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行業(yè)合并、霧計算等成物聯網發(fā)展趨勢
譯文【51CTO.com快譯】
2016年已經成為物聯網行業(yè)全面崛起的元年,而相信其創(chuàng)新活動將在2017年迎來進一步提速。就在上周,我參加了由Canonical公司召開的一次網絡研討會,旨在探討2017年年內將出現的物聯網發(fā)展趨勢。我覺得這樣的交流非常重要,因此我打算在今天的文章中談談自己對這一議題的看法。
行業(yè)合并
根據統(tǒng)計顯示,目前市場上的物聯網軟件平臺已經達到300套之巨。這樣繁雜的情況顯然不可能持久,因此我認為這一數字將在2017年迎來縮減。風險投資行業(yè)似乎已經開始放慢對物聯網初創(chuàng)企業(yè)的投資,因此預計會有相當一部分成功的初創(chuàng)企業(yè)被大型廠商所收購,從而完善后者的物聯網技術平臺。
從長遠角度看,物聯網軟件平臺的數量將最終合并至五到七家供應商。整個合并過程可能需要數年,但行業(yè)必然會走上這樣的發(fā)展道路。如果歷史重演,而只有一套開源平臺能夠最終生存,那么我認為應該來自Eclipse IoT。
垂直行業(yè)對物聯網技術的重要意義
2017年,我們將迎來更多對垂直行業(yè)的關注,具體目標包括工業(yè)4.0、智能城市以及聯網車輛等。這是因為物聯網技術供應商需要展示其商業(yè)價值,而工作解決方案也將真正通過物聯網為企業(yè)帶來切實收益。
我們將見證垂直行業(yè)設定多種不同關注重點,其中包括:
- 在產品上市戰(zhàn)略中納入行業(yè)特定分析機制。
- 垂直行業(yè)聯盟將更多著眼于物聯網技術,包括德國的工業(yè)4.0。
- 垂直行業(yè)開源技術,例如Eclipse 4DIAC與Eclipse Milo。我預計還將有更多針對特定行業(yè)的開源框架不斷涌現。
逐利性驅動:物聯網分析
物聯網分析將在2017年年內占據重要地位。企業(yè)收集到的全部數據都需要被轉化為可用信息。預計分析方案將被納入邊緣位置并通過物聯網云平臺起效。在2017年,我們將見證物聯網分析算法社區(qū)的全面崛起。
在Eclipse IoT社區(qū),我希望我們能夠看到各類分析技術與Eclipse Kura以及Eclipse Kapua等相結合,并迎來更多專注于物聯網分析的新型Eclipse項目。
霧計算/邊緣計算投入力度提升
將有更多以霧計算/邊緣計算為核心的相關技術成果陸續(xù)亮相。近期Amazon公司公布的Greengrass就是其中一例。我們期待看到OpenFog計算聯盟將在2017年推出怎樣的重要成果。另外考慮到Eclipse ioFog項目作出的諸多承諾,我也會對其給予高度關注。
2017年,霧/邊緣計算將成為各物聯網平臺供應商的中心宣傳語,當然截至目前,“霧”或者“邊緣”這類表述的具體定義仍然并不明確。
物聯網市場初步成形
隨著物聯網平臺的日趨成熟,預計物聯網市場也將由此成形。Eclipse IoT社區(qū)計劃于2017年啟動IoT Market,其將支持Eclipse Kura與Eclipse Smarthome等驅動程序與應用程序生態(tài)系統(tǒng)。
總體而言,2017年對于關注物聯網技術的朋友無疑是令人興奮的一年。而考慮到Eclipse IoT目前在開源物聯網領域的領導地位,我也期待著看到更多來自開源項目貢獻的Eclipse IoT技術及創(chuàng)新成果。
原文標題:IoT Trends to Watch in 2017 原文作者:Ian Skerrett
【51CTO譯稿,合作站點轉載請注明原文譯者和出處為51CTO.com】