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在使用6年前的設備?你需要叉車式升級
譯文【51CTO 5月15日外電頭條】在過去的三五年間,IT預算充其量也不太多。這些預算主要用于對現(xiàn)有系統(tǒng)進行小打小鬧的改動,而不是購買新的軟硬件。與此同時,市面上出現(xiàn)的新技術不是很多。過去幾年主要還是對舊的軟硬件進行逐步改進,廠商發(fā)布的新技術基本上沒有得到大范圍的采用。
這方面的一個典例就是萬兆以太網(10 Gbit Ethernet)。萬兆以太網的銷售趨勢和價格(通常與銷售量有關)告訴了我們許多道理。萬兆以太網的價格終于跌下來了,而早在2007年和2008年預測采用率很高、價格很低的那些人(包括本人)預測錯了。只是現(xiàn)在,我們才看到了這一幕隱約可見。
所以,回到叉車式升級——我接觸的幾家企業(yè)在使用非常舊的光纖通道磁盤驅動器。有一回,我聽說某個站點使用的是早在2002年發(fā)布的146 GB光纖通道驅動器。IT工作人員還在使用2004年發(fā)布的300 GB光纖通道驅動器。這個站點在生產環(huán)境中同時運行這兩種磁盤,最近在RAID-5邏輯單元號(LUN)上遇到了雙重故障。發(fā)生這種狀況時,我們都知道。你可能會問,為什么他們的這些舊驅動器采用RAID-5而不是RAID-6?原因是,RAID控制器太舊了,無法支持RAID-6。
這并不是一種罕見的情形。我看到越來越多的站點在丟棄這種類型的舊硬件,改用新系統(tǒng)?,F(xiàn)在市面上有太多的選擇,而這在6年前、8年前或10年前根本不可能。所以,你如何決定購買什么存儲系統(tǒng)來更換舊的存儲區(qū)域網絡(SAN)環(huán)境呢?
存儲方面的決定
就在六年前,如果你需要高性能的存儲系統(tǒng),就只有一條路可以走:從銷售基于SAN的技術的普通廠商那里購買SAN。與存儲系統(tǒng)連接的網絡采用光纖通道,存儲系統(tǒng)中的網絡采用光纖通道,而磁盤驅動器采用光纖通道或SATA——由于密度高、成本低,SATA驅動器在當時變得流行起來。許多人著重提到,想同時獲得可靠性、高性能和高密度,就需要使用RAID-6。于是你在購買硬件后,就得考慮該使用哪種文件系統(tǒng)把你的系統(tǒng)連接起來。
瞧瞧六年間發(fā)生了多大的變化!如今,網絡附加存儲(NAS)設備能夠滿足高性能方面的許多要求。這些設備可以通過萬兆以太網連接起來,向外擴展。它們采用NFS或CIFS協(xié)議來用于通信。如果你需要更高的性能,許多廠商還在開發(fā)文件系統(tǒng)硬件硬件設備。這些廠商使用像通用并行文件系統(tǒng)(GPFS)、Lustre、Gluster和Panasas這些向外擴展型文件系統(tǒng),它們用軟件把硬件包裝起來,從而大大提高了硬件的易用性。這些設備也可以通過NFS或CIFS來進行通信,或者通過在服務器上運行的文件系統(tǒng)客戶軟件,大大提高運行和通信速度。
這些文件系統(tǒng)設備中的硬件其構造方式與僅僅六年前的RAID設備完全不同。首先,今天的磁盤驅動器通過SAS連接技術來連接,而不是通過光纖通道來連接。取代六年前舊SATA驅動器的驅動器名為近線SAS,它們支持SAS接口或SATA接口。在進行購買時,務必確保你向其購買的廠商使用SAS接口,因為這種接口提供了豐富得多的功能。
