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工具 詳解Ntbackup的五種備份方式
不得不承認,ntbackup真的很陳舊,但確實是與windows系統(tǒng)兼容性最好的一款備份工具,我們不僅僅可以用它來備份系統(tǒng),還可以備份各類文件以及定制靈活的備份計劃任務,可以從某種程度上減輕我們的工作。
◆Ntbackup作用
◆什么是存檔標記,及其具體作用
◆如何通過實例來理解5種備份方式
◆如何根據(jù)不同需求選擇合適的備份方式
一、認識 Ntbackup
Ntbackup工具windows系統(tǒng)安裝時內置的一個備份工具,它有圖形和命令行兩種操作界面,一般情況下,圖形界面用的多些,主要特點就是操作簡單,方便,功能強大,設置靈活。
打開windows的“運行”,輸入ntbackup即可啟動此工具。當然也可以從開始/所有程序/附件/系統(tǒng)工具/中找到。
多數(shù)情況下,我們以【高級模式】來啟動ntbackup,因為它可以提供更豐富的功能和選項。同時,可以把【總是以向導模式啟動】前面的勾去掉,下次啟動就直接進入高級模式了。
盡管ntbackup是隨windows一起安裝的,但并非Microsoft自己的東西。何以見得?
我們來看一下它的版權信息就知道了
可見,ntbackup版權有Microsoft和Veritas共有。當前環(huán)境是xp sp3,而在windows2000的系統(tǒng)中,ntbackup的版本為5.0,版權則是veritas獨有。#p#
二、正常備份(Normal Backup)
ntbackup在對目標文件進行備份時,有五種備份方式可供選擇。依次為正常備份、副本備份、增量備份、差分(差異)備份和每日備份。這里我們結合5個實例來認識和理解來這5種備份方式。
第一類備份方式是首選的,也是程序默認的備份方式,這種方式最直觀、容易理解。正常備份就是將所選擇的文件或文件的全部內容都備份一個擴展名為bak的文件中。郵件是全部備份所有文件,所以這種方式最耗時,還原步驟也最簡單。
我們來看個例子。E盤有一個ntbackup的文件夾,里面放了2個文件,這就是我們要備份的對象了。在這里我們需要認識一個概念,存檔。什么意思?簡單是說它是一種標記狀態(tài)的形式。當某一個文件被創(chuàng)建后,系統(tǒng)就會在其高級屬性的存檔標記作上標記。如果該文件備份后,沒有做任何修改,那么也就不用再次備份,那備份軟件怎么知道這個文件是否被改動過呢?這就是存檔標記的之所以存在的原因了。
當ntbackup對它進行備份操作后,就會自動清除這里的存檔標記。再次備份時,會首先檢查這里的標記狀態(tài)是否被勾選,如果無則跳過,有則表示有更新或更改,就會再次進行備份。但在我們討論的五種備份方式中,只有正常備份和增量備份這兩種方式在備份動作完成后清除存檔標記,其他方式均不會。
首先,我們啟動ntbackup,選擇【備份】選項卡,通過勾選左側的復選框,瀏覽并選定我們要備份的文件夾。請注意,第一個紅框內的√為灰色,表示只選擇了其下的部分內容,并未全部包括。第二和第三個紅框內的√為黑色,表示已全部涵蓋。選擇好文件后,還需要設置備份文件的存放路徑。我在E盤創(chuàng)建了一個ntbackuptest的文件夾用來存放備份文件。并將備份的文件命名為NormalBackup.bkf,OK,一切就緒。點擊右下角的【開始備份】點選【高級】,確定一下備份方式。此時我們選擇的是【正常備份】,確定,然后點選【開始備份】之后系統(tǒng)開始執(zhí)行備份操作,具體時間根據(jù)文件體積大小而定。
我們來可以看到備份的文件Normalbackup.bak。上面我們說過,正常備份會清除存檔標記,我們來看一下,正常備份(也稱完全備份)已經清除存檔標記,當我們再次修改這些文件后,存檔標記又會自動被選中。
二、副本備份(Copy backup)
副本備份和正常備份很類似,但也不完全相同。副本備份就是把所選的文件copy一份一樣的,但,并不清除存檔標記,這是和正常備份最大的區(qū)別。這樣做的好處是,不會影響到別的備份操作。因為往往一種備份方式難于滿足實際需求,這時就需要考慮多種備份方式相結合的辦法,最后講到備份方案時再細說。副本備份和完全備份的操作步驟幾乎一樣,只是在選擇備份方式的時候,我們選擇副本備份即可。#p#
三、增量備份(Incremental Backup)
從字面上理解,增量,即對比上次而增加的部分,增量備份是一種效率很高的備份方式,因為它僅僅備份上次修改過,也就是被標記了存檔屬性的文件,而不是將所選擇的文件全部備份。當經過一次正常備份后,會把文件的存檔標記清除,而增量備份則是僅僅針對有存檔標記的文件進行備份,因為程序認為文件既然已經打上存檔標記,那就意味著已被修改,自然就需要再次備份。所以,通常增量備份不會被單獨使用,而是會和正常備份同時使用。
