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和個性化:手機推送系統(tǒng)的未來
推送和消息提醒已經是智能手機的重要功能。雖然它們可以幫助我們及時獲取各種信息,但有時也會分散我們的精力、降低辦事效率。比如你可能在辦公時收到Draw Something的邀請而打亂工作節(jié)奏,或者在睡覺時被微博新增僵尸粉的提醒聲吵醒。實際上在這兩種情景中,這些推送提醒對你來說是完全沒有價值的。
那么智能手機等設備應該如何根據用戶需求定制更個性化的推送系統(tǒng)呢?至少可以從地點、情景模式和對象這三個不同的手段尋求突破。

人們幾乎會一直攜帶著他們的智能設備,但是在不同的地點對推送有著不同需求。比如工作中人們可能只需要和工作有關的提醒消息,而回家則需要關注更多的休閑與居家類的輕松話題。依據地點而推出差異化的推送服務并不難實現。手機可以依靠GPS功能定位,再將位置信息反饋給相關應用,應用依靠收到的信息可以進一步優(yōu)化推送服務。Gmail現在已經可以依據算法決定郵件的優(yōu)先級。那么依據位置信息算出哪些郵件與工作有關,再做出與地點相匹配的推送服務,這也并不是天方夜譚。
僅僅依靠地點來定制推送服務還遠遠不夠。如果我們在家辦公,這種基于地點的推送服務反而會適得其反。這個時候我們需要情景模式的幫助。手機本身已經內置一些情景模式,比如睡眠、靜音、辦公等。如果這些情景模式可以和各個應用無縫整合,依據用戶習慣推出一套與情景模式相適應的推送系統(tǒng),用戶只需簡單的切換便能達到自己想要的效果。比如加班辦公時,用戶只用將模式切換到工作模式即可。
消息來源的對象也很重要。你當然不想在深夜被僵尸粉的評論給驚喜,同樣你在任何時刻也不想錯過你深度關注的人所發(fā)出的消息和信息。因此,社交類應用依據用戶交往和互動信息,對高頻對象建立過濾器,使用戶可以時刻得到對方的一手信息也是需要重點考慮的問題。
當然,深層次的定制個性化的推送服務需要用戶本身的行為習慣和私人信息的支持,這對應用的隱私保護問題又是一個挑戰(zhàn)。但是在信息大爆炸的今天,通過智能推送使用戶及時掌握有價值的信息,是有效過濾信息,解決信息超載的重要前提。
圖片來源:nexgagdet 文章部分觀點參考來源:thenextweb
來源:http://tech2ipo.com/474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