有膽有識,只是論據(jù)上稍有瑕疵。
【編輯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