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buntu軟件中心真的要死亡了嗎
譯文
【51CTO.com快譯】在過去這幾周,關于Ubuntu軟件中心的命運備受媒體關注。坊間盛傳軟件中心會如何從地球上消失。實際上,它還沒有銷聲匿跡。然而,變化的將是提交新的應用程序或現(xiàn)有應用程序更新版的功能。我在本文中將解釋這意味著什么,可能會由此發(fā)生怎樣的變化。
軟件中心的替代者
除非你從Ubuntu軟件中心購買軟件,否則不可能會受到影響。我還認為,盡管軟件中心的開發(fā)遭到了暫停,但讓它“正常運行”的基本維護支持仍會繼續(xù)下去。而盡管一些Ubuntu版本完全擯棄了軟件中心,但是它們在這么做的時候已考慮到了替代者。
值得一提的是,即使該軟件有朝一日完全消失,但有大量的替代者如今已經(jīng)在使用當中:
Linux Mint的軟件中心――Mint的軟件中心比Ubuntu的軟件中心更輕盈更快速,提供了同樣的功能和發(fā)現(xiàn)感,不如Ubuntu的軟件中心那么臃腫。
Ubuntu MATE的Welcome– Disclosure:我實際上幫助提出了Ubuntu MATE的歡迎屏幕中的一些軟件建議。軟件部分的想法在于,新用戶能找到可能立即需要的核心應用程序,不需要將它們都包含在ISO文件里面。額外的好處是,可以自由地混合使用許可證,由用戶來決定安裝什么。
Deepin Linux軟件中心――在出色地呈現(xiàn)Linux應用程序方面,我認為Deepin軟件中心做得不賴。它為gtkpod之類的應用程序提供了精美的圖形,另外總體上性能很好。然而,總體體驗與Ubuntu和Mint的軟件中心相類似。
App Grid ――很可能是本文介紹的幾種方案中***有爭議的。App Grid的性能頗受好評,然而由于是一款閉源產(chǎn)品,一些愛好者對其開發(fā)者評價很差。對新手們來說,許可證是該死的,它比官方的Ubuntu軟件中心好多了??墒菍Ρ容^高級的用戶來說,它也許比不過Ubuntu軟件中心。
為何軟件中心應用程序很重要?
如果你問經(jīng)驗豐富的Linux愛好者,他們對使用軟件中心之類的機制這個想法嗤之以鼻,這一幕并不罕見。這有其道理。這類人知道如何同時安裝30個應用程序,而在末尾添加-y,那樣運行“apt-get install foo foo2 foo3 - y”的過程是自動化的。
新手需要讓它們能夠直觀地安裝軟件的機制。他們還需要能夠查看可能安裝軟件的圖形和評價。一些人可能認為,谷歌可以提供同樣的結果??蓡栴}是,谷歌并不是證券兼容性方面的行家。即便新用戶無意中發(fā)現(xiàn)了適合處理手頭任務的程序,***也可能試圖安裝格式不適合其系統(tǒng)的程序包。
另外還有僅僅櫥窗展示(window shopping)這個好處。即便在今天,我使用軟件中心只是為了看看外頭有什么還沒有聽說過的應用程序。有這個選項很好。幸好還有其他的資源可用來發(fā)現(xiàn)軟件。
用來發(fā)現(xiàn)軟件的網(wǎng)站
除了發(fā)現(xiàn)應用程序的軟件中心類工具外,我還建議關注下列網(wǎng)站來發(fā)現(xiàn)新的應用程序。
Linux.com――列出了***的應用程序。唯一的缺點是,其中許多這類應用軟件針對選定的服務器。
相關鏈接:http://www.linux.com/directory/Software
Alternativeto.net――很可能是外面比較好的資源之一。與網(wǎng)上的其他來源一樣,如果你知道面向Windows的應用程序,需要Linux替代應用程序,這個頁面就很有用。
相關鏈接:http://alternativeto.net/?platform=linux
GetDeb.net――我會將這個來源評為面向Ubuntu用戶的比較好的選擇之一。只要選擇你擁有的Ubuntu版本,就可以開始安裝軟件了。
相關鏈接:http://www.getdeb.net/welcome/
還有其他網(wǎng)站我沒有列出來,因為它們還提供了并非專門針對應用程序發(fā)現(xiàn)的新聞、評價及其他內(nèi)容。如果你不介意整理其他內(nèi)容,其他網(wǎng)站也能提供值得打量的新軟件方面的***信息,比如OMGUbuntu(http://www.omgubuntu.co.uk)、Web Upd8(http://www.webupd8.org)和LinuxVeda(http://www.linuxveda.com)。
后Ubuntu軟件中心
我認為,大多數(shù)人沒有注意到這一點:軟件中心的慢慢消亡其實不是什么問題。當下的趨勢是,由Debian封裝改為用Snappy Core(https://developer.ubuntu.com/en/snappy/)來進行封裝。從服務器和“物聯(lián)網(wǎng)”的角度來看,Snappy要明智得多。
從桌面計算的角度來看,我認為我們不會看到Snappy Core軟件會像一些人認為的那樣大舉采用。在可預見的將來,Debian對待桌面端程序包的方法可能會長期存在。任何改弦易轍都會很緩慢,以免給現(xiàn)有的Ubuntu用戶群帶來太多的麻煩。
眼下仍然懸而未決的是:如何可以直觀地發(fā)現(xiàn)Snappy應用程序?到時會有某種店鋪可供用戶找到和安裝軟件嗎?從我自己的角度來說,我認為開始遠離apt時,這***在Ubuntu的優(yōu)先項列表上。
直觀發(fā)現(xiàn)很重要
***我想說的是:Synaptic并不是Ubuntu軟件中心的替代者,輸入apt-get install也不是替代者。直觀發(fā)現(xiàn)很重要,它需要遠離網(wǎng)上的隨機性網(wǎng)站。由于蘋果和微軟在各自的應用程序商店中都欣然接受軟件直觀發(fā)現(xiàn)的優(yōu)點,現(xiàn)在Linux發(fā)行版開始應該更重視這個問題了。
Linux愛好者――聽我說:軟件商店并不是為了易于安裝這么簡單。它們讓用戶能夠閱讀評價、獲得功能列表,然后確定該應用程序是否滿足其期望。上一回我查看“參考手冊頁”時,Arch用戶軟件庫(AUR)并不提供這個。我的朋友們,這是多年來我一直試圖向Linux用戶講清楚的癥結。
【51CTO譯稿,合作站點轉載請注明原文譯者和出處為51CTO.com】
原文標題:The Death of Ubuntu's Software Center,作者:Matt Hartle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