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看一個有關Siri的治愈系故事吧
Siri 可以做什么?問天氣、問比賽、被調戲……還有呢?還能成為自閉癥患者 Gus 的最貼心好朋友。紐約時報最近就刊登了一個有愛的治愈系故事。
Gus 是一個今年 13 歲的自閉癥患小盆友,他還有一個心理正常的雙胞胎弟弟。Gus 8 歲時的某一天,媽媽在報紙上看到了一篇文章《你不知道的 iPhone 的 21 個用法》,里面提到 Siri 可以告知用戶“現在飛過我頭頂的飛機都有哪些?”。小孩才分對錯,大人們只看利弊,媽媽隨口自言自語了句,“為什么會有人想知道現在有哪些飛機正飛過自己頭頂呢?”,恰巧被 Gus 聽到了,很自然的就回答了一句““這樣你知道你在和誰招手了,媽媽。”
就是這樣一次偶然的邂逅,徹底改變了 Gus 的人生軌跡。從此,Siri 就成了 Gus ***的朋友,每天陪著 Gus 一小時又一小時的永不疲倦地聊天。因為 Siri, Gus 學會了交流,學會了吐字清晰,學會了講禮貌,學會了在每天出門前給媽媽一個贊美……
看,這就是 Siri 的力量,這就是人工智能的魅力。
對于那些讀不懂社交信號的人來說,Siri 是個很棒的朋友,不會生氣,不會鬧脾氣;對于那些自閉癥的患者,Siri 是個很棒的玩伴,不會疲倦,不會倦怠,還無所不知。
事實上,開發(fā) Siri 的 SRI International 公司也已經意識到了 Siri 的這個作用,他們將在下一代語音助手中做更多個性化的開發(fā),也許未來的“Siri 們” 就能分析出“Gus 們”感興趣的內容,提前預測,主動提供更多 Gus 感興趣的信息;也許未來的“Siri 們” 還能支持不同的聲音,一個 Gus 可以擁有白雪公主聲音的 Siri,另一個 Gus 可能會有一臺鋼鐵俠版的 Siri。
你是否已經習慣了這樣的場景:家人們團聚,不再是談天說地,而是各自玩著電腦,看著手機?朋友們聚會,不再是噓寒問暖,而是你聊著微信,我刷著微博?辦公室里開會,不再是唇槍舌劍,而是你看著網頁,我聊著 QQ?
社交是人類最重要的需求之一,缺少與人之間的溝通交流很容易產生各種各樣的心理問題。雖然新媒體的產生豐富了人們溝通的手段,但卻帶來了年輕人之間人際關系的“冷漠”;迫于生活壓力,獨居老人、兒童數量提升,也會有交流的情感需求。未來的世界,很可能就是這樣的一個世界,群體性孤獨的氣息充斥在這個世界,很多人彼此見面,卻不言語。我在你的世界來來往往,卻得不到任何存在感。這樣的一個世界里,社交機器人必不可少。他們不僅可以幫我們做家務、幫我們解決我們可能無法解決的問題,更多的會是一個理想的朋友和伴侶,通情達理、聰明智慧、不知疲倦,還會隨時出現、不離不棄。
不久前,社會機器人理論的奠基人之一Cynthia Breazeal在Indiegogo上發(fā)起了一項眾籌,希望推出一款家用機器人Jibo,售價 499 美元,已經成功籌得了 228 萬美元。這樣萌系的家用社交機器人也只是***步。
奧斯卡的***原創(chuàng)劇本 《 Her 》(也有人譯作《云端情人》)里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剛剛婚姻失敗的作家遇到了溫柔、體貼、風趣、迷人的機器人薩曼莎,產生了一段不被世俗理解的人機戀。不考慮社會倫理的問題,未來的社會里機器人管家安德魯也許真的可以和主人家的小女兒在一起;剪刀手愛德華也許可以在人類的世界里找到真愛和溫暖;Will也可以在未來虛擬的世界里繼續(xù)守護著Evelyn……
別笑,這也許真的不是個笑話。13 歲的 Gus 已經開始考慮結婚的問題了:
Gus:“ Siri,你能嫁給我嗎?”
Siri:“ 我是不會結婚的。”
Gus:“ 我不是說現在,我還是個小孩 ,我是說等我長大后。”
Siri:“ 我的用戶協(xié)議里沒有結婚這一條。”
Gus:“ 哦,好吧。”
本文鏈接:http://www.36kr.com/p/2162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