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告訴你:上海的房子都被誰買走了?
最近有一篇很火的文章,叫做《北京的房子都被誰買走了?》
好多人把這篇文章轉給我看。我想,他們是不是在對我暗示著什么?
正好,學姐最近也開始看房子了,我們就來分析一下,上海的房子都被誰買走了呢?
事情是這樣的:某年月日,學姐過來找我說:“小團啊,最近股市風起云涌變幻莫測,我覺得還是投資固定資產比較靠譜??墒?,我一個外地女生在上海買得起房嗎?”
我說:“學姐你收入多少?我?guī)湍闼闼惆??!?/p>
學姐說:“這也太隱私啦,可不能隨便告訴你,你就從整體上看一看吧。”
好吧。為了滿足學姐這個毫無誠意的無理要求,我只好找出某房地產代理商提供的2014.7-2015.6上海一手房交易的抽樣數據,樣本數大約1萬個,數據字段包括房屋價格和區(qū)位信息、購房者性別及脫敏后的身份證號(不包括姓名和末4位)等。
既然不掌握學姐的個人收入數據,那么我們只能從統(tǒng)計的角度看看:
上海的房子都被誰買走了呢?
我們就從購房者的戶籍來源、性別、星座、年齡四個角度分析一下吧。
Part1:購房者來源:上海人VS新上海人
我們將身份證號以“310”開頭的購房者定義為“土生土長的上海人”,簡稱“上海人”;將其他購房者,也就是原戶籍不在上海、已在上海購房的人定義為“新上海人”。
從最近一年的數據來看,購房者中上海人占比為48.5%,低于新上海人的51.5%。也就是說,上海有一半的房子被原籍意義上的“外地人”買走了。
那么,新上海人都來自哪里呢?請看下圖(顏色越深表示在滬購房者人數越多):
可以看到,各省在滬購房者人數呈現明顯的以上海為中心向外遞減的圈層結構,即距離上海越近的地區(qū),來滬購房者越多。
按地域片區(qū)來看,在滬購房者人數呈現出“華東>華中>東北>華北>西北>西南>華南”的規(guī)律。而在華東地區(qū),原籍江蘇、安徽和浙江的購房者占據了新上海人總數的41.7%。
具體到城市而言,這些外地買房者的聚集度如下圖所示:
很明顯,來滬買房子的新上海人大多來自于上海周邊的城市。但問題是:
是不是來自于這些地方的新上海人更熱衷于買上海的房子呢?
為了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定義了各省購房者的上海買房指標I:
Ii=一年中在上海購房的原籍在省i的人數量(人)/上海外來人口中來源地為省i的人口數量(萬人)
我們把各省的I值落在地圖上,顏色越深表示買房比例越高:
可以看到,這張圖與上一張圖差異巨大。
買房比例最高的居然是東北、華北和新疆!而在買房人數上占優(yōu)的華東,買房比例反而是偏低的??傮w來看:
新上海人買房比例top3:天津、遼寧、內蒙古。
新上海人買房比例bottom3:安徽、四川、貴州。
我想,大概北方離上海挺遠,因此只有實力強大、內心堅定的北方人才會來上海發(fā)展,而且來就抱著“扎根”的信念;與之相比,從華東來上海的人數量更多、目的更多元、經濟實力和個人能力差異也比較大,因此拉低了本省人在上海購房的比例。
學姐,作為一個外地人,你下定決心買房了嗎?
Part2:購房者性別:男性VS女性
從總體來看:
最近一年的上海購房者中性別比為147:100;
購房者中,上海人性別比為144:100;
購房者中,新上海人性別比為151:100。
顯而易見,上海的房子更多都被男性買走了。
我們可以看看不同原籍的購房者的性別比(藍色表示男性購房者比例高,紅色表示女性購房者比例高,黃色表示相對均衡;刪去了數據異常的西藏和重慶樣本,以下同):
可以看到,來自全國大部分地區(qū)的購房者都以男性居多,在沿海地區(qū)更甚。
上海購房者性別比最高原籍省top3:廣東、山東、江蘇。
上海購房者性別比最低原籍省top3:新疆、海南、寧夏。
那么,男性買房比例是不是比女性更高呢?