有這樣一個場景。我這里有5個txt文件,為了便于識別我將文檔的屬性直接顯示出來,因為是新建的文檔,所以會標記為A,即Archive存檔的意思。首先,對這10個文件進行一次完全備份,將其命名為firstfull.bkf,經過正常備份后,5個txt文件各自的存檔屬性已經被清除。
現(xiàn)在,我們手動修改第一個文件,隨便添加一點內容進去。再來查看一下1.txt的屬性,1.txt文件的大小已經改變,且已有A屬性。此時,我們對這5個文件進行一次增量備份,按照上面所說,應該只會備份1.txt。選定這5個文件,備份類型是增量備份,并將備份文件命名為firstincre.bkf。
OK,已經備份完畢。因為增量備份也會清除A標記,來檢查一下可以看到1.txt的A屬性已經清除。那如何驗證增量備份功能僅僅備份了1.txt呢? 最簡單有效的辦法是還原剛才備份后的firstincre.bkf,看一下還原后的文件是什么不就知道了么。這里我們使用還原向導來還原備份文件firstincre.bkf。之后點擊【完成】進行還原。
我們到C盤看一下被還原的文件,我們可以看到1.txt文件被還原,內容沒有改變。A屬性標記亦然保留,因為這個是還原操作,而不是備份。請大家留意,只有備份才有5種類型的區(qū)分,而還原則沒有,原來什么樣子還原后還是什么樣子。還原操作和存檔標記沒有任何關系。
通過上述測試可以知道,通過增量備份還原的僅僅是修改或變更后的內容。而并非全部文件。所以我們需要通過完全和增量備份2種備份想結合的方式來制定出一個比比較完善的備份和恢復計劃。如果你僅僅是對某一個文件進行備份,那么完全備份則最適合,但如果有很多文件,且每次更新的對象并不確定,則可以使用這類備份方式。
現(xiàn)在模擬一個真實場景,比如要對銷售部5位同事的工作日志進行備份,按公司規(guī)定,他們每天都必須更新自己的工作日志,所以我設定在每晚11點開始對這些日記進行備份。比如,我們設定周一晚上11點進行一次完全備份,周二到周五每晚11點進行增量備份。到周六時再還原這些備份即可。
依照上述意思,可以用一張備份計劃表來體現(xiàn):
首次,我們需要做一次完全備份,之后每天只需一次增量備份,一個周期截止時,就可以得到整個周期的文件備份。
還原的時候,首先還原完全備份的文件,之后再按照上述順序依次還原增量備份的文件。其間即使文件被覆蓋也不要緊,因為后一次增量備份總是比前一次的新。但也要分情況討論,如果是在某一文件基礎上修改,最后一次的增量備份就是最新的,如果是每次都有新增文件,則需要按照增量備份的時間先后順序進行恢復。
我們可以制定一個計劃任務,每周自動執(zhí)行重復的動作,這樣就方便多了。#p#
四、差異備份(Differental Backup)
差異備份是相對與完全備份而言的,同樣是備份上一次的完全備份后發(fā)生變化的文件。聽起來和增量備份差不多,兩者最大的區(qū)別就是,差異備份在備份動作完成后,不會清除文件的歸檔標記,而增量備份則會。
我們還是以上一節(jié)備份5個同事日志為例子。比如周一,我們對全部日志進行一次完全備份,周二,我們對其進行差異備份,也就是只備份修改的內容。但此時并不會修改文件的A屬性。周三,繼續(xù)差異備份,除了備份當天修改的,連同周日修改的文件也會一起備份起來。以此類推?;謴偷臅r候呢? 首先肯定是要恢復最先開始的完全備份,之后只需恢復最后一次差異備份的文件即可,因為里面已經包含了以前所有修改的部分。
其實差異備份比增量備份費時一些,因為每次都要重復備份上一次備份過的內容,所以,相比之下,增量備份和完全備份是首推的組合備份方式,省時省力。
五、每日備份(Daily Backup)
每日備份,即每天只備份當日修改過的內容。怎么理解呢? 舉個例子大家就明白了。
1、1月1號,我創(chuàng)建了2個文本文件,A.txt和B.txt ,在A中按下F5,此時會自動輸入當天的日期和時間。
2、然后把系統(tǒng)時間調到1月2號,打開B.txt并按下F5,就會自動輸入當天的日期和時間,兩個文本文件的創(chuàng)建日期肯定是不一樣。
3、我把系統(tǒng)時間調回1月1號,然后選中這兩個文件對他們進行每日備份。
4、備份完后,為了驗證備份效果。我們還原這個文件,你會發(fā)現(xiàn)只有A.txt,而不會有B.txt。因為備份的當天當前的日期是1月1號。
所以,每日備份是以時間來判斷那些文件要備份與否的。也就是說如果修改時間和備份操作時間相同,則備份 ,否則就忽略不計。 所以,如果我們把時間調到4號,并使用每日備份后,還原時你會發(fā)現(xiàn)什么東西都沒有,盡管你確定備份時候選擇了所有的文件,每日備份也不會清除存檔標記。
以上是Ntbackup的五種備份類型講解,希望對你的工作和學習有幫助,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