這些驅動器的機械部件(馬達等)是SATA,這意味著與過去同樣的硬錯誤率,而年故障率(AFR)只是略有下降。此外如今出現(xiàn)了這一舉動:這個方面從3.5英寸驅動器改用2.5英寸驅動器。據我所知,主要的驅動因素是每IOP瓦特和每Gib/秒瓦特。六年前的企業(yè)光纖通道驅動器如今在2.5英寸10K或15K SAS驅動器上的速度是6.0 Gb/秒。硬錯誤率仍然低一個數(shù)量級,年故障率也比較好。因而,你有不同的驅動器種類和大小可以選擇,但是我們迅速采用了單一的驅動器互連技術,那就是SAS。
最后但并非最不重要的是,固態(tài)硬盤(SSD)方面的選擇?,F(xiàn)在有SAS、SATA和PCIe等類型的SSD。實際上,你的選擇受向你銷售硬件設備的廠商的限制,除非你在擴建自己的架構。這些新的文件系統(tǒng)硬件設備不大需要管理人員的介入,因為它們針對你的環(huán)境事先進行了集成。它們在性能上不是2006年時候的NAS設備。NAS廠商在這段期間并沒有一成不變;它們開發(fā)了向外擴展型架構。pNFS終于進入到了發(fā)布的Linux內核中。NAS廠商們只要改動一下自己的文件系統(tǒng),就能夠支持pNFS。
這兩種新技術都需要叉車式升級(forklift upgrade),因為用這些新技術來升級2006年的設備并不明智。
網絡方面要做出的決定
早在2006年,總的來說,服務器與服務器的通信是千兆以太網的天下。沒錯,當時是有萬兆以太網技術,但是這項技術對大多數(shù)企業(yè)來說成本高得嚇人。就存儲通信網絡而言,NAS除外,2005年發(fā)布了速度達到4Gb的光纖通道。如今,光纖通道總體上只用于遺留的SAN環(huán)境。沒錯,光纖通道是非常高效,但是每個端口的成本(對主機總線適配器和交換機端口而言)遠比萬兆以太網網卡和交換機端口高得多。我認為,考慮到萬兆以太網的銷售量增加后,成本方面的差距會拉大。而六年前不是這種情況,從目前的價格趨勢來看,我不相信:如果有人非要對新的存儲基礎設施進行叉車式升級,他可以忽視萬兆以太網。一些外置設備(如磁盤驅動器)仍需要光纖通道,但是這并不意味著,你的整套基礎設施必須是光纖通道,因為幾乎所有廠商都有同時支持光纖通道和以太網的交換機。
叉車式升級是好事
如果你經常進行增量式升級,目的是在升級時盡量減小對生產系統(tǒng)帶來的干擾。因而,你購買了某項技術的下一代版本。相比之下,如果你間隔很長的時間才更換系統(tǒng),選擇余地就會加大??紤]到近些年來出現(xiàn)的技術變化,在一些情況下,進行叉車式升級帶來的干擾與累積的增量式升級帶來的干擾大致相當。比如說,不妨比較一下使用來自SAN的文件系統(tǒng)設備和升級SAN。在這兩種情況下,升級文件存儲系統(tǒng)網絡同樣困難。
將系統(tǒng)升級到與之前一樣的架構之前,要考慮存儲系統(tǒng)和網絡方面的所有選擇。不過最終,應該由需求來決定決策。你必須明白新技術與原有技術相比的優(yōu)缺點。這需要全面的調查研究,以了解新的設備、新的NAS產品、網絡選擇和磁盤驅動器類型。
由于經濟形勢逐漸好轉,我認為我們會看到運行大型計算機中心的基礎設施方面出現(xiàn)重大變化??紤]到以太網成本較低、光纖通道成本較高,你必須確定繼續(xù)走原來這條路是不是很明智。為企業(yè)交換機購買另一塊光纖通道卡、繼續(xù)使用三年前的光纖通道可能完全很明智,但是當該交換機需要更換時,它是合適的技術嗎?SAN是適合特定環(huán)境的基礎設施嗎?所有這些問題都應該擺到臺面上。正確的答案可能是不采取以前的做法,而是考慮采用新的不同技術。
叉車式升級就在眼前。請作出明智的選擇。
原文:Forklift vs. Incremental Upgrade -- Weighing All the Facto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