還是用Part1中定義的購房指標,我們將購房性別比與總人口性別比進行比對,計算得到新上海人中男女購房指標分別為8.9和5.0。
沒錯,就上海而言,男性買房的比例也遠比女性更高。
那么,這一差異有沒有地域特征呢?
我們按照原籍所在省做出了男女購房比例差異度(男性的購房比例減去女性的購房比例),藍色表示男性購房比例高于女性,紅色表示女性購房比例高于男性,黃色表示相對均衡:
可以看到,全國大部分地區(qū)的男性在上海購房的比例都高于女性,且東部比西部差異更大。
新上海人買房男性指標最高top3:天津、遼寧、內蒙古。
新上海人買房女性指標最高top3:北京、寧夏、河北。
看來買房子始終還是大部分男性的核心人生任務啊。學姐,你趕緊買房子改變這個比例吧!
Part3:購房者星座
接下來,我們又非常八卦地統(tǒng)計了最近一年在滬購房者的星座。
可以看到,無論男女,天蝎、天秤和射手都穩(wěn)居前三甲。
難道說,腹黑、優(yōu)雅、熱情可以大大提高購房成功概率?
等等,這三個星座從出生日期上不是連著的嗎?我好像知道了什么……
學姐,你們雙子貌似在買房上表現的最挫嘛,哈哈哈。
PS:歡迎廣大知友幫忙提供上海常住人口的星座分布數據,讓我們可以算出各個星座的購房比例。
Part4:購房者年齡
我們算了一下:
上海人的購房年齡平均數為38~39歲;
新上海人的購房年齡平均數為35~36歲。
也就是說,新上海人購房比上海人要早三年(注:未區(qū)分首套房和換房)。
但如果把購房者分為上海男、上海女、新上海男、新上海女四個組,并按空間圈層比較的話,會看到差異更加清晰。
可以看到:
上海男和新上海男的年齡隨空間圈層的變化趨勢相同,且3歲的年齡差異穩(wěn)定存在。
但值得注意的是:市中心女性購房者年齡比男性要小,而郊區(qū)女性購房者年齡比男性要大。
學姐,你到底要買哪里的房子呢?
彩蛋:上海的好房子都被誰買走了
什么是“好房子”呢?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為了回答這個問題,我們不妨簡單粗暴的認為市中心的就是好房子。
我們仍然按照四組人購買的房子的區(qū)位進行統(tǒng)計,如下圖所示:
如圖可知:
市中心(內環(huán)以內),上海女>新上海男>新上海女>上海男;
中心城區(qū)(外環(huán)以內),新上海男>上海男>新上海女>上海女。
簡單的說就是:上海中心城區(qū)的新上海人比上海人更多,更多的好房子被新上海人買走了。
這是為什么呢?
我猜可能是由于以下原因:
從外地來到上海發(fā)展,并買房成為新上海人的,本身就擁有較強的個人能力或經濟實力;
上海人只能在上海買房,個人能力和經濟實力參差不齊,因此在市中心和郊區(qū)都會買房(去其他地方發(fā)展的上海人數量很少,忽略不計)。
為了印證這個猜想,我又用了新上海人購房的總價與其原籍省的人均GDP進行了比較,如下圖所示:
如圖可知,二者間的正相關的關系還是比較明顯的。也就是說,買什么樣的房,跟地區(qū)和家庭的經濟實力有著很大的關系。
等等,這難道就是傳說中的拼爹?
再對性別進行比較的話,我們會發(fā)現:從市中心向郊區(qū),購房者性別比呈增加趨勢,也就是說女性買房比男性更靠近市中心。這一點在新上海人中更為顯著。
根據我國“女兒富養(yǎng),兒子窮養(yǎng)”的國情,這個結果似乎也是可以理解的。
然而,據我所知,學姐的家庭經濟狀況似乎并不是特別好。
于是我安慰她說:“學姐,雖然我們沒法拼爹,但只要自己努力,總歸能買得起房的。房子好不好也不是太要緊,做人呢,最要緊的是開心?!?/p>
學姐微微一笑:“其實還有另一條路。不能拼爹,還有干爹嘛!”
——————————————
數據來源說明:
1. 房屋銷售和購房者數據來源于同策房產咨詢。
2. 其他數據來源于2010年上海市人口普查數據、上海統(tǒng)計年鑒2014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