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Chrome Web Store看Chrome生態(tài)系統(tǒng)平臺化進程
前不久在Google宣布應用內搜索正式抵達用戶端時,雖然Android的生長速度要比Chrome瀏覽器及Chrome OS快的多,但Chrome一樣是Google手中一張重要的王牌。相對于國內喜歡將瀏覽器稱之為“入口”,由于Chrome的全平臺戰(zhàn)略 (Windows、Mac、Linux、Android、iOS),我們更喜歡將Chrome稱為操作系統(tǒng)之上的平臺。這一點在Chrome App Launcher發(fā)布之后已經非常清晰。而且從某種程度上看,Chrome OS未完成的使命可能要交由Chrome瀏覽器來完成了。
既然Chrome被稱作平臺,那么其上就要承載一定數(shù)量的第三方應用。而想吸引第三方為自己開發(fā)應用就需要平臺具有對開發(fā)者有利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在最近 幾個月Google相繼為Chrome增加的功能包括應用內支付App Launcher、在Chromium中測試通過超鏈接直接打開應用(和國內的“輕應用”非常類似),計劃把Chrome Apps帶到iOS和Android平臺。Google甚至表示開發(fā)者通過它提供的工具包開發(fā)完Chrome Apps后可以直接將其提交到蘋果的App Store和Google Play。
所以從Chrome的角度看,無論是桌面端的操作系統(tǒng)還是移動端的Android和iOS都已經成為Chrome瀏覽器的“底層”,Google想做的是基于Chrome瀏覽器分發(fā)應用。雖 然我們目前還不得而知Google是否會在Android和iOS端推出Chrome Web Store的移動版,但是從Chrome Web Store桌面版的形態(tài)來看,Google正在嘗試讓Chrome用戶甩掉更多基于操作系統(tǒng)層面的程序,把日常的工作、生活和娛樂的需求匯集在 Chrome平臺上。
用戶進入Chrome Web Store后會發(fā)現(xiàn)其左邊導航內的“合集”欄目下有個“桌面設備專用”標簽,該標簽下的應用既不必借助于瀏覽器又可以離線運行。比如我可以在關閉瀏覽器和 斷網的情況下依然使用Google Keep、Wunderlist等生產力工具、用Pixlr Touch Up對圖片進行裁剪和上色當然也可以離線進行,通過Lucidchart離線圖表和Gliffy Diagrams我甚至還可以在離線情況下創(chuàng)建流程圖及思維導圖。這些以前必須借助網頁或者操作系統(tǒng)才能完成的事項現(xiàn)在僅需通過App Launcher打開對應的應用就可以實現(xiàn)了,整個過程用戶都不需要察覺有Chrome瀏覽器的存在。
除了不需要基于瀏覽器運行的離線應用外,還有一類可以離線使用但需要基于Chrome運行的離線應用,比如Google Tasks Offline及Quick Note等。相對于上面介紹的Pixlr Touch Up等打開后會直接在桌面上新建一個窗口,Quick Note等打開后需要在Chrome上新建一個標簽頁。
由于Chrome OS和Google Drive配合相當緊密,所以Google也沒忘記在Chrome Web Store里給與Google Drive相結合的應用來一個特別推薦。當用戶將自己的Google Drive授權給這一標簽內的應用訪問后,那么就可以直接在網頁版的Google Drive里用某個應用打開對應類型的文件。比如,我就可以直接調用Pixlr Editor打開自己Google Drive里的圖片,同樣,當我訪問視頻編輯站點Pixorial時也可以直接調用Google Drive里的視頻。
除了這些工作、效率相關的內容,Chrome Web Store的“合集”中還包括“足球”、“節(jié)日快樂”這樣的娛樂、生活標簽。Google的目的很明確——讓用戶無論出于哪種需求都能在Chrome平臺上找到對應的應用。
當明年基于Chrome的Apps到達移動端后,用戶在各個主流平臺上都將獲得更加一致的體驗。雖然Web App和Native App之爭由來已久,但從目前在桌面端使用Google Keep及Pixlr Touch Up的效果來看并沒有明顯不適應的狀況。所以在桌面端的Chrome平臺越來越強大的情況下,明年移動端Chrome平臺的Apps是否能在iOS和 Android之上打造出一片自己的領地,是非常值得期待的。這對整個Chrome瀏覽器的平臺化也注定有著深遠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