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自己的云端數據到底在哪里嗎?
譯文如果大家已經把自己的數據交付云端,你清楚它們到底在哪里嗎?
當企業(yè)使用公共云供應商提供的基礎設施即服務(簡稱IaaS)存儲離線數據,處理過程當然很簡單——只需將對應數據發(fā)送到服務供應商的數據中心處即可。但問題是,這些數據中心在哪兒呢?
不少IaaS供應商都對自家數據中心的具體位置采取嚴格的保密措施,當然這似乎有利于保障信息安全。不過在某些情況下,客戶很可能需要了解自己的數據被存儲在何處,這樣才能保證業(yè)務查詢的低延遲。因此,客戶到底能不能弄明白自己的數據在哪?
這也正是一直困擾著IT咨詢企業(yè)GBQ公司業(yè)務及技術組主任Michael Dickson的問題。“客戶總是在問這類相同的問題,而且我認為他們的出發(fā)點很合理,”他指出。“不過我認為服務供應商將客戶的數據分散存儲在不同位置的設施中倒也沒什么可隱瞞的。”在他看來,那些世界一流的服務供應商都會創(chuàng)建起強勁的數據中心及傳輸網絡,以保證各設施之間良好的互通性并為客戶提供高可用性與數據安全保障。而要想做到這一點,數據必然會根據需求在多個數據中心之間轉移(例如自然災難、當地服務水平、資源與成本需求以及其它各類因素)。
對于那些迫切想了解數據存儲位置的客戶,大多數一線IaaS供應商都會在服務水平協議(簡稱SLA)大綱或者供應商網站中公示數據的走向。而在某些特定情況下,客戶甚至可以根據自己的意愿選擇基礎設施方案。
“大多數一線服務供應商在全球各地都建有數據中心,這保證了其業(yè)務在不同區(qū)域都能處于良好的運作狀態(tài),”RightScale公司的Michael Crandell評價道。這家企業(yè)專門幫助其它機構將數據遷移到不同云供應商的基礎設施中。“在大多數情況下,數據的存儲位置都很明確,算不上什么秘密。”
就以Amazon公司為例,他們推出的網絡服務Simple Storage Services(簡稱S3)產品就允許客戶在遍布世界各地的七個區(qū)塊中選擇最適合自己的位置,當然這種定制性選擇也會帶來價格的浮動。一套標準化AWS存儲方案每GB價格為12美分(僅限1TB以下的數據)。如果客戶指定將數據存儲在位于加利福尼亞州的設施中,那么每GB的價格則調整為14美分;而想存儲在南美,每GB價格將再升一步達到17美分。盡管AWS聲稱將不會公布數據中心的具體位置,但從他們提供的指示圖上我們基本能夠掌握這些設施的大體分布狀況。
其它供應商似乎也推出了類似的服務策略。從屬于Verizon的Terremark公司就擁有六個數據中心,這套設施網絡支持著公司的主打云產品。他們還計劃在未來再興建四個數據中心。到建設目標完全達成后,客戶將可以將自己的數據存儲在邁阿密、弗吉尼亞州的卡爾佩珀市、馬里蘭州的貝爾茨維爾市、香港、圣保羅、巴西或者阿姆斯特丹。這條消息已經通過電子郵件得到該企業(yè)管理者的證實。
這么說來,數據的存儲位置到底會帶來多大影響呢?Crandell認為,從整體上來講客戶往往希望他們的數據能存儲在與發(fā)起訪問的終端用戶距離不太遠的位置,這樣能夠有效降低響應延遲。數據與用戶之間的距離越遠,響應的速度也就越慢。在線零售商、金融機構以及博彩公司對于延遲問題總是特別敏感,他解釋道。“如果在比賽轉播或者電子商務網站上出現了哪怕半秒的固定延遲,用戶都很可能轉而使用別家的業(yè)務。”
而在其它一些情況下,客戶可能會特別希望自己的數據能夠被存儲在不同的地點。自然災害的發(fā)生使數據恢復與業(yè)務連續(xù)性成為萬眾矚目的課題,而分布式存儲無疑是最好的解決方案之一。建設多層次的冗余結構以及數據同步機制能夠保證個別地區(qū)發(fā)生災難或斷電事故時,其它位置的備份數據能夠馬上頂起重任,讓企業(yè)的業(yè)務得以延續(xù)。
印度最大的全球性電信企業(yè)Tata通信集團就深知這一優(yōu)勢的可貴。該公司技術與服務發(fā)展業(yè)務部門高級副總裁John Landau指出,Tata從2010年開始就分別通過印度本土與新加坡兩地的設施為客戶提供IaaS服務。他們希望能在短時間內打入美國和歐洲。不過就目前來看,他們的產品還僅僅能吸引到在印度與新加坡有客戶、研發(fā)團隊或者其它業(yè)務的公司。“這正是云服務所面臨的難題:盡管從概念上來講云算是一種全球性基礎設施,但客戶仍然希望能通過本地區(qū)的資源解決問題,”他總結道。
另外,對于某些重要客戶而言,把握信息走向、防止數據泄露所必要的監(jiān)管能力可能也不可或缺。Crandell與Landau都談到,這是歐洲國家業(yè)務處理的特色:保證信息不傳播到歐洲大陸以外。有些企業(yè)客戶的管理者甚至明確表示,他們不希望自己的數據跟美國扯上什么關系,因為那可能會受到美國愛國者法案的影響(這部法案以反恐為目的,有能力查看任何流入美國的資料內容)。
更重要的是,像支付卡行業(yè)以及與HIPAA相匹配的醫(yī)療信息等美國國內標準化規(guī)程并不要求這些資料一定要存儲在本國境內,Dickson告訴我們。相反,我們真正應該重視的是數據存儲所在地通過何種手段對其加以保護,以及如何落實這些措施。只要那些國際業(yè)務供應商能夠拿出鐵證,證明他們能夠在美國以外的區(qū)域對信息加以嚴格保護,那么在Dickson看來,數據具體存儲在哪里其實沒什么大不了。
“如果搞安全的專家,我并不太關注數據在哪里;我所關心的是如何將圍繞數據為核心的安全體制落實到位,”他說。“如果大家想知道自己的數據在哪,請記住一個前提——別動它,就讓它在那里繼續(xù)穩(wěn)定運行。”
原文鏈接: http://www.networkworld.com/news/2012/042512-cloud-data-258651.html?page=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