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應用內搜索"的現(xiàn)狀、困境和長期價值
雖然Google的產品線繁雜,但其在移動端基本上是用Chrome和Google Play Store這兩個平臺搭載Google的產品向外延伸。Chrome跨越操作系統(tǒng)兼顧iOS和Android,Google也開始基于此平臺構建應用;Google Play Store則在Android誕生之初就守住了Android的應用分發(fā)渠道。
但眾所周知,無論是iOS、Android或是Windows Phone,移動應用內的信息都如孤島一般存在,作為一家開發(fā)了Android的搜索公司,對Google來說,著手打破應用間的信息圍墻是一件合情合理的事。
不久前,Google在2013年12月初宣布包括IMDB、維基百科在內的13款Android應用正式支持應用內的內容索引,這就意味著Google的應用內搜索正式到達了本地用戶端。目前的應用內搜索功能僅在google.com下有效,而且必須用戶登錄Google的帳號。這也就意味著Google是基于自己的帳號系統(tǒng)來決定是否為用戶呈現(xiàn)相關的內容索引。
按照Google的說法,用戶在安裝這13款支持應用內內容索引的Android應用后的1~2天,“Open in App”按鈕才可能出現(xiàn)在相關的搜索結果中。為了做到精確索引,應用程序開發(fā)者需要分別在應用端和網頁端為相關的頁面做匹配,接著Google的網絡爬蟲抓取頁面后才能讓用戶后通過“Open in App”打開與之相關的頁面。比 如,當我搜索《One Day》時,既可以通過IMDB打開對應的電影介紹頁面,又可以通過維基百科打開對應的詞條。此外,Google并沒有限制僅在Google Search應用或者Chrome瀏覽器中才可以使用應用內搜索功能,我通過Opera登錄Google帳號后一樣可以實現(xiàn)同樣的效果。
總結來說,Google的應用內搜索并不是一個簡單的跳轉或本地程序調用,Google嚴重地依賴了自己打通的帳號體系和開發(fā)者的配合才得以為用戶呈現(xiàn)這個功能。
雖然目前Google的應用內搜索功能僅支持13款應用,但也基本涵蓋了美食、健康、百科、娛樂、旅行等多個方面,Google在產品發(fā)布之初也承諾未來幾個月將會讓更多應用支持該特性。不過,即使在Google的帶領下,應用內搜索在未來的發(fā)展一樣面臨諸多困境:
首先,說服諸多開發(fā)者為他們的應用增加索引特性是個龐大的工程。這要比說服他們?yōu)锳ndroid平臺開發(fā)應用困 難多了,畢竟雖然幾乎每個人都需要一個移動端應用,但并不是所有的開發(fā)者都認為自己有必要花費力氣匹配頁面去支持應用內內容索引,或是愿意將數(shù)據(jù)開放給 Google。尤其是雅虎Apps、Facebook、Twitter這類產品,要么更希望用戶在自己的站內完成搜索,要么正在與Google的競爭對手 合作。
其次,應用內索引僅對那些可以規(guī)則呈現(xiàn)內容的應用有效。如前文所說,應用內內容搜索要求應用開發(fā)者分別在應用端 和網頁端為相關的頁面做匹配,但對于一些工具類或是個性化信息類產品,這顯然是難以實現(xiàn)的。比如,如果Google無法為Dropbox、 Evernote內用戶生產的各種內容提供一個智能匹配的技術,那么Dropbox、Evernote也就不能支持應用內搜索。如此一來,這些應用中的內 容就只能還是孤島一般的存在,可實際上,他們往往包含著巨大的有價值的數(shù)據(jù)和信息。
再次,在平臺層面上,應用內搜索的可擴展性難比Google Web Search。雖然我們可以在iOS和 Windows Phone上使用Google搜索,但除了Android外,Google既沒有對這兩家死敵平臺的應用控制權,也沒有貫穿整個系統(tǒng)的賬戶體系。所以即便 iOS開發(fā)者和Windows Phone開發(fā)者希望用戶能夠通過Google搜索并使用到他們的應用,可微軟和蘋果未必會為Google的愿景買單。
當然,雖然有這么多困境,但并不意味著應用內搜索對Google是缺乏價值的。通過索引應用內內容,讓那些優(yōu)質的信息、數(shù)據(jù)和應用更便于分享和傳 播,使得Google在移動端有機會延續(xù)在傳統(tǒng)互聯(lián)網上信息聚集者的優(yōu)勢。Google可以繼續(xù)依靠索引這些內容來分發(fā)流量和應用,保持著自己作為網絡入 口的地位。由于Android已占據(jù)了較大的市場份額并在持續(xù)增長,所以即使在其他平臺遭遇競爭對手的阻難,應用內搜索也能幫助Google Search快速填補大面積的空白。而如果一個搜索引擎無法獲取應用內的數(shù)據(jù)對其進行索引,那么這個搜索引擎的邊界將會被大幅收窄。
Google邁出的第一步,是關系到整個“搜索”模式在未來形態(tài)和地位的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