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shù)據(jù)科學家自曝工資單(1988-2016)
我想給大家講講從我讀博士到今天,我的薪水歷史和職位頭銜以及職責的所有細節(jié)。
我的職業(yè)發(fā)展道路可能并不典型,但我感覺他們對很多人依然很有價值。在我30歲的時候,我還幾乎身無分文。20年以后,我現(xiàn)在住在美國,情況已經(jīng)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
1988
1988年,我在一個和我大學實驗室有合作的科技公司做兼職工作,同時也是學校的一名助教。當我在比利時開始讀博士的時候,他們每年給我 €18,000,學費全免。
1993
1993年我博士畢業(yè),我仍然在讀博的大學工作,我的薪水大概是€25,000。
1994-1995
我在劍橋大學的統(tǒng)計實驗室做博士后。我的工作頭銜是研究員,我的年薪是£20,000,比我的上一份工作的工資還要低。
1996
1996年的時候我搬到美國的北卡州,去完成我在美國國家統(tǒng)計科學研究院的博士后。我的年薪是$45,000,比我在劍橋的工資高百分之三十。在那個時候,英鎊和美元的差別不像今天這么大。
1997
1997年,我轉(zhuǎn)行到了現(xiàn)在這個行業(yè),在新澤西的CNET做一個統(tǒng)計學家,CNET是一個有幾百個員工的互聯(lián)網(wǎng)公司。我的起薪是 $65,000。
1999
我仍然在CNET工作,我的薪水漲到了$74,000。
2000
2000年,我搬到了舊金山,為NBC工作,職位是調(diào)研經(jīng)理,年薪是$84,000。按照三番的標準,工資算是比較低的水平,幸虧我當時的股票走勢非常好。在股市方面,1999年和2000年之間,我至少賺了 $100,000。
2001
2001年,我回到CNET工作,不過還是在舊金山,職位變成了高級統(tǒng)計員,在BI組管兩個人。我的年薪變成了$95,000。舊金山的房租貴得驚人,有兩個臥室的公寓每月房租是在$2,500 to $4,500之間,所以我們花了$270,000在東灣買了房子。
2002-2005
在互聯(lián)網(wǎng)蕭條以后,我開始了我的咨詢生涯。先是給Visa提供咨詢服務,$55每小時。幾個月后客戶是Wells Fargo,$45每小時,他們非常喜歡我提供的服務。
2005-2006
2005年到2006年這段時間里,我開始為Infospace做一些咨詢的工作。我的薪資是$90/hour,我需要在三番和西雅圖之間飛來飛去。他們最終決定雇傭我,在2005年的時候我的年薪是 $120,000,2006年的年薪是$125,000。然后我以$520,000的價格賣掉了我在灣區(qū)的房子,大概賺了$250,000,然后在西雅圖旁邊的 Issaquah 以$580,000的價格買了新房子。
2007
2007年,我加入了一家得到600萬的風險投資,坐標洛杉磯的創(chuàng)業(yè)公司,出任***科學官一職。我開始的年薪是$150,000,后來漲到 $175,000。我又以$100,000的價格賣出了一個專利。我拒絕了一家在堪薩斯城的公司(Adknowledge)的offer,盡管他們提供給我的年薪是$250,000,但我不喜歡這家公司的地理位置。
2008-2009
2008年到2009年,Authenticlick得到的資金越來越少,我加入了他們的競爭對手Adometry,位于奧斯汀,職位依然是***科學家。我仍然住在西雅圖,年薪是 $165,000。
2009-2010
我開始為eBay和Microsoft提供咨詢服務,eBay給我$85/hour,Microsoft給我$48/hour,附加員工福利。
2010-2012
我在Looksmart工作, 我當時的年薪是$155,000,需要在西雅圖和舊金山之間往返,但是他們報銷我的旅行費用,甚至包括超過$40,000的酒店費用。
2013-2016
2013年到2016年之間,我是Data Science Central的聯(lián)合創(chuàng)始人。我的工資有一點難計算,但是到2016年年薪是超過$500,000的。我仍然住在西雅圖。我的房子現(xiàn)在價值$900,000。我以前以$520,000的價格賣出的在灣區(qū)的房子,現(xiàn)在僅值$300,000。我偶爾仍然做一些有關(guān)大數(shù)據(jù)的咨詢工作,每小時$100。大多數(shù)時間,我用大數(shù)據(jù)科學發(fā)展我的公司。我也有一個自己獨立的,自籌資金的實驗室,主要關(guān)注在自動和深度數(shù)據(jù)科學,并發(fā)表成果在 Data Science Central上面。
實際上,我也創(chuàng)立了Datashaping, 然后是Analyticbridge(后來被收購,變成Data Science Central)。在2001年的時候,Datashaping和Analyticbridge每年給我?guī)?6,000的收入,2005年的時候有$12,000,2010年的時候是$60,000。我一直給我的公司投資,我沒有退休金,但有Data Science Central百分之五十的股份。我期待著可以通過銷售我的數(shù)據(jù)科學的書賺點錢。
我出生在比利時的一個普通家庭。在我32歲到美國的時候,我沒有任何積蓄。而且當我做一個獨立顧問的時候,沒有醫(yī)療保險也為我節(jié)省了至少$30,000。我的健康方面的支出平均下來,每年不超過$100,甚至是現(xiàn)在,我已經(jīng)50歲了。
小編小結(jié)
大部分薪資分布應該是下圖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