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研究院幫你算筆賬:都市人群一生支付16萬次
支付著伴隨我們的一生,頻繁而又不可或缺。有沒有想過,你這一輩子要“花錢”多少次?又有多少時間用在“花錢”上呢?
讓支付寶旗下“支付研究院”的“趣味數(shù)據(jù)”幫我們算一筆賬吧,按照不完全統(tǒng)計,一生中,都市里的我們也竟然會支付近16萬次!
哇!有沒有突然覺得自己很有錢。
支付由我們身邊不可或缺的無數(shù)個瞬間組成,可是算一算也挺驚人。是啊,如果一個人每天到菜場買菜,一次買菜可能就有3-8筆支付;每天出行往返至少也有兩筆,喝個下午茶、在辦公室買個水果、吃個中飯,這都是日常每天都可能發(fā)生的,還有每個月的水電煤費用、電話費、有線電視費、手機費、開給鐘點工的工資、給父母的零花錢、給孩子交學(xué)費、自己買衣服、給孩子買玩具、衣服、零食、洗護用品、在淘寶上買東西,隔一段時間家庭會安排旅游,旅游途中的過路費、停車費、門票、酒店、機票……OMG!
在青年階段,人們還沒有被太多家事所累。其中,18至22歲的大學(xué)階段,我們每年總共要支付1825次左右,多半是一日三餐、買文具、買書、買電話卡等等。以后,“花錢”次數(shù)逐年上升,到了35歲至44歲這為了家庭花錢的10年,城市里的中年人要承擔(dān)每年近4380次的支付重任,給老人孩子的生活費、學(xué)雜費、客戶的轉(zhuǎn)賬、超市費用、水電支出、旅行支出、請客吃飯、家庭各項開支、朋友禮金往來等等等等,之后的老年階段,支付次數(shù)則逐漸下降。
嚇一跳?再讓我們算筆賬。
如果每個月跑一趟銀行,每次需耗時30分鐘;
如果每個月去兩趟超市,每次結(jié)賬排隊耗時10分鐘;
如果每個月去四次餐館,每次買單耗時5分鐘,甚至10分鐘;
我們一生中將有882個小時在為了支付而排隊!
假如,我們只將大多數(shù)的日常支付定為每次2分鐘,那么我們一生中將有 5333個小時在進行各種各樣的支付。5333個小時,哈,你都可以開車在祖國大地跑上快20圈了。
可千萬別忽視這些由點滴時間組成的“拿鐵因子”。
正在微博熱傳的“拿鐵因子”本意指非必要開銷,比如每天的一杯拿鐵,跨行提款的幾塊錢手續(xù)費、睡懶覺錯過班車的打車費,這些“拿鐵因子”加起來,也許能掏空你的腰包。而被浪費的點滴時間同樣值得重視。試想一下,如果采用更高效的支付手段--網(wǎng)上支付、手機支付,一次不過50秒,加起來將為你節(jié)省3110個小時!以每小時800公里的速度計算,這意味著你可以 乘飛機繞赤道飛行62圈了!
或者,你可以選擇 多看片 1555部
以每天睡覺8小時計算 多睡一年
發(fā)呆129天
歐洲七日游 18次
當(dāng)然,你也可以用更多的時間來賺錢和花錢,或者生活得